无理数究竟是什么?连续性公理的产物?——读戴德金之二
作者:互联网
标题无理数究竟是什么?连续性公理的产物?——读戴德金之二
人类的进步轨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数学,特别是初等算术中的数字演化中看出点门道。虽说是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世界的历史,但世界历史的进展似乎总是和算术的进步相关联。从时间节点来看,在15世纪开始航海时代的时候,恰好也是现代算术理论刚刚启动的年代。用美国学者丹齐克的话来描述,现代的算术,其历史还不到四百年。丹齐克出版那本《数 科学的语言》一书的时间是1930年,已经时过近百年矣。这岂不是在表明,现代算术的历史还不到500年么?大概和地理大发现时代处在同一个时间窗口。
而算术理论中的无理数,为这个数字类型建立起理论基础,实际上不过二百年而已。这正如另一本科普著作《无理数的那些事儿》所言,算术理论创新的年代,恰好是1872年那一年。正是在那一年,德国有四部重要的无理数论著同时面世,这一年由此被作者称为“无理数之年”。大概可以说,算术理论从这一年起,在欧洲大陆开始创立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在这个时间之前不到20年,大致在1850年代,英国人布尔把数学和逻辑巧妙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数理逻辑的新时代。
为算术理论奠定理论基础,戴德金的著作功不可没。手头的《数论随笔》(essays on the theory of numbers)一书,正是铭刻戴德金贡献的一个纪念碑。他在这个随笔中的第一篇文章《连续性与无理数》(continuity and irrational numbers),正好是发表在1872年,属于那个“无理数之年”中,出版的四部著作中的一本。该文用一个日常语词“切割”(cut),第一次给无理数一个可以说逻辑上完整的定义。这为其后自然数的公理化系统准备了理论条件,进而为现代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戴德金的著作,为我们勾画了有理数和直线的类似,更重要的,他让我们用切割来理解无理数。
《连续性与无理数》
标题一、有理数之数三法则与直线上之点三法则
也许是人类的计数行为,也许是上帝的恩典,给这个世界创建了正整数的一个无限系列。这个无限的数字链条,以及为这个数字链条而构建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随之就成为人类一个格外有用的工具。它简直就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智慧之源和财富之源。
自然数,升为整数,整数,升为有理数。人类在有了自然数之后,为满足对于新数字的四则运算,依据固本原则,不断扩充数字类型的结果,到戴德金那个时代,就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有理数系列,这个有理数系列,可以用符号R来表示。
我们用a,b表示R中任意一个数字,为了陈述符号a和b的相等,也就是它们是同一个有理数,我们可以表示为a=b,也可以表示为b=a。而表示两个有理数a,b为不同的有理数,这个事实表现出的似乎是,a-b的结果或者是一个正数,或者是一个负数。结果为正数的情形可以表示为a>b,或者b<a。而结果为负数的情形,b-a就有一个正数值,由此可得b>a,或者a<b。对上述现象的考察,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法则是成立的。
法则1:若a>b,并且b>c,那么a>c。无论何时,a和c是两个不同的数,那么数b大于其中一个,小于其中另一个。
法则2:若a,c为两个不同的数,则存在无穷多的不同数位于a,c之间。
法则3:如果a是任意有限数,则R的所有数字会分为两类,A1和A2,其中每一类都含有无限多的个体;类A1含有所有小于数字a的a1…,而类A2则含有所有大于数字a的a2…,数字a本身则可以随你心愿放进第一类或者第二类,分别作为第一类最大的数,或者第二类最小的数。每种情形中,系列R分为A1和A2,这就使得第一类A1的任意数,总是小于第二类A2的任意数。
人类智慧之巧妙,在于对数的思考,可以是数字本身,也可以延展到数字之外。历史上的突然一天,数字和几何图形天然地结起了姻缘。
从16世纪起,对数字的思考和对几何图形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对应性的东西。有理数系列R被表达为几何上一个单一维度的直线,这条直线可以用符号L来表示。这里的单维度是指:它在直线L上两个对立方向上的扩展是无限的。用单维度这种表达方式,这意味着,我们是在借用来自几何学的观念来表达系列R,但恰恰因为这个借用,必然要清晰地产生一个相应的纯粹算术性质。这似乎在显示,有理数的算术,需要有理数之外的观念来说明。而数学历史上对于有理数的理解,的确借用的就是几何直线上点的观念。
