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系统设计——系统架构的拆分
作者:互联网
摘要
现在,你的系统运行稳定,好评不断,每天高峰期的流量,已经达到了 10000/s 请求,DAU 也涨到了几十万。CEO 非常高兴,打算继续完善产品功能,以便进行新一轮的运营推广,争取在下个双十一可以将 DAU 冲击过百万。这时,你开始考虑,怎么通过技术上的优化改造,来支撑更高的并发流量,比如支撑过百万的 DAU。于是,你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系统架构,分析系统中有哪些可以优化的点。
目前来看,工程的部署方式还是采用一体化架构,也就是说所有的功能模块,比方说电商系统中的订单模块、用户模块、支付模块、物流模块等等,都被打包到一个大的 Web 工程中,然后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你隐约觉得这样的部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于是,你 Google 了一下,发现当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做微服务化的拆分,你也看到淘宝的“五彩石”项目,对于淘宝整体架构的扩展性,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一切让你心驰神往。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你的心里: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将一体化架构,拆分成微服务化架构?是不是说系统的整体 QPS 到了 1 万,或者到了 2 万,就一定要做微服务化拆分呢?
一、一体化架构的技术选型
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这种架构确实给你的开发运维,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主要体现在:
- 开发简单直接,代码和项目集中式管理;
- 只需要维护一个工程,节省维护系统运行的人力成本;
- 排查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排查这个应用进程就可以了,目标性强。
但随着功能越来越复杂,开发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你慢慢感受到了一体化架构的一些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技术层面上,数据库连接数可能成为系统的瓶颈。
数据库的连接是比较重的一类资源,不仅连接过程比较耗时,而且连接 MySQL 的客户端数量有限制,最多可以设置为 16384(在实际的项目中,可以依据实际业务来调整)。这个数字看着很大,但是因为你的系统是按照一体化架构部署的,在部署结构上没有分层,应用服务器直接连接数据库,那么当前端请求量增加,部署的应用服务器扩容,数据库的连接数也会大增,给你举个例子。
我之前维护的一个系统中,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设置为 8000,应用服务器部署在虚拟机上,数量大概是 50 个,每个服务器会和数据库建立 30 个连接,但是数据库的连接数,却远远大于 30 * 50 = 1500。因为你不仅要支撑来自客户端的外网流量,还要部署单独的应用服务,支撑来自其它部门的内网调用,也要部署队列处理机,处理来自消息队列的消息,这些服务也都是与数据库直接连接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在高峰期的时候,数据库的连接数要接近 3400。所以,一旦遇到一些大的运营推广活动,服务器就要扩容,数据库连接数也随之增加,基本上就会处在最大连接数的边缘。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影响服务的稳定。
1.2 一体化架构增加了研发的成本,抑制了研发效率的提升。
比方说,你的垂直电商系统团队就会被拆分为用户组、订单组、支付组、商品组等等。当如此多的小团队共同维护一套代码,和一个系统时,在配合时就会出现问题。不同的团队之间沟通少,假如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发送短信的功能,那么有的研发同学会认为最快的方式,不是询问其他团队是否有现成的,而是自己写一套,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合适的,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功能服务的重复开发。由于代码部署在一起,每个人都向同一个代码库提交代码,代码冲突无法避免;同时,功能之间耦合严重,可能你只是更改了很小的逻辑,却导致其它功能不可用,从而在测试时需要对整体功能回归,延长了交付时间。模块之间互相依赖,一个小团队中的成员犯了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团队维护的服务,对于整体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
