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西方文学理论史 十章--14章

西方文学理论史 十章--14章

作者:互联网

 

第十章 新批评和原型批评

1.概述

介绍: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20年代发源于英国,30年代形成于美国,40到50年代在美国文坛占据了统治地位,60年代以后虽然渐渐衰落,但是在今天的欧美理论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背景:新批评的崛起有历史的因素,也是文学理论内部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崛起之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和印象主义,新亚里士多德学派,忽视了对文学尤其是文本自身的研究。同时大学教育学院化,体制化的确立也使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景象。

定义:“新批评”得名于兰色姆的《新批评》一书,此书的本意是评论艾略特瑞恰兹等人的理论,并将它们称之为新批评家,同时表示了理论上的不满。但是后来又被用来指向兰色姆等他的学生,成为新批评派。其理论大体上可以归纳为:

①在文学的本质问题上,坚持文本中心论的观点。

②在文学的功能问题上,强调文学的认知功能。

③因为强调文本中心和语言的反讽、悖论、象征等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所构成的文本张力结构,所以新批评派在批评实践的方法上推崇的是“细读法”。

强调文学的自足性,文本的独立性和美学的自律性,对以诗为代表的文学的特殊关注有其内在的人文关怀和人文主义追求。

阶段:提出在英国,兴起于美国。第一,理论的萌生时期,称为前驱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艾略特和瑞恰兹;第二,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主要发生在美国,代表人物是艾伦退特、布鲁克斯和沃伦;第三,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新批评派几乎占据了所有大学文学系文学理论教学的统治地位,最有影响的是维姆萨特,韦勒克和沃伦,这三人也被称为“耶鲁集团”Yale Group

2.艾略特和瑞恰兹:新批评的奠基者

A艾略特的“无个性理论”

代表作:《传统与个人才能》“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理论:诗是一切诗的有机整体,是自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组成的一个共时存在的局面,此外作者也不能把诗当做表现自己的个性或者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强调诗人应当避免把作品当成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而是要用客观的食物或者意象来暗示自身的情感和心境。这种“无个性理论”将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从作者转向作品,将文本置于理论的研究中心地位。

B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和语境理论

代表作:《科学与诗》 与奥格登合著《意义的意义》

理论:①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将科学的陈述称为“真陈述”,而诗歌陈述由于它是一种感情的陈述,涉及到的是人的情感和态度,没有具体的指称课题,因而无法得到经验事实的证伪,所以称之为“伪陈述”,伪陈述是一种情感语言,虽然称之为“伪”,但是却具有诗的真实——伪陈述是诗的语言,拓宽了人们的感受能力,使得我们能够重新去面对世界,进而重复它的诗性。

②语境理论:在其理论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语言的意义问题。将诗歌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或者说是四个方面,意义,情感,语调和意图。

一般地,人们对语境的认识停留在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上下文,也就是说某篇文章中的一个词的前后的其他词确定了该词的意义;由此进一步扩大进入到第二个层面,可以包括任何写作或者说话时所处的环境,然后是第三个层面,语境还可以扩大到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个时期的为人所知的其他用法,最后甚至可以扩大到与这个词相关的一切事。语境理论应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就是要通过细读法来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分析。

3.南方时期的新批评派

A燕卜荪的“朦胧”理论

代表作:《朦胧的七种类型》

理论:诗歌语词具有丰富的多义性,正是这种语词的多义性使诗歌语言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内在的张力,燕卜荪把这种称之为“朦胧”,在此基础上将朦胧划分为七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暗喻,也就是说的一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似,而这两种事物之所以具有这种相似性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彼此相似的性质;第二种是在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意义融为一体的时候,就出现了朦胧的第二种类型,也就是说由一个词或者句法结构的几种可供选择的意义形成了一个诗句的多重意义时,就是第二种朦胧类型;第三种朦胧类型同词的派生意义相关,它指的是在诗句中一个词具有两重含义时的情况,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关语;第四种类型指的是诗歌中的一个陈述具有多重不同意义,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意义汇集到一起,结合起来形成了作者的复杂的思想状态;第五种朦胧类型指的是诗歌中的语词介于两种不同的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第六种朦胧类型强调的是诗人在自己的阅读中发现意义,强调了读者的作用;第七种朦胧类型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又是由上下文所明确规定了的。

