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物理层

以太网和局域网

局域网:一个区域内的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 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的技术规范 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定义了有线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了以太网的基本物理属性,如数据编码、时标、电频等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

计算机网络的五层模型和七层模型

1.TCP/IP五层模型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通信,http协议,dns协议(域名对应ip),ftp协议(文件传输) 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通信,也就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tcp协议,udp协议 网络层: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使用路由器进行控制,提供ip地址,ip协议,arp协议(根据ip地址找到mac地址) 数据链路层:可以把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学习—物理层

二、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所要解决的问题(⭐)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第二章(物理层)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他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任何一层。如果非要将它添加到体系结构

IEEE 802.x标准

IEEE 802.x标准 IEEE 802规范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光缆、双绞线、无线等),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遵循IEEE 802标准的产品包括网卡、桥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来建立局域网络的组件。 分类: I

LoRa无线传输技术与LoRaWAN无线模块的区别

有不少人分不清LoRaWAN无线模块与LoRa网关无线传输技术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到底是什么样的。 LoRaWAN指的是MAC层的组网协议,而LoRa是一个物理层的协议。虽然现有的LoRaWAN组网基本上都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但是LoRaWAN的协议也列出了在某些频段也可以使用GFSK作为

TCP/IP 的四层模型

1、应用层 用来产生一系列的需要通信的数据   2、传输层 负责建立起来可靠的连接,真正的传输是在物理层也就是网络接口层中进行的,这里只是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3、网络层 进行路由以及寻址的操作,找到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应该发送到哪里   4、真正传输数据的物理层,有网线,路由器等设备

OSI 七层模型

什么是 OSI 七层模型          OSI 协议就是一系列的网络协议,按照功能和分工,人为的分为七层。实际上这七层是不存在的,没有这七层的概念。只是人为的划分而已,划出七层的目的是明白哪一层是干什么的。   OSI 七层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报

计算机网络2.0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用来连接网络设备的传输媒体,导引型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导引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任务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

本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ranten/p/16053852.html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1 基础知识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Layer from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 One of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physical layer is to move data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

第二章 物理层

一、物理层 考虑:怎么样才能在连接各种 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主要任务: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二、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分类:导引型传输媒体,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导引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力线 非

物理层2.1

主要学习: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码元(波特 带宽 速率),香农定理和奈氏准则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1.解决如何传输比特率,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介 2.任务:确定与接口的一些特性 包括(1)机械特性——引线数目,引脚数量 (2)电气特性:电压范围,传输速率与距离 (3)功能特性:电平表示什么意义 (4)规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五层网络架构详解

OSI七层模型 OSI的来源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简答题

1.物理层接口有哪几方面的特性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答:①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②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③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④规程特性:说明对

第2章---物理层1

2.1 物理层概念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 1、0 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2 物理层接口特

OSI七层

     1 每层完成特定的功能 ,每一层都是按照功能进行分层的; 2 将信息由A端传送至B端: 由A端发送一个信息,则由顶端的应用层开始,每一层加一些信息(but物理层不处理数据)--------信息来到中间层(1还原: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再到网络层+2 处理 由网络层封装处理至链路层再到物理层)----

2.1.1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连接在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定义标准 机械特性 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电气特

第二章、物理层

一、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通常把传输媒体称为第0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定义标准)。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

计算机网络 -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 物理层 通信方式带通调制 通信方式 根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分为以下三种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传输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传输 带通调制 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带通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

网络基础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maybe2030/p/4781555.html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 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

计网之物理层(总体第二篇)

各位可以看哔站的视频:视屏地址 1、物理层基本概念 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导引型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 原理 电力线 (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有LIFI,比WIFI更牛逼。 3、传输方式 (1)串行和并行传输 (2)同步和异步传输 4、编码与调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

2.1.1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定义标准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型号的

计算机网络

文章目录 第二章——物理层2.1 物理层基本概念2.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2.3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2)2.4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2.5 编码与调制(1)2.6 编码与调制(2)2.7 数据交换方式2.8 物理层传输介质2.9 物理层设备2.10 第二章总结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功能概述3.2 封装

计算机网络(二)物理层

目录一、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二、传输媒体1. 同轴电缆2. 双绞线3. 光纤4. 电力线三、传输方式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2.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异步传输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四、编码与调制2. 码元3. 常用编码3.1 不归零编码3.2 归零编码3.3 曼彻斯特编码3.4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