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与电路分析三板斧
作者:互联网
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
人类最早发现了交流电,但最开始推广的是直流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该发电机组成很简单,由一块磁铁、导体转盘和电流表组成。导体转盘在切割马蹄形磁铁产生的磁力线后,会产生电流。但是这种结构,产生的电流很微弱,只能看到电流表偏转一点,连小灯泡都无法点亮,还远不能实用。
1832年,法国工程师伊波利特• 皮克西利用永磁体发明了可以简单工作的手摇式发电机,而且还发明了像电动机换向器一样的发电机整流子,这样便可以得到定向电流。 皮克西发电机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转动的是磁体而不是线圈,这使得发电机工作很不方便;其次,他发明的整流子虽然能够帮助获取定向电流,但这种电流十分不稳定。皮克西发电机诞生后的近三十年内,工程师们一直试图改进发电机,但都没有能够获得至少像电池那样能够稳定供电的发电机。
186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安东尼•帕奇诺蒂发明了铁环轴向线圈发电机,使得发电机 的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86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出来的发电机是直流发电机,他第一次采用电磁铁而非永磁铁,这使得发电机的功率显著增强。
1871年,比利时学者泽拉布•古拉姆在法国巴黎访问研究时, 发现了意大利物理学家安东尼•帕奇诺蒂写的关于发电机的论文。他认为安东尼•帕奇诺蒂的设计具有优越性,于是便在其设计基础上将很多铁环组合成铁芯,其中用绝缘纸隔开,再在这种铁芯上绕上大量的线圈。与此同时,他还借鉴了西门子发电机的一些优点,最终于1871年发明了“古拉姆发电机”。古拉姆发电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带动很多电力设备的发电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发出的电流十分稳定。为了感谢古拉姆为电气事业作出的贡献,他被尊称为“现代发电机之父”。
1873年,西门子公司又在古拉姆发电机的基础上发明了交流发电机,这比美 国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在1883年发明小型交流发电机要早出10年。1881年,西门子公司的交流发电机为英国小镇戈德尔明提供了照明。此后,西门子公司的交流发电机又在电动列车等方面得到应用。历史上与发电机技术一起发展的,还有变压器技术。
1879年爱迪生改进电灯技术后,电流采用的是直流电,直流电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直流电的传送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直流电比起交流电不容易传送,于是产生了爱迪生与特斯拉著名的“直流-交流之争”。
那为什么说交流电比直流电更容易传送呢?我们举个例子:
我们知道,电线的阻抗与电线的长度成正比,电线越长,阻抗会越大。如下图所示,X2、X1、X3分别代表在发电厂附近、离发电厂1公里、离发电厂2公里的用户。
假设电线的阻抗为50mΩ/m,X3灯泡距离发电厂的距离为2000m,则X3灯泡与发电厂V1之间的电线,总阻抗为2000m*50mΩ=100Ω,X3的额定工作电压为100V,额定电流为1A。所以1A的电流流过阻抗为100Ω的电线,电线两端就有100V的压降。如果想保证X3正常工作,就需要把电厂的电压提高到200V,来弥补电线上消耗的100V。
满足了X3用户,我们再来看看电厂附近的X2用户。由于X2用户距离电厂太近了,电线上阻抗忽略不计。所以电厂满足X3用户后,就相当于把200V的电压直接加在X2上,灯泡就有烧毁的风险。
爱迪生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费尽周折,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还是频发问题。
所以总结一下,直流电供电存在2个致命问题:
-
电能的分布不均匀,用户与电厂的距离越远,能量越低。太远的用户投诉灯泡点不亮,太近的用户投诉灯泡经常炸裂,差点发生火灾。
-
