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一文解读PRA

一文解读PRA

作者:互联网

提到“按键精灵”,Autoit,许多上了年龄的IT人应该还有印象,它们可以模拟鼠标键盘的操作,减少重复性操作,提高效率。当然,还有许多人用来做简单的游戏外挂,在PK中增加胜率。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随着AI在各行各业的渗透,流程规划,AI和模拟鼠标键盘三者的结合,形成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解决方案。Gartner预计,2021年RPA的全球收入将增长19.5%,从2020年的15.7亿美元增长到近19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RPA已经发展成十亿级别的市场规模,通过流程自动化的风暴,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RPA的前生今世

 

RPA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简称,中文翻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指模拟人在计算机上操作,利用各项技术减少重复繁重的工作,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机器人软件。

RPA的崛起有以下原因:

· AI技术的成熟,让RPA如虎添翼。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OCR识别等AI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处理更多工作。

· 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有使用RPA的动力。通过自动化的技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RPA可以24小时工作,可以多台计算机并行。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企业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RPA可以几百倍的提升数据的录入速度,让企业业务数据化,通过流程自动化可以协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RPA平台一般由设计平台、机器人、控制平台组成。设计平台主要完成可视化的流程编辑工作,设计平台的演变趋势是引入低代码技术,让流程设计门槛更低。机器人则是在设计平台流程完成设计后自动执行操作,通常无人值守,少数情况下需要人工干预。控制平台主要协调管理机器人运行,合理分工,控制风险。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1 艾瑞咨询绘制的RPA系统架构

RPA可以分为三类:

· 辅助自动化:RPA通常部署在用户电脑上,有助于提供更好的用户和客户体验。辅助自动化的缺点是桌面设置上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RPA失败。此外,有时在执行自动步骤时,用户的桌面会锁定。

· 无人值守自动化:无辅助自动化不需要人工干预,RPA软件可自己执行,仅在出现问题时通知用户。

· 混合RPA:在混合RPA中,人和机器人基本上作为一个团队工作,来回传递任务。混合RPA可自动执行仅由机器人完成的工作,以及涉及非结构化数据或需要员工决策(协助)的工作。在混合RPA中,软件机器人和人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以实现最佳效率。

下面是几个经常涉及的和RPA相关的概念,有助于理解RPA。

1、RPA和IPA

智能过程自动化(IPA)是用于管理和自动化数字流程的技术的组合。IPA应提高运营效率、员工绩效和响应客户的效率。它们还应降低运营风险,目标是创造有效的运营环境。

IPA旨在通过执行以前由人类执行的手动、重复和常规任务来帮助人类工作者。IPA中结合的技术包括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数字过程自动化(DPA)。

智能过程自动化IPA和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是相似的过程,RPA通常用于定义的基于规则的进程。相比之下,IPA用于更复杂的操作,IPA首先需要RPA作为基础。

2、卓越中心CoE和PRA

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是一支由熟练知识型员工团队,其使命是为他们工作的组织提供围绕特定感兴趣的领域的最佳实践。为思想领导建立特殊利益集团的概念起源于精益制造。

当组织内部存在知识不足或技能差距时,通常会创建CoE。例如,公司可能会组建一个新的卓越中心来管理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的采用和集成。

卓越中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消除效率低下,并帮助将组织转移到成熟度模型的下一阶段。CoE应包括管理层、业务线(LOB)和信息技术(IT)的代表。

3、工作流自动化和PRA

工作流自动化(workflow automation)是使任务、文档和信息流跨工作相关活动按照定义的业务规则独立执行的方法。实施时,这种类型的自动化应该是一个简单明了的过程,可以定期执行,以提高日常生产力。

从概念上讲,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与工作流自动化类似。区别在于RPA可用于自动化单个离散任务,而工作流自动化对于自动化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任务很有用。工作流自动化和RPA都依赖于技术来自动化任务,但工作流自动化更强调工作流的不同元素之间的通信。

 

二、RPA的价值

 

RPA软件可自动执行依赖于数字数据的重复、基于规则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查询、计算、创建和更新记录、填写表单、生成报表、切割和粘贴以及执行需要在应用程序内部和应用程序之间移动数据的其他大批量事务性任务。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2 艾瑞咨询绘制的RPA流程自动化软件关键价值

