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肺)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肺)

作者:互联网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肺)更新至20211017


取自b站潘毅教授的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四版)郑洪新》。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虚如蜂巢”。肺经肺系 (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少阴。肺系统包括:肺藏魄,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作用,概括为 “肺主治节”,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一)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车驾的顶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注:脾属土,肺的位置最高,像天。)

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指肺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肺体清虚,不耐寒热,不容异物;肺主呼吸,外合皮毛,在窍为鼻,与外界相通,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

3.肺气宣降

肺气宣降,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发与向下向内肃降的相反相成的运动。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维持着肺司呼吸、主行水等功能。

肺气宣发

肺气宣发(注:温养,卫外,控汗。),指肺气升宣与布散的运动形式,与肺主清肃相对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注:每日呼出约250mL水,而显性出汗和隐性出汗大约500mL。);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注:卫气宣发到体表,保卫体表,有点像免疫系统,但不完整,气有控制水分的作用,控制汗孔开合,气足,开闭自如。)。若肺失宣发,则可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喘咳,以及卫气被遏、腠理闭塞的鼻塞喷嚏,恶寒无汗等症状。

卫气虚:易感邪(易感冒),自汗,恶风。如年轻人过敏性鼻炎,哮喘,老人慢支肺气肿。中西医在治疗上的不同:假如一个人卫气虚,只有正常人免疫功能的80%,西医打一针丙种球蛋白,马上见效,免疫功能上升到差不多100%,但这个没有真正提高免疫功能,而是像雇佣军,一个月以后衰退完毕,此时免疫功能可能下降至80%以下。而中医补气,像玉屏风散,会慢慢恢复,但不如西医快,艾灸可能比玉屏风散更快,艾灸肺俞穴,第三胸椎旁开1.5寸,肩胛骨附近。

肺气肃降

肺气肃降,指肺气清肃与下降的运动形式,与肺主宣发相对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内向下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失肃降,常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

肺气肃降与宣发协调,有赖于肺阴与肺阳的协调。肺阴主凉润、肃降,肺阳主温煦、宣发。肺阴不足,凉润、肃降不及,易导致虚热虚火内生、咳喘气逆的病变;肺阳虚衰,温煦、宣发不及,易发生寒饮蕴肺而咳喘的病变。

4.肺喜润恶燥

肺气通于秋,燥为秋令主气,内应于肺。病理上,燥邪最易耗伤肺津,导致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等症。治疗多以润肺为主。

(二)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正常呼吸:细、慢、匀、长。(注:粗,呼吸听到声音。)

吸入困难:偏虚,以吸入为舒服。
呼出困难:偏实,感觉憋闷,呼出才舒服。
呼吸都困难:呼吸声音微弱偏虚,气粗的偏实。有喘或者哮,喘就是呼吸困难,哮,就是呼吸困难的基础上有哮鸣音,喘讲的是气息,哮讲的是声响,喘不一定兼哮,但哮一定兼喘,哮喘得来有气无力的偏虚,声音很粗的偏实。

肺主气,首见于 《内经》。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吸清呼浊,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呼吸的功能,由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来维系: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调匀通畅。若邪气犯肺,宣发肃降失调,影响气体交换,则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功能。
气的框架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而清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体现于宗气的生成。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在肺中相结合而成。宗气作为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一身之气皆受肺之统领。凡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皆需通过肺的呼吸得以敷布;而人体各脏腑活动之气及经络、营卫之气,也都赖肺的调节而实现其升降出入,发挥其各自特有的功能。可见,肺为气之主宰,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调匀通畅,节律均匀,和缓有度,则全身之气升降出入通畅协调。

小结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注:肺对气机的调节:呼吸调节,肝升肺降。)。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进而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不足,即所谓 “气虚”,出现短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敷布和气机的调节,导致各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失调。若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宣告终结。

2.肺主通调水道

肺主通调水道,出自 《素问·经脉别论》,指通过肺气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作用机理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并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可见,肺通调水道是肺宣发肃降的作用是通调水道生理功能的中心环节。

3.肺朝百脉

朝,朝会、朝向。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即肺气助心行血的生理功能。

全身血脉统属于心,心气是行血的基本动力。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具有 “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因此,血液运行,又依赖肺气助心行血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行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

小结

肺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称为 “肺主治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使之保持呼吸节律有条不紊;二是治理调节全身气机,随着肺一呼一吸的运动,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三是肺朝百脉,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主通调水道,治理调节津液的代谢。可以说,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系统联系

1.肺藏魄

“魄”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新生儿的啼哭、吮吸以及四肢运动、耳听、目视、肌肤触觉、冷热痛痒等感知觉等,皆属于魄的作用表现。魄藏于气,由肺所主,肺与魄关系密切。肺气充盛,则体魄健壮;肺气虚弱,则言语无力,做事缺乏魄力,治疗当补精益气,使肺气充盛,以恢复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2.肺在志为忧 (悲)