1.3 一体化架构对于系统的运维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想象一下,在项目初期,你的代码可能只有几千行,构建一次只需要一分钟,那么你可以很敏捷灵活地频繁上线变更修复问题。但是当你的系统扩充到几十万行,甚至上百万行代码的时候,一次构建的过程,包括编译、单元测试、打包和上传到正式环境,花费的时间可能达到十几分钟,并且,任何小的修改,都需要构建整个项目,上线变更的过程非常不灵活。
二、系统架构的微服务化
之前,我在做一个社区业务的时候,开始采用的架构也是一体化的架构,数据库已经做了垂直分库,分出了用户库、内容库和互动库,并且已经将工程拆分了业务池,拆分成了用户池、内容池和互动池。
当前端的请求量越来越大时,我们发现,无论哪个业务池子,用户模块都是请求量最大的模块儿,用户库也是请求量最大的数据库。这很好理解,无论是内容还是互动,都会查询用户库获取用户数据,所以,即使我们做了业务池的拆分,但实际上,每一个业务池子都需要连接用户库,并且请求量都很大,这就造成了用户库的连接数比其它都要多一些,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
其实,可以把与用户相关的逻辑,部署成一个单独的服务,其它无论是用户池、内容池还是互动池,都连接这个服务来获取和更改用户信息,那么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服务可以连接用户库,其它的业务池都不直连用户库获取数据。
由于这个服务只处理和用户相关的逻辑,所以,不需要部署太多的实例就可以承担流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库的连接数,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那么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内容和互动相关的逻辑,都独立出来,形成内容服务和互动服务,这样,我们就通过按照业务做横向拆分的方式,解决了数据库层面的扩展性问题。
再比如,我们在做社区业务的时候,会有多个模块需要使用地理位置服务,将 IP 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转换为城市信息。比如,推荐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用户的城市信息,做附近内容的推荐;展示内容信息的时候,也需要展示城市信息等等。那么,如果每一个模块都实现这么一套逻辑就会导致代码不够重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将 IP 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转换为城市信息,包装成单独的服务供其它模块调用,也就是,我们可以将与业务无关的公用服务抽取出来,下沉成单独的服务。
按照以上两种拆分方式将系统拆分之后,每一个服务的功能内聚,维护人员职责明确,增加了新的功能只需要测试自己的服务就可以了,而一旦服务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服务熔断、降级的方式减少对于其他服务的影响。另外,由于每个服务都只是原有系统的子集,代码行数相比原有系统要小很多,构建速度上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当然,微服务化之后,原有单一系统被拆分成多个子服务,无论在开发,还是运维上都会引入额外的问题,
单体架构向微服务化架构演进的原因,你应该了解到,当系统依赖资源的扩展性出现问题,或者是一体化架构带来的研发成本、部署成本变得难以接受时,我们会考虑对整体系统,做微服务化拆分。微服务化之后,垂直电商系统的架构会将变成下面这样:
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将用户、订单和商品相关的逻辑,抽取成服务独立的部署,原本的 Web 工程和队列处理程序,将不再直接依赖缓存和数据库,而是通过调用服务接口,查询存储中的信息。有了构思和期望之后,为了将服务化拆分尽快落地,你们决定抽调主力研发同学,共同制定拆分计划。但是细致讨论后发现,虽然对服务拆分有了大致的方向,可还是有很多疑问,比如:
2.1 微服务拆分的原则
之前,你维护的一体化架构,就像是一个大的蜘蛛网,不同功能模块,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方法之间调用关系非常的复杂,导致你修复了一个 Bug,可能会引起另外多个 Bug,整体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同时,数据库较弱的扩展性,也限制了服务的扩展能力
出于上述考虑,你要对架构做拆分。但拆分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这其实就是将整体工程,重构甚至重写的过程。你需要将代码,拆分到若干个子工程里面,再将这些子工程,通过一些通信方式组装起来,这对架构是很大的调整,需要跨多个团队协调完成。所以在开始拆分之前,你需要明确几个拆分的原则,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对整体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
2.1.1 原则一:做到单一服务内部功能的高内聚,和低耦合
