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不同耦合度和内聚度的介绍

不同耦合度和内聚度的介绍

作者:互联网

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模块内聚度用于衡量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在软件设计时,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耦合度按照强弱的不同可分为七种类型,从弱到强分别是: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下面对这几种耦合及其区别进行介绍。

  1. 非直接耦合:
    • 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耦合度最弱,模块独立性最强。
    • 子模块之间无需知道对方的存在,子模块之间的联系,全部变成子模块和主模块之间的联系。
  2. 数据耦合
    • 两个模块之间只传递简单的数据项参数,相当于在模块之间传递一些变量的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值传递。
  3. 标记/特征耦合: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较复杂的数据结构而不是简单的数据。
  4. 控制耦合:模块之间传递的不是数据信息,而是控制信息,例如标志、开关量等,一个模块控制了另一个模块的功能。
    • 从控制耦合开始,模块的数据就放在自己内部了,不同模块之间通过接口互相调用。
  5. 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且不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6. 公共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全局数据结构。
    • 外部耦合和公共耦合很像,区别就是一个是简单变量,一个是复杂数据结构。
  7. 内容耦合:最强的耦合程度,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模块的内容。

内聚度按照强弱的不同也可分为七种类型,从弱到强分别是: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瞬时内聚、过程内聚、通信/信息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下面对这几种内聚度及其区别进行介绍。

  1. 偶然内聚:块内的各个任务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联系,它们之所以能构成一个模块完全是偶然的原因。这种情况下模块内聚度最低。
  2. 逻辑内聚:一个模块完成的任务在逻辑上属于相同或相似的一类(例如用一个模块产生各种类型的输出),则该种模块内的联系称为逻辑内聚。每次调用模块时,由传送给模块的判定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
  3. 时间/瞬时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包含的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如初始化,结束等所需操作)。与偶然内聚和逻辑内聚相比,这种内聚类型要稍强些,因为至少在时间上,这些任务可以一起完成。
  4. 过程内聚:如果一个模块内的各个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按固定的次序执行,这种内聚就叫做过程内聚。过程内聚的各模块内往往体现为有次序的流程。
  5. 通信/信息内聚: 若一个模块中的各处理元素需引用共同的数据(同一数据项、数据区或文件),即使用了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则称其元素间的联系为通信内聚。通信内聚的各部分间是借助共同使用的数据联系在一起的,故有较好的可理解性。
  6. 顺序内聚:一个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因此也要按照顺序执行,则称为顺序内聚。
  7. 功能内聚:如果模块仅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且该模块的所有部分是实现这一功能所必须的没有多余的语句,则该模块为功能内聚。这种情况下模块内聚度最高。

标签:内聚,一个,耦合度,介绍,模块,之间,耦合,数据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43622216/article/details/12087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