一一对应
有理数的性质,可以联想到一条直线L上的点位置,它们真还有某种对应关系。如果一条直线用左右来分,且p和q为直线上两个不同的点,则有,或者p位于q之右,自然同时q位于p之左。或者反过来,q位于p之右,自然同时p位于q之左。如果p和q为直线上两个不同的点,仅只有以上两种情形,第三种情形就是不可能的。相关于这种位置上的区别,上述直线上的点,就有以下法则成立,也是三条。
法则1:若p位于q之右,同时q位于r之右,则p位于r之右。我们就说,q位于点p和r之间。
法则2:若p,r为两个不同的点,那么,在p和r之间,总是存在无限多的点。
法则3:若p,r为两个不同的点,那么,所有L中的点分为两类,P1和P2,其中每一类都含有无限多的个体;类P1含有所有位于p点左向点的p1…,而类P2则含有所有位于p点右向点p的p2…,点p本身则可以随你心愿放进第一类或者第二类,分别作为第一类最右边的点,或者第二类最左边的点。每种情形中,直线L分为P1和P2两部分,这就使得第一类的任意点总是位于第二类任意点的左边。
有理数与直线上点的这种类似,早就众所周知。当我们选择直线上的一个点作为有定的原点或者称为零点0,并且给定一个有定单位来对分段予以测量的时候,这个类似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对应。借助于每一个有理数都必定有一个对应的点,我们就可以规定原点0的右边或者左边或者为正数,或者为负数,由此我们就获得一个有定的节点p,把这个节点和某个数a相对应;有理数零对应于点0。这样,每一个R中的数字a对应于一个且仅仅一个L直线上的点p。对应于两个点p,q的两个数a,b,如果a>b,则p位于q之右。而前述有理数的法则1,2,3,也几乎完全对应于直线点的法则1,2,3。
标题二、直线的连续性和数的连续性
如果继续对直线L上的点和有理数系列R中的数字进行比较,古希腊人早就发现,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数和它的对角线所表示的数,把它们显示在直线L上,那是不可公度的。有理数作为可表示为整数比的数,一下子就出现了异类,有理数虽然可以与直线上的点一一对应,但直线上的点有可能不是整数比,也就是不是有理数。于是我们看到,直线L上的点,它是无限的,有理数R中的数,它也是无限的。但直线L上的点,显然比有理数R的数要多得多。有理数与有理数之间,如果放在直线上看,它们是有缝隙的,不连续的。那么,直线L在什么意义上具有连续性呢?
德国的戴德金是这样思考的:
他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很长时间,梦里寻它千百度,最终发现了正在寻找的东西。也许,这个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估,但一般会认同,其实质非常具有常识性。如果关注到这样的事实:直线的任意p点把这条直线分为两部分,使得其中的一个部分上的每一个点位于另一部分上每一个点的左边。那么,戴德金从中发现,连续性的本质应该反方向看,刚才是切割产生分类,现在则是分类产生切割。戴德金把这个反方向的观察结果,描述为以下原则:
***如果直线上所有的点落在两个类中,使得第一类的每一个点,位于第二类每一个点的左面,那么存在一个并且仅仅存在一个点,该点产生对于所有落入两个类的点的划分,直线分为两个部分的一个切割。***(戴德金《数论随笔》1872年英文版第11页)
怎么理解这个原则呢?人们既不能给这个原则的正确性拿出任何证明,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能力给出有效证明。这条线的性质假设,其实就是给出了一条公理,一条实实在在的连续性公理。我们是在假设:直线是具有连续性的,别无其它。通过这个公理,我们给这条线以连续性,通过这个公理,我们发现了连续性就在这条线上。倘若空间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它是连续的并不是一个必然,它只能依靠我们心灵的假设。而倘若空间不连续,这样的假设也是可能的。但如果我们确切地知道空间不连续,那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我们,阻挡我们思考的力量。如果我们希望在思想中填平那些缝隙,使其成为连续的话,那么,这样的假设的确是可能的。这个填平缝隙的念头就是创建新的点个体,并且必须依据上述原则来产生这种创建。
这样,我们就有了对于新数字的创建,把直线的连续性假设原则应用到数字上来,一个切割总是把一条直线分为两部分,相对应的,也就是一个切割总是把每一个实数系列分为两组或者两个类别,完全类似于直线上的点。
于是我们看到,因为有这个直线连续性的假设性公理,这个公理就完全可以移植到数字上来,数字也可以假定为是连续的,如同一条直线一样。
数字被假定为是连续的,那么,那些被称为直线上空隙的点,移植到数字上来,会是一类什么样的数字呢?戴德金由这个假设,开始了他无理数的创建。
