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上课备课的阶段结束。重新开始科研的感受

上课备课的阶段结束。重新开始科研的感受

作者:互联网

无论是现在的老板还是师兄最近都问了自己的状态,于是写个总结。

把课备完之后,发现科研得直接追赶实验室同事。学院给新开课加成看来确实也是有道理的,教案、课件、试卷都得自己摸索,无线传感网和RFID六个学分,还有三学分的高级数据库外教助教。

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表面课程名字很长,似乎不是什么重要的课,实际翻看内容,从一开始就是网络,特别是各种无线协议,必须要掌握网络的基础才能深入,而且RFID要先讲传输线和电感耦合,这又涉及电磁波和电工以及模拟电路;到了后边,直入主题用ZStack建立工程,上课开实验箱,实现通信,点亮数码管。看似简单,但是突然就直接到这步,无论是装IAR还是ZStack,版本问题,系统问题,调试问题,都要有娴熟的数据结构和可视化开发基础才能迅速搞定;然后开始讲ZStack,这就直接又来到网络编程这门课的基础上;然后讲实验板,又得说PCB的事,还有仿真的工具,这里的水懂行的人都知道很深;之后又深入协议栈源码,分分钟操作系统技术内幕的节奏;然后网络管理,路由协议,完全是横扫网络基础;最后综合实战,要结合讲云计算分布式WEB以及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还要结合科研,让学生翻转课堂讲SCI,结合思政进行课设,补习软件工程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像MIT校徽中那样理论实践并重,达到教育部和领导审核本科教改的要求。

RFID部分则更加让学生刷新学习观。首先先补KEIL和低中高频收发的实验还有最新的NFC,然后就是天线,涉及的基础遍及电工、数电、模电、军工雷达;标签要学S50,读写器则U2270B、RC522、ADS三剑合一;编码基本是在讲通信原理外加信号;安全则彻底黑客节奏,密码加破解,还得结合前沿的区块链;然后标准14443终于内容少了点再加PICC;后面架构加EPC内容还要讲正则表达式,分分钟带入了java;最后一章综合实例,看看台湾交大的例程,得讲无人机,庆幸没有提OG开发,要不还得找数控机床。总之这门课非计算机专业背景的老师对hold住不确定的慎入。

基金本子完后,重新开始挑战。这门大三终极必修课程也让我自己把本硕博的所有课程基本都复习了一遍,按照字节跳动招聘的标准整理的课程讲述内容,起码来说这门课程达到了新工科的课改标准。

某种程度上讲课备课刚开始如果真的用力,其实说明基础确实不够扎实。比如说在这门课中对高频电路、天线等内容确实自己本科时候受专业当时规划的局限,经过很多年去一些科研单位见习工作才有体会。另外像云计算特别是docker、storm这种框架的掌握也考验着对新技术的敏锐感知。像架构和系统分析,即便是拿到证书,如果按照技术不断更新来说,都得不断的做研究和开发才能追上技术的更新,光讲课不科研,对于计算机学科只能会是逐渐消耗,个人讲好这种大三毕业找工作的课仅仅是带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完成他们的学业,科研才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关键。

希望下半年的课,领导排门更接科研地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标签:这门,上课,科研,备课,RFID,基础,课程,ZStack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ubiwind/p/1258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