秋天,夕阳,白色,西出阳关无故人、万里悲秋常作客、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古代处决犯人,白事,是都悲。悲哀伤肺,肺气虚的人,对悲哀的耐受能力会低一点。典型人物林黛玉,肯定是肺结核,肺气阴两虚。

忧、悲由肺气化生而成。悲忧过度,则可损伤肺气,出现呼吸气短等现象。反之,肺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机体对外来刺激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毛附于皮,故常 “皮毛”合称。肺与皮毛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关系,故称 “肺合皮毛”。

肺对皮毛的作用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将卫气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的作用;二是肺气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濡养、滋润的作用。若肺气、肺津亏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罹感冒,又可因皮毛失养而见枯槁不泽。

皮毛对肺的作用

像古代武术家,对气孔的控制非常到位,不至于打一套拳下来,大汗淋漓,而是气孔半闭合状态,阳气在体内来回鼓荡,生生不息,所以也比较长寿,像力量型的拳法,像泰拳,打到30多岁就打不动了,寿命也不长。

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一是皮毛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 “玄府”,又叫 “气门”,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是随着肺气宣发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二是皮毛受邪,可内舍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4.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肺功能正常,鼻呼吸通畅,嗅觉灵敏。

鼻塞,辛味可助开窍,比如芥末辣椒,一吃就通,药物大多是辛味的。

咽喉炎:咽----食道----胃;喉----肺。应该是肺胃问题。喉咙发声,声音高亢有力,偏实,地弱无力,虚症,尤其是肺。长期慢性泄泻,长时间大声说话,耗气,容易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用粤语来说就是劳气。普通话胸腔发音,广东话丹田发音,比较耗气,所以推广普通话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肺主呼吸,而鼻是呼吸的通道,为呼吸道的最上端,肺通过鼻与自然界相贯通,肺之经脉与鼻相连,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可由鼻反映出来,故称 “肺开窍于鼻”。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通气和主嗅觉。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均依赖肺津的滋养和肺气的宣发运动。肺津充足,肺气宣畅,鼻窍得养而通利,嗅觉灵敏;肺津亏虚,肺失宣发,则鼻窍失润而干燥,或鼻塞不通,嗅觉迟钝。故曰:“鼻者,肺之官也”。临床治疗鼻干生疮、嗅觉失常,多用滋养肺津以润燥之法;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肺主呼吸,喉为呼吸之门户,手太阴肺经上循咽喉而行,加强了肺与咽喉的联系。喉的通气与发音有赖于肺津的滋养与肺气的推动。肺津充足,喉得滋养,或肺气充沛,宣降协调,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若各种内伤或过用,耗损肺津、肺气,以致喉失滋养或推动,发音失常,出现声音嘶哑、低微,称为 “金破不鸣”,治以津气双补;若外邪袭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壅滞不畅,出现咽喉不利,声音嘶哑、重浊,甚或失音,称为 “金实不鸣”,治以宣肺祛邪。

5.肺在液为涕

流涕,流浊涕,多半是热;清涕,第一种原因是外感风寒,第二种原因是肺气虚,如过敏性鼻炎,也是肺阳虚,但由于肺属金,金是怕火的,忌讳阳字,沿用下来,教科书就没有肺阳虚这个说法,其实肺阳虚常见得很,很多肺气虚的都怕冷,非教科书的中医诊断学就有肺阳虚这个说法。艾灸鼻夹,5、6分钟,流涕症状立马缓解。

涕,即鼻涕,为鼻窍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防御外邪、利于呼吸的作用。鼻涕由肺津所化,并有赖于肺气的宣发。

肺津、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外邪袭肺,涕分泌的多少、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如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津不化,可见鼻流清涕;风热犯肺,热伤肺津,可见鼻流黄涕;风燥犯肺,伤及肺津,可见鼻干而痛。

6.肺应秋

按理来说,秋天疏降,肺系统有病的人应该舒服才对,可是秋天阳气内敛,阳气不足,导致肺系统阳气不足的人更加不舒服了,秋天疏降是小理,秋天阳气内敛是大道,小理服从大道,所以秋天不可过度发散肺气。辛辣的药少用,它们有助发散,耗气,所以吃姜早上吃比较好。夜跑也不好,早上运动比较好,阳气虽然发散了,但是外界有阳气补充。

秋季,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人体之肺气清肃下降,同气相求,应秋而旺。秋季也多见肺系病变。故说肺与秋季相通应。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 “秋收”之气而内敛,并逐渐向 “冬藏”过渡。使肺志安宁,收敛神气。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宜过于发散,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标签:肃降,藏象,皮毛,呼吸,之气,肺气,基础理论,第二章,宣发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inat_39448069/article/details/12079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