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蛮力法(brute force)

蛮力法(brute force)

作者:互联网

蛮力法是一种简单直接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暴力求解),常常直接基于问题的描述和所涉及的概念定义。注意,这里的“力”是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一般来说,蛮力策略常常是最容易应用的办法。
虽然巧妙和高效的算法很少来自于蛮力法,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算法设计策略的地位。第一,蛮力法可以解决广阔领域的各种问题。实际上,它可能是唯一一种几乎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一般性方法。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排序、查找、字符串匹配等)来说,蛮力法可以产生一些合理的算法。第三,如果要解决的问题实例不多,而且蛮力法可以用一种能够接受的速度对实例求解,那么设计一个更高效算法所花费的代价很可能是不值得的。第四,即使效率通常很低,仍可使用蛮力法解决一些小规模的问题实例。第五,蛮力法可以作为研究或教学目的服务,如可以以之为准绳,来衡量同样问题的更高效算法(如计算最坏时间复杂度)。

设计思想

蛮力法是指采用遍历(扫描)技术,即采用一定的策略将待求解问题的所有元素依次处理一次,从而找出问题的解。依次处理所有元素是蛮力法的关键,为了避免陷入重复试探,应保证处理过的元素不再被处理。
蛮力法本质是先有策略地穷举,然后验证。简单来说,就是列举问题所有可能的解,然后去看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是一种逆向解题方式。(虽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知道答案肯定在这些范围里面,一个个试就完了。)
注意,即便是穷举,也要“聪明地”穷举。同样是穷举,也有不同的方法。

实例

接下来,将从实例出发,介绍蛮力法的具体应用。

选择排序

考虑蛮力法在排序问题中的应用,给定一个可排序的 n n n个元素序列,将它们按照非降序方式排列。针对这个问题,存在多种解法。这里介绍下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在开始的时候,先扫描整个列表,以找到列表中的最小元素,然后将这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进行交换。这样最小元素就放到它的最终位置上。然后,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扫描,找到n-1个元素中的最小元素,然后再与第二个元素进行交换。以此类推,直到第n-1个元素(如果前n-1个元素都已在最终位置,则最后一个元素也将在最终位置上)。更多选择排序相关介绍,参考链接

冒泡排序

除了选择排序,蛮力法在排序算法的另一个应用是冒泡排序。冒泡排序,需要比较表中的相邻元素,如果它们是逆序的话,就交换它们的位置。重复多次之后,最终,最大的元素就"冒泡"到列表的最后一个位置。第二遍操作,将第二大元素"冒泡"到最终位置。依次执行n-1次,直到前n-1个元素到达最终位置。更多冒泡排序相关介绍,参考链接

顺序查找

蛮力法除了在排序算法中有应用,在查找算法中也有应用。这里介绍下顺序查找算法。顺序查找的查找过程为:从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开始,逐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存在相等的元素,则查找成功。如果直至第一个元素,也没有与之相等的元素,则表明没有所查找的元素,查找不成功。当使用列表来存储元素时,为避免每次循环检查是否到达了行尾,可以将查找的元素插入行尾。更多顺序查找相关介绍,参考链接

字符串匹配

接下来介绍蛮力法在字符串匹配问题上的应用。字符串匹配问题描述如下:给定一个n个字符组成的文本,再给定一个m个字符的子串,从文本中寻找匹配模式的子串。
使用蛮力法求解的算法描述如下:将模式对准文本的前m个字符,然后从左到右匹配每一个相应的字符,直到m个字符全部匹配或者遇到不匹配的字符。在不匹配的情况下,模式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复匹配文本上的相应字符。这里,最坏情况下,最后一轮子串匹配的起始位置是n-m(假设下标从0开始)。该算法的伪代码实现如下:

假设数组T[0...n-1]表示待查找文本
假设数组P[0...m-1]表示待匹配子串
for i=0 to i<=n-m then
    for(j=0;j<m-1;j++) then
        if(T[i+j] != P[j]) then 
            break
        if(j == m-1) then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该算法的输入规模是同时依赖待查找文本长度和待匹配子串。对于该非递归算法,其基本操作是内层for循环的比较操作。其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次数是:(n-m+1)*m。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 at position 4: O(n\̲*̲m)。
这里给出java版本实现:

public boolean match(char[] text, char[] pattern) {
    if (isEmpty(text) && isEmpty(pattern)) {
        return true;
    }
    if (isEmpty(text) || isEmpty(pattern))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 = 0; i <= text.length - pattern.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pattern.length; j++) {
            if (text[i + j] - pattern[j] != 0) {
                break;
            }
            if (j == pattern.length - 1)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private boolean isEmpty(char[] charArray) {
    if (charArray == null || charArray.length <= 0)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总结

蛮力法,通过使用问题规模的所有元素来求解问题,是一种穷举算法。如果问题的输入规模在一个可预估的范围内,蛮力法表现出实用性。但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蛮力法在某些场景(如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的蛮力法,如使用蛮力法求解的背包问题)下将不再适用。
蛮力法的一个应用是得到一个算法,此算法可以通过适度的努力来提升它的性能。也就是,蛮力法提供了一个性能提升的基准。

参考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 第三版 Anany Levitin 著 潘彦 译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929607/article/details/108895699 蛮力法的基本问题分析
https://blog.csdn.net/Wwinky/article/details/115052584 算法小结之蛮力法

标签:force,元素,brute,蛮力,算法,查找,匹配,排序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angxufa/article/details/12159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