电能传说过程中,损耗太大,1A的电流流过阻抗为100Ω的电线,来点亮100W(100V)的灯泡,仅电线上消耗电功率就为100W,电能量损耗接近50%。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阻抗”带来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在1883年,特斯拉提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沿用至今。电线的电阻是材料特性,不易降低,但是通过电线的电流却可以降低。阻抗为100Ω的电线上通过1A的电流损耗压降为100V,如果通过1mA的电流,损耗压降只有0.1V。如果电厂直接使用交流发电机发电,在电厂通过变压器把100V@1A的电能转化为100KV@1mA的电能,在电线上传输后,在用户端,再用变压器把100KV@1mA的电流重新转化为100V@1A的电能,就可以完美地解决直流电传输的两个致命问题。可是当时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空白。于是,特斯拉改进了交流发电机、应用了变压器,又发明了交流电动机。为交流电的应用铺好了路。由于特斯拉主张交流电,爱迪生主张直流电,所以就有了电学历史中著名的“直流电-交流电之争”。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交流电和直流电并非谁强谁弱,而是各有特色。直流电为负载供给的能量很稳定,但不适合远距离传输。而交流电为负载提供的能量不稳定,但很适合远距离传输,二者之间互补。
回顾电学发展史,我们知道,电由电子流动产生,而电子组成世间万物,所以“电存在于万物之中”。
白炽灯属于阻性器件,只要有电流流过,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电子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要与灯丝内部原子核撞击,就会产生光和热。而对于电容和电感,在直流电场景下是完全失效的,电感是依赖于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磁场,变化磁场再重新感应出交变电流来进行能量传输的。由于“电生磁”和“磁生电”之间存在时间延时,在数学意义上,我们发现电感的电功率既可能为正值有可能为负值。而在物理意义上,“电生磁”的过程称为储能,“磁生电”的过程称为放能。由于电感的寄生电阻很小,电流流动产生的电功率也很小,所以我们说电感为能量转换器件,有“电感隔直通交”一说。同样地,电容是依赖于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电场,变化电场再重新感应出交变电流来进行能量传输的。本身在电路中的电子在电场发生变化时,时而向左走,时而向右走。能量转换同样存在时间延时,在数学意义上,我们发现电容的电功率也是既可能为正值又可能为负值。而在物理意义上,“电容存储电荷”的过程称为储能,“电容释放电荷”的过程称为放能。由于电容的寄生电阻很小,电流流动产生的电功率也很小,所以我们说电容也是能量转换器件,有“电容通交隔直”一说。
电路分析“三板斧”原则以及应用
课本中把电子电路的分析总结为“三板斧”原则:阻抗的串联等效、阻抗的并联等效以及基本元器件的阻抗概念。熟练掌握了“三板斧”,电路分析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三板斧”的具体内容如下:
-
电路中多个阻抗串联起来后,电路的整体阻抗等于各个阻抗值相加。
-
电路中多个阻抗并联起来后,电路的整体阻抗的倒数等于各个阻抗值的倒数相加。
-
电阻的阻抗是基本规格之一,阻抗值为R。电容和电感的阻抗值随着交流电的频率而发生变化
电容的阻抗公式为:
电感的感抗公式为:
“三板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很多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实际工程模型中电阻器件、电容器件、电感器件的实际阻抗曲线分析。
实际工程中的电阻模型分析
在电阻的生产工艺中,或多或少地会引入寄生电感还有寄生电容,导致电阻的等效阻抗模型如下:
可以看到,实际模型由电阻和寄生电感先串联后,再与寄生电容并联而成。运用三板斧原则,可以计算出实际阻抗Rs为:
解出Rs后,即为实际电阻的等效阻抗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工程中的电容模型分析
在电容的生产工艺中,或多或少地会引入寄生电感还有寄生电阻,导致电容的等效阻抗模型如下:
可以看到,实际模型由寄生电阻、寄生电感、电容三者串联而成。运用三板斧原则,可以计算出实际阻抗Rs为:
解出Rs后,即为实际电容的等效阻抗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工程中的电感模型分析
在电感的生产工艺中,或多或少地会引入寄生电容还有寄生电阻,导致电感的等效阻抗模型如下:
可以看到,实际模型由寄生电阻、电感串联后,再与寄生电容并联而成,运用三板斧原则,可以计算出实际阻抗Rs为:
解出Rs后,即为实际电感的等效阻抗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理论上,只要你数学好,运用“三板斧”原则,可以对任何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如LC滤波电路,RC延时电路。
转自----------每日硬知识
标签:电感,阻抗,三板斧,交直流,发电机,电线,电路,电容,电流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inat_15677011/article/details/11379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