标题三、用无理切割创建无理数
如何才能把有理数的不连续范围R看作是完全的,即能够让数字称为连续的呢?当然是依赖创建新的数字。如同已经描述过的,每一个有理数a造成系列R分成两类,使得第一类A1中的a1小于第二类A2中的a2;这个数字a1或者是类A1中最大的数,或者是数字a2或者是类A2中最小的数。如果现在系列R任意分割形成的A1,A2被给定,它们仅具有唯一的一个特性,A1中的任意数字a1小于类A2中的任意数字a2,那么为简洁计,我们就称这样一个隔离为一个切割,并将这个切割cut记作为(A1,A2)。
我们由此就可以说,每一个有理数都产生一个切割。这个切割具有这样的性质:或者是,第一类的数字中间存在最大的数,或者是第二类的数字之间存在最小的数。反过来,如果一个切割具有这个性质,那么,借助这个最大的或者最小的有理数,切割就产生出来。
但很容易证明,存在着无限多的切割,它们并不全是用有理数产生出来。以下实例及其证明,大概可以暗示这一点。
设D是正整数,但不是整数的平方,那么,存在一个正整数λ使得
λ2<D<(λ+ 1)2。
如果我们把任意正有理数a2,它的平方>0,分配给第二类A2的范围,所有其它有理数a1,归入第一类A1,这样一种分割就形成了一个切割(A1,A2),也就是,每一个数字a1,都比a2小。原因很清楚,如果a1=0,或者是一个负数,那么那个基点上的a1,就小于任意数字a2,因为,根据定义,这个最后的数字是正数;而如果a1是正数,那么其平方≦D,因此,a1就小于任意正整数a2,这个正整数的平方是>D的。
但这个切割,也许不是因有理数而产生。要证明这一点,必须首先证明并不存在其值平方=D的有理数。虽然这为稍知数论者所熟知,但这里仍然值得重复,以下就是使用反证法的一个间接证明:
假定:存在一个有理数x,它的平方x2=D。
证明:
如果存在一个有理数x,它的x2=D,那么,因为有理数全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也就存在正整数t和u,x=t/u,满足以下方程式:t2/u2=D,即
1):t2-Du2=0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定,u是最小的正整数,它具有以下性质,其平方用D来乘,就可以转化为一个整数t的平方。既然可证
2):λu<t<(λ+1)u
则数u’= t-λu是一个当然小于u的正整数。
如果我们继续设,
3):t’=Du-λt
这里的t’同样是正整数,由此我们就有
4):t2-Du’2=(λ2-D)(t2-Du2)=0
这和期待u的假设x2=D是相矛盾的。
所以,假设x2=D不成立,自然x为有理数不成立。
由此,每一个有理数x的平方或者<D或者>D。从这一点就很容易推出,在类A1中既不存在最大的数,在A2中也不存在最小的数。因此,这个切割就不是由有理数产生。于是,我们的切割概念就出现两种,一种是有理切割,一种是无理切割。
这两种切割的区分,依赖于我们在切割中形成的两个概念,即上组和下组概念。数值大的那一组称为上组,数字小的那一组称为下组。这两个互不相容的组别,合在一起构成了全部的有理数。由此,我们就为那个数之间存在的空隙,创建了一个新类型的数字来予以填补,使全部数字成为连续的,这个新创建的数字类型,那就是无理数。
什么是无理数?由无理切割形成的数字就是无理数,它既不属于切割后的上组,也不属于切割后的下组。因为在无理切割中,下组既没有最大元素,下组也没有最小元素,无理数的特点就是它不属于任何一组。用《数 科学的语言》一书中的一个比喻,这个比喻用在今天的党派政治纠葛中好像也十分贴切形象,它似乎在表明我们的算术理论,也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可能。
产生有理分划的数本身是属于下组的:犹如一个政治家分裂一政党,自己参加了左翼。产生无理分划的数则完全是党外的:犹如一个争论使政党分裂,争论本身却既不属于左翼,也不属于右翼。这正如这里的无理数,虽然它惹起了分划,它却既不属于下组,又不属于上组。换句话说:在有理分划中,下组有一个最大元素,而上组没有最小元素;在无理分划中,下组既没有最大元素,上组也没有最小元素。(丹齐克著《数 科学的语言》第144页)
数的连续性假设公理基础上产生的无理数定义,为算术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个基础的夯实,使得算术的公理化系统成为了可能。随后,很快就出现皮亚诺的算术公理化系统。在探查皮亚诺之前,继续跟踪戴德金的数论思想,继续了解数字的意义,了解无限和连续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且待一路走来。
标签:直线,有理数,数字,无理数,一个,之二,戴德金,切割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670255/article/details/11113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