每个服务只完成自己职责之内的任务,对于不是自己职责的功能,交给其它服务来完成。
2.1.2 原则二:你需要关注服务拆分的粒度,先粗略拆分,再逐渐细化
在服务拆分的初期,你其实很难确定,服务究竟要拆分成什么样。但是,从“微服务”这几个字来看,服务的粒度貌似应该足够小,甚至有“一方法一服务”的说法。不过,服务多了也会带来问题,像是服务个数的增加会增加运维的成本。再比如,原本一次请求只需要调用进程内的多个方法,现在则需要跨网络调用多个 RPC 服务,在性能上肯定会有所下降。
所以我推荐的做法是:拆分初期可以把服务粒度拆的粗一些,后面随着团队对于业务和微服务理解的加深,再考虑把服务粒度细化。比如说,对于一个社区系统来说,你可以先把和用户关系相关的业务逻辑,都拆分到用户关系服务中,之后,再把比如黑名单的逻辑独立成黑名单服务。
2.1.3 原则三:拆分的过程,要尽量避免影响产品的日常功能迭代
也就是说,要一边做产品功能迭代,一边完成服务化拆分。在竞品对手快速发展的时期做了服务的拆分,拆分的方式是停掉所有业务开发,全盘推翻重构,结果错失了产品发展的最佳机会,最终败给了竞争对手。因此,我们的拆分只能在现有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剥离业务独立部署,剥离的顺序,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 1. 优先剥离比较独立的边界服务(比如短信服务、地理位置服务),从非核心的服务出发,减少拆分对现有业务的影响,也给团队一个练习、试错的机会;
- 2. 当两个服务存在依赖关系时,优先拆分被依赖的服务。比方说,内容服务依赖于用户服务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那么如果先把内容服务拆分出来,内容服务就会依赖于一体化架构中的用户模块,这样还是无法保证内容服务的快速部署能力。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你要理清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比如说,内容服务会依赖用户服务获取用户信息,互动服务会依赖内容服务,所以要按照先用户服务,再内容服务,最后互动服务的顺序来进行拆分。
2.1.4 原则四:服务接口的定义要具备可扩展性
服务拆分之后,由于服务是以独立进程的方式部署,所以服务之间通信,就不再是进程内部的方法调用,而是跨进程的网络通信了。在这种通信模型下需要注意,服务接口的定义要具备可扩展性,否则在服务变更时,会造成意想不到的错误。某一个微服务的接口有三个参数,在一次业务需求开发中,组内的一个同学将这个接口的参数调整为了四个,接口被调用的地方也做了修改,结果上线这个服务后,却不断报错,无奈只能回滚。想必你明白了,这是因为这个接口先上线后,参数变更成了四个,但是调用方还未变更,还是在调用三个参数的接口,那就肯定会报错了。所以,服务接口的参数类型最好是封装类,这样如果增加参数,就不必变更接口的签名,而只需要在类中添加字段即就可以了。
2.2 微服务化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微服务化只是一种架构手段,有效拆分后,可以帮助实现服务的敏捷开发和部署。但是,由于将原本一体化架构的应用,拆分成了,多个通过网络通信的分布式服务,为了在分布式环境下,协调多个服务正常运行,就必然引入一定的复杂度,这些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接口的调用,不再是同一进程内的方法调用,而是跨进程的网络调用,这会增加接口响应时间的增加。此时,我们就要选择高效的服务调用框架,同时,接口调用方需要知道服务部署在哪些机器的哪个端口上,这些信息需要存储在一个分布式一致性的存储中,于是就需要引入服务注册中心,注册中心管理的是服务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对于服务存活状态的检测。
2. 多个服务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一个服务会依赖多个其它服务,也会被多个服务所依赖,那么一旦被依赖的服务的性能出现问题,产生大量的慢请求,就会导致依赖服务的工作线程池中的线程被占满,那么依赖的服务也会出现性能问题。接下来,问题就会沿着依赖网,逐步向上蔓延,直到整个系统出现故障为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引入服务治理体系,针对出问题的服务,采用熔断、降级、限流、超时控制的方法,使得问题被限制在单一服务中,保护服务网络中的其它服务不受影响。
3. 服务拆分到多个进程后,一条请求的调用链路上,涉及多个服务,那么一旦这个请求的响应时间增长,或者是出现错误,我们就很难知道,是哪一个服务出现的问题。另外,整体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很可能外在的表现是所有服务在同一时间都出现了问题,你在问题定位时,很难确认哪一个服务是源头,这就需要引入分布式追踪工具,以及更细致的服务端监控报表。
博文参考
标签:调用,服务,服务化,系统,并发,拆分,架构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605937/article/details/12277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