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卫星导航系统-第一讲-卫星导航的发展历史与应用-2

卫星导航系统-第一讲-卫星导航的发展历史与应用-2

作者:互联网

GPS现代化

第一阶段:2005年,发射5颗Block II R-M卫星,L1M,L2M,第二民用信号L2C

第二阶段:2006-2013年,发射Block II F卫星(24+3),L1M,L2M,L2C,第三民用信号L5

第三阶段:2013-2036年,发射GPS block III卫星,增强L1M,第四民用信号L1C

目的:提高卫星寿命,提高定位精度,增强抗干扰能力

GPS用户政策:

GPS工作卫星实施了SA(即选择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和AS(即反电子诱骗,Anti-Spoofing)技术。2000取消了SA限制。

GPS系统将对有适当装备用户提供三维导航和测地定位、三维测速和高精度授时。从精密定位服务(PPS)可以获得高精度,从标准定位精度(SPS)可以获得较低精度。

 

GLONASS发展

1982年前苏联发射了该卫星

 GALILEO

 GALILEO系统的特点

 判断卫星优劣的标准

精度(Accyracy)、可用性(Availability)、完好性(Integrity)、连续性(Continuity)

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1983年,卫星导航先驱陈芳允原始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设想

1994年国家批准建设“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10月31日 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0年12月21日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3年5月25日 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备用卫星)

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定位精度:20-100m

短报文通信

精密授时

北斗一代的缺陷

双星有源(意思是用户必须发射信号给卫星)导航定位体制,只能提供低动态和静态导航定位服务。

需要中心站提供数字高程图数据和用户机发上行信号,定位精度低,隐蔽性差

系统用户容量、导航定位维数有限、无冗余测距信息,在体制上不能与国际上的GPS、GLONASS以及将来的GALILEO系统兼容。

北斗二代的发展

其他增强系统

 。。。。。。

 

标签:定位精度,卫星,北斗,发射,导航系统,导航,GPS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ary-guo/p/1543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