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指令流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发展历程 1.1.1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计算机的四代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年)——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1928—1956 年)——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 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1972—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2.计算机元件的更新

VMP分析之VMP2.13流程分析(三)

文章目录 VMP2.X版本特点VMP2.13加壳VMP2.13代码分析进入VM虚拟机保存堆栈保存eflags和edx保存ecx和edi保存ebx保存eax保存ebx ebp和esi VM解码循环解密指令流key解密操作码取加密过的handler解密handler解密操作数执行handler功能 VMP2.13流程总结 VMP2.X版本特点 2.X

1、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知识要点 1、Flynn分类法 一个叫Micheal.Flynn的人提出一种根据指令流、数据流的多倍性特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的方法。该分类法可以把计算机系统分为以下四类: 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and Single Data stream,SISD。单指令流单数据流。(早期计算机) Single Instruction strea

图解计算机结构与体系分类!!

写在前面 今天,我们继续更新【程序员进阶系列】专题,冰河带你从零入坑程序员。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计算机的结构和体系分类。 文章已收录到: https://github.com/sunshinelyz/technology-binghe https://gitee.com/binghe001/technology-binghe 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结构主要由运算器、控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

1.试述Flynn 分类的4 种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Flynn按照指令流和数据流两种不同的组合,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以下4 类: (1)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Single Datastream),SISD 是传统的顺序处理计算机; (2)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Single Instruction

计算机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一)发展1、硬件发展1.摩尔定律2.半导体发展3.微处理器发展 2、软件发展1.计算机语言1 机器语言2 汇编语言3 高级语言: 2.计算机系统1 Unix2 Windows3 Linux4 macOS 3、计算机分类1.电子计算机:2.数字计算机:用途3.通

java并发编程-进程与线程

进程与线程的概念 程序是由指令和数据组成的, 但是指令需要运行, 数据要读写, 就必须将指令加载至cpu, 数据加载至内存。 java中线程是最小的调度单位,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 进程: 当一个程序被运行, 从磁盘加载这个程序的代码至内存, 这时就开启了一个进程。 线程: 一个进

(转载)中断和异常的再总结

中断和异常的再总结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u011240016/article/details/53117093 @(OS) 内部异常(内中断) 故障(fault)自陷(trap)终止(abort)是源自CPU执行指令内部的事件。如:非法操作码,地址越界,算术溢出,虚存系统的缺页,陷入指令等引起的事件。内部异常不可被屏蔽,一旦出现立马处

计算机组成(一):计算机分类与发展方向

从实现和使用的角度对计算机分类:   从指令和数据流的角度:     1.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2.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阵列处理器、向量处理器   3.多指令流&但数据流(MISD):不存在   4.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多处理器、多计算机   发展方向:   便携、超

执行流(指令流)的控制层级

1、指令级(指令指针): 基础控制语句(if、switch)   2、单个栈帧级: 函数调用指令; 栈的逐帧增加和减少。   3、多个栈帧级: 异常处理; 多个栈帧的出栈与执行流的重新部署。   4、线程内上下文切换 协程:通过改变线程上下文改变线程执行流。   5、并发控制指令 内核级切换:cpu切换(线程)上

计算机网络 - 练习(四十二)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Enderman_xiaohei/article/details/100662413 计算机网络 练习(四十二) 下图所示的网络拓扑中配置了 RIP 协议,且 RIP 协议已更新完成,下表所示为 AR2 路由器上查看到的路由信息。 从查看到的路由信息可以判断(1), 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