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PID介绍
作者:互联网
串级PID的模块图如下:
前提条件:
中间变量可观测
中间变量可控
中间变量可以反应扰动的干扰
中间变量的反应比终末变量的反应快
特点:
(1) 由于内环回路的存在,改变了原来的对象特性,使内环回路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变小,所以使系统的过渡时间缩短了,控制作用更加及时;
(2) 改善了对象特征,起到超前控制的作用,有效抑制内环回路干扰,这种超前控制作用最适合干扰落在内环回路内的情况,若干扰落在外环回路时,超前作用就不明显了;
(3)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使振荡周期减小,调节时间缩短,系统的快速性增强;
(4) 当模型失配时,内环控制器可以很好的抑制干扰,而外环控制器则以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为设计目标;
(5) 由于串级控制系统的内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它的设定值随着外环控制器的输出而变化。外环控制器可以按照操作条件和负荷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内环控制器的设定值,从而保证在操作条件和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仍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设计原则:
(1) 内环回路参数的选择首先必须是物理上可测的,其次应使内环回路调节过程的时间常数不能太大,调节通道尽可能短,时间滞后小,以便使等效过程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调节时间,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2) 在选择内环回路参数时,必须把主要干扰包含在内环回路中,并力求把更多的干扰包含在内环回路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内环回路的长处,使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更突出,并将影响外环回路参数最激烈、最频繁的干扰因素抑制到最低程度,同时确保外环回路参数的控制质量。但也不能使内环回路包含的干扰越多越好,因为内环回路包含的干扰越多,其时间滞后必然越大,迅速克服干扰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3) 内环回路参数的选择应使内、外环回路的被控过程的时间常数适当匹配。显然,如果内环回路包含的干扰量越多,则其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越长,控制起来就越慢。如果内、外环回路的振荡频率比较接近时,容易引起共振,为此必须使两个振荡频率比大于3。相应的,内、外环回路过程的时间常数之比应大于3,一般控制在3~10的范围内。这样,内、外环回路之间的动态关系就非常小了。
(4) 参数的选择应该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可能性和经济性。
整定原则:
1, 先里后外
2, 避免广义共振(1/3-sqrt(2))
特殊的几类PID算法及特点:
1,积分分离PID: 在被控量与设定值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取消积分器,保证积分作用带来的稳定性下降。
2,抗饱和积分:控制输入量达到系统上下限值的时候,积分器仍然会正常工作,当需要退出时,积分越深,推出越慢,因此需要通过抗饱和积分的方法,提前终止积分。
3,梯形PID,可以有效减小余差。
4,变速积分,误差大的时候积分慢,误差小的时候积分块。
5,带滤波器的PID,过滤高频噪声。
6,不完全微分PID,使用一个一阶惯性环节代替微分项,起到抵抗高频干扰的作用。
7,微分先行PID,只对输出量Y做微分,不对设定值Y_ref做微分,有效抵抗系统震荡,改善动态特性。
8,带死区的PID,当误差绝对值较小时,不做控制。
9,带前馈补偿的PID,合理的前馈可以提高系统动态特性。
理论推导:
标签:内环,干扰,PID,介绍,外环,串级,回路,时间常数 来源: https://blog.csdn.net/gophae/article/details/10455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