RPA有广泛的使用常见,比如金融行业的对账,清算业务,制造业的ERP自动化,零售业业的信息录入,政府行业的自动文件审核等。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3 艾瑞咨询汇总的RPA行业应用场景及渗透率

RPA可以赋能HR、前台、财务等岗位,大幅减少这些行业的重复性工作,让这些岗位可以从事更负责,更高级的工作,以一当十,带来更多价值。

企业使用RPA,可以获得如下收益:

· 非侵入部署,适合多种场景,让数字化更深入:RPA模拟人类操作,不需要接入数据库,不需要和软件对接API,适应性更强,部署更灵活,开发更容易。

· 重复工作自动化,大幅提升效率:机器人不需要睡觉,长期工作也不会犯错,将重复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 实现多系统联动,优化流程:RPA可以将不同软件打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从而优化流程,催进业务创新。

部署RPA的公司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 精确:机器人每次都以相同的方式完成此过程,不会疲劳,从而降低错误率和不一致。

· 合规:RPA跟踪机器人性能并存储数据以审核符合法规和治理要求的法规。它还减少了人与敏感数据的互动,减少了欺诈的可能性。

· 节约成本:自动化提升效率,必然节省成本。

· 工的生产力和士气:重复的、令人费解的任务的自动化使员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释放他们从事高价值的工作。

· 数字化转型:使用RPA,公司可以自动化部分流程,而无需更改旧系统,或投资于与现有系统进行昂贵且耗时的端到端集成,从而能够推进数字化转型。

 

三、导致RPA项目失败的风险

 

根据这项研究,企业常犯的错误是认为RPA是IT项目。由于RPA模仿人类完成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各种任务,因此RPA实现必须由专家和员工驱动,他们了解流程的步骤,并了解如何通过自动化改进流程。

以下是RPA项目失败的风险:

· 低估人力实施成本:IT全面参与RPA部署至关重要,企业经常低估维护和微调RPA机器人所需的IT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

· RPA的易用性是一项重要风险:流程如果没有正确理解,简单地自动化会带来风险,如果没有对RPA机器人的强有力的治理计划,会造成潜在的风险。

· 安全风险:RPA安全风险确实存在,包括欺诈、对敏感数据的访问不当、能够影响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以及滥用管理权限。

 

四、RPA主要玩家

 

RPA增长迅速,Gartner计,2021年RPA的全球收入将增长19.5%,从2020年的15.7亿美元增长到近19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Forrester预测,到2021年,RPA软件平台收入将达到29亿美元,到2023年,RPA服务(部署和支持)市场将攀升至120亿美元。

下面简单介绍下PRA的国际和国内玩家。

1、国际玩家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4 Gartner RPA魔力象限

国际上参与RPA的公司很多,具体可以参考Gartner RPA魔力象限和Forrester RPA Wave图。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5 Forrester RPA Wave

RPA国际公司简介:

· Blue Prism: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以IT为主导的企业部署为受监管行业的组织特别是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特点是在桌面运行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是集中定义和管理的。

· UiPath:该公司的特点是拥有"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使其能够支持与主要产品和应用程序的集成,涵盖BPM、工艺挖掘和AI。

· EdgeVerve Systems:该公司是业务流程外包(BPO)供应商Infosys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产品包括卓越自动化中心、治理和流程发现的框架。

· NICE:该公司2016年建立了RPA业务线,产品侧重于企业级实施,产品包括参与和无人值守的RPA工作负载。

· WorkFusion:该公司结合了机器人、AI驱动的认知自动化和劳动力编排,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其在AI方面拥有优势。

2、国内玩家

国内玩家可以参考艾瑞咨询绘制的RPA生态图谱中的国内厂商部分。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6 艾瑞咨询绘制的RPA生态图谱

达观数据是国内典型的RPA厂商,达观数据利用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知识图谱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文本自动抽取、审核、纠错、搜索、推荐、写作等智能软件系统,让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业务流程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率。

一文读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PRA

 

图7 达观RPA处理流程

图7是达观网站上的RPA处理流程,结合NLP技术,模拟人工在不同系统中查询操作,自动进行信息收集和提取,生成用户所需报表,自动化录入后续业务系统。

标签:RPA,IPA,PRA,一文,流程,机器人,解读,工作,自动化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IT-Evan/p/1473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