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比特流

计算机网络2.0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用来连接网络设备的传输媒体,导引型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导引

八、计算机网络的通讯与交换方式、数字传输系统、多路复用技术——网络工程师成长之路

三种通讯方式: 异步传输 与 同步传输 的差异 异步传输 是单个字符进行传输,并且有起始位、校验位、停止位就行组合。 同步传输 是成组传输,传输内容更加多,称为数字帧。 例如 根据题目可以知道真正传输的数据位是7, 故有效数据速率为700b/s, 码元速率B, R = B *log2N , R = 1000

ISE14.7在Win10系统下使用ila无法生成比特流解决办法

        由于win10是64位的系统,ise14.7在win10上一直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就总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最近发现如果程序中使用了lia调试IP核,就极大概率无法生成比特流,代码是没有问题的,网上找到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一直点击重新生成比

OSI七层网络协议

第一层 物理层 用来保证两台物理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物理层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两台机器间传输比特流,进行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转换成电流强弱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这层主要是用来简单的封装比特流,将比特流形式封装成帧用于数据的传输,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交换机工作在这层,将解封装帧后的

计算机网络知识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1互联网的作用 连通性和共享(资源共享) 1.2互连网( 网络的网络) 1.3互联网的组成:(重点) 边缘部分: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端系统) 用户直接使用。 作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C/S):区分服务与被服务者 对等方式(P2P):不区分服

LDPC 译码 基础

通信系统中的纠错 Hanmming Distance  给定原始比特流k, 接收端记为k'。举个例子: 发送端:1110011 接收端:1011001 出错的数量:3 3是Hamming Distance。是Hamming在1950年发明的。 检错和纠错 在原始比特流中添加额外的比特, k + m = n 调制 PSK数字调制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2PSK

计算机网络链路层之数据组帧

一、数据组帧 众所周知,物理层传输的是比特流,是这期数据链路层传输的的单元是帧。帧是由比特流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组帧的形成。下面我将介绍三种数据组帧的方法:字符计数法、字符填充首尾定界符、零比特首尾标志法和违规编码法。 二、字符计数法 建立一个字节的数,利用这个数对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思维导图

tcp/ip中最底层的结构 本质:跑腿(传输比特流)的大傻子(不关心差错) 附上个人整理的思维导图 知识来源:王道-计算机网络

Python中bytes和str区别详细介绍

Python 3最重要的新特性之一是对字符串和二进制数据流做了明确的区分。文本总是Unicode,由str类型表示,二进制数据则由bytes类型表示。Python 3不会以任意隐式的方式混用str和bytes,你不能拼接字符串和字节流,也无法在字节流里搜索字符串(反之亦然),也不能将字符串传入参数为字节流

Java面试:第2章 计算机网络面试核心

文章目录 2-1 网络基础知识详解1.OSI参考模型 - 七层协议1.1 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网卡】1.2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数据转化为帧】【交换机】1.3 网络层【将网络地址翻译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由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点对点】【路由器】1.4 传输层【提供端

FPGA实验记录

  为什么FPGA里面没有下代码,它能读取外部的FLASH的流水灯程序呢 这种操作属于主动模式主动读取flash数据 主模式典型的主模式都是加载片外非易失( 断电不丢数据) 性存储器中的配置比特流,配置所需的时钟信号( 称为CCLK) 由FPGA内部产生,且FPGA控制整个配置过程。 在主模式下,FPGA上

物理层

OSI的物理层规范是有关传输介质的特性,这些规范通常也参考了其他组织制定的标准。连接头、帧、帧的使用、电流、编码及光调制等都属于各种物理层规范中的内容。物理层常用多个规范完成对所有细节的定义。示例:Rj45,802.3等。 他的主要作用是传入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

视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器工作原理

目录 视频编码器基础认知什么是视频编解码器为什么需要视屏编解码器视频编码器与数字视频容器视频编码器的历史 通用编解码器1、图片分区查看分区 2、预测3、转换使用全部像素形成每个系数 4、量化5、熵编码VLC编码算术编码 6、比特流格式H.264 比特流检查H.264比特流 总

Simulcast ABR SVC

1. Simulcast 客户端上传多分辨率,多码率,由SFU来决定数据类型下发。     2. ABR(Adaptive Bitrate Streaming) 直播上行自适应码率 当有超过1W的观众在直播时,WebRTC里simulcast支持的3种上行已经很难满足多样性要求。 3. SVC(Scalable Video Coding) 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是指在

Allegro PCB设置差分对

串行比特流是通过一个差分对传播的差分信号。如图1所示,差分信号的预计到达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它们在接收端上保持差分信号的属性(等振幅、反相位)。 一个接收器被用来恢复信号,然后正确地采样和恢复数据,从而实现无误差数据传输。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VHDL学习----串行数据检测

串行数据检测,就是输入一段数据,如有检测到特定的比特流,则输出1表示检测到特定序列。比如下文的示例代码,就是当检测到连续3个或以上的1时,输出端输出1。采用状态机的方式设计较为简单,当输入为1时,跳转到下一个状态。当在s2或s3状态时若输入仍为1,则表示出现连续3个或以上的1比特流

封装 解封装 网线制作

封装 应用层产生数据,发给表示层 表示层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密 和压缩 会话层什么也不做 传输层会给这个信息封装原目端口号,并签订协议 网络层会给这个信息封装原目IP 数据链路层会给这个信息封装原目mac地址 物理层会把这个信息转换成二进制 并转成比特流然后发出去 解封装

网络基础(OSI七层网络模型)

  OSI七层网络模型:7、物理层:实现两台机器互联,机器与机器之间怎么通信                (实现互联物理链路,通过物理介质进行基本连接:网线、光纤、无线电波)                (信息以二进制的电信号 形式存在,形成比特流)          6、数据链路层:0

网络模型概要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 为了方便理解,后面有衍生处理四层网络模型和四层网络模型。 ISO七层网络模型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和协议,例如:HTTP,HTTPS,FTP、SMTP等。 表示层:应用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

计算机网络02——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网络基础

局域网特点:距离短,延迟小,传输效率高,传输可靠 常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 osi分层 1.物理层(传输比特流) 2.数据链流层(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 等) 3.网络层(寻址及路由选择) 4.传输层(建立主机端之间的链接) 5.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 6.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7.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11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计算机网络功能:数据共享,数据通信,数据安全性,数据处理能力分层思想:将复杂的流程分解,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颁布各层功能物理层:建

034 计算机网络的面试

一:OSI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 1.七层   物理层: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用于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错误纠正,保证数据的正确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二:TCP/IP 1.说明   OSI的是实现   2.OSI与TCP/IP的对应关系    三:TCP的三次握手 1.说明  

16进制与字符串互相转换(binascii模块的使用)

binascii模块主要用于二进制数据(byte类型数据)和ASCII的转换 在16进制和字符串的转换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以下几个函数: a2b_hex():返回16进制的二进制数据表现形式 b2a_hex():返回二进制数据的16进制表现形式 hexlify():返回二进制数据的16进制表现形式 unhexlify():返回16

cpu设计----1.5 加法器的上板运行

经过在vivado上的仿真----综合----生成比特流----连接到板,结果如下:   需要注意的就是--代码的缺一不可;来源路径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