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各部分简介
作者:互联网
工作区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及适配器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3-200㎡估算,或按不同的应用场合调整面积的大小。每个工作区至少设置一个信息插座用来连接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照用户需求设置。
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应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及监视器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
工作区是个人计算机、电话分机工作的区域
工作区不属于子系统
工作区包含以下内容:
面板(安装模块用)
工作区跳线(与计算机、电话等设备连接的跳线)
适配器(用于信号转换)
模块不属于工作区
配线(水平)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等组成
水平配线子系统是从楼层配线架(FD)到工作区(TO)的传输线路
水平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中耗资最多、工程量最大、遍布建筑物内方方面面的系统
干线(垂直)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FD)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设备间(BD)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可以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
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设备间是指建筑物内安装电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及配线设备,并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是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主配线间
设备间通过干线子系统向各个FD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电话信息,它直接与计算机主干网络设备和电话交换机(或大楼电话进线)连接
设备间可以包含一下房间
建筑物主机房
进线配线架机房
建筑群主机房
设备间可以通过园区网与其它大楼联网
由于条块分割,设备间往往分别安装在计算机主机房和电话总机房内
主机房内安装数据主配线机柜,一般为光纤配线设备
电话总机房内安装电话主配线架,目前流行的仍然是墙面型电话配线架,但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机柜型电话配线架
管理
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应用特点:管理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特色之一:每台计算机、电话可以通过管理方法进行灵活的组网和更改号码
管理分类:
跳线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根据需求的改变将跳线拔出并插到新的位置
标识管理:对所有的机柜、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标识管理通常根据EIA/TIA 606A标准进行管理
计算机管理: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等通用软件进行简单的管理
可以使用布线管理软件进行离线式管理
可以使用电子配线架进行在线式管理
电信间(FD)
电信间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楼层上的布线管理,但它不是综合布线系统的7大组成部分,是配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的交接点
地点:电信间是位于各个楼层上弱电竖井旁的综合布线机房
可以安装的设备:
配线子系统中的配线架和跳线
干线子系统的配线架
网络设备
配线机柜
电源
管理功能:管理人员可以再FD上跳线以改变计算机网络所在的网段或电话机的电话号码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是大楼之间的联网系统,用于学校、工程、机场、住宅群等环境
通常他直接与城域网或外部计算机网(internet网)连接,为各建筑物提供计算机网络入口和电话系统入口
建筑群子系统中的线缆大多数使用室外线缆,并要考虑防雷、防水、防鼠和防紫外线
进线间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100m的信道长度中包括10m软电缆长度,分配给接插软线或跳线、工作区和设备连接用软电缆,其中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的总电气长度不超过7.5m(物理长度5m)
信道长度超过100m是,需核对具体标准
实际上,单模光缆端到端的传输能力可达60km以上,但单模光缆的长度超过3km时,已经不属于综合布线的范畴。
主干信道线缆长度
信道长度(最大等级FA时,100m;A级时,2000m)
大于4个连接点,长度不小于15m
大于或小于6个连接点,每一个连接点,6类以上1m、以下2m计
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水平线缆、跳线、设备线缆、CP线缆)
电缆超过20℃时:
屏蔽电缆长度按每℃减少0.2%计算
对非屏蔽电缆长度则按照每℃减少0.4%(20℃~40℃)和每℃减少0.6%(>40℃~60℃)计算
标签:跳线,简介,布线,线缆,配线,子系统,综合,设备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291373/article/details/12054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