B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兰色姆是新批评派理论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也是新批评的创始人。初步建立了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理论。

理论:①倡导科学的文学批评:批评不仅仅是欣赏,更是一种研究活动,因此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还应当是一门学科,具有自己的规范性,也就是说批评必须更科学化,或者说更精确和系统化,要排除个人感受的记录,对文本的梗概和释义以及历史研究等

②“诗歌本体论”:首先文学文本所把握的世界与科学论文研究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也就是说,文学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次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我们所感知的复杂世界的完整性

③批评的第二类诗歌是概念诗,又被他成为柏拉图式的诗歌,这种诗歌就是一种透明的布道术,认为玄学诗是罪符合理论的,诗人用韵律虚构和比喻,赋予柏拉图式的最枯燥的概念以现货的生命,在不伤害文学本身的审美自足性前提下,实现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C布鲁克斯“细读法”

布鲁克斯是兰色姆最出色的学生,其细读法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理论:①共相和普遍性不能用抽象概念而只能通过具体和殊相来把握②所谓“细读法”可以说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其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它首先预设文本本身是独立的,非历史的,是一个封闭自主的空间,其次文学是隐喻的,象征的,所以文本是由语言的冲突构成的张力结构,内在的意义只是文本结构的因素之一,阅读不是寻找主题意义,而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这就是细读法。要实现这种细读,就必须找出由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诗歌语言的张力结构③悖论和反讽是布鲁克斯常用的术语,同时还将反讽视为诗歌语言的根本特性和基本原则。所谓反讽就是实际意义和语言的字面意义相对立,所谓悖论就指的是违背了它们在字典中的意义,悖论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则是一种真实的陈述。

D艾伦退特“张力论”

张力论是新批评最重要也最难以捉摸的观点之一

理论:张力是诗歌的内涵和外延有机结合所能达到的最完整的整体,包含了各种可能的意义。所以诗歌应该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

4.耶鲁集团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最有影响的理论家是威廉维姆萨特,雷纳韦勒克和沃伦,由于三人长期在耶鲁大学共事,形成了新批评派的后期重镇,故而也被称作“耶鲁集团”

A“意图谬见”和“情感谬见”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来的“意图谬见”和“情感谬见”,将新批评中所提出的文本中心理论绝对化。

理论:在他们看来,文学理论只要研究文学文本本身就可以了,至于读者和作者根本就不必考虑,因为作者的意图根本就不可能成为衡量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像瑞恰兹那样,将研究重点放在读者的接受心理上,也不是正确的方法,因为作品的意义是不以作者的感受为转移的。这两种研究方法就分别被成为“意图谬见”和“情感谬见”。

B韦勒克的文学理论

代表作:《英国文学史的兴起》《文学理论》《近代文学批评史》 其中贯穿了他独到而又坚定的信念——关注文学自身

理论:①研究对象:坚持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理论观

②研究方法:强调文学理论研究的穿透性,所谓“透视主义”就是把诗和其他类型的文学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变化着,可以互相比较,而且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批评史不应该是一项纯粹古籍研究性的课题,也应当阐明和解释我们的文学现状

③自居的学科意识:坚持文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认为文学理论是一种理性活动,应当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a首先,自主的独立的学科意识,坚持以文学性为理论研究中心,体现了明确的文学理论学科意识和理论的学术追求,把文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的探求区别开来b概念术语的明晰性c在理论与文学实践保持必要的弹性空间

意义:新批评在当今看来应该是片面的,狭隘的,但是其理论的贡献也是明显的。新批评最主要的理论原则是把文学文本本体化,这也是它称自己为本体论的根本原因;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有机结合,或者说只有在公转律中揭示自转律,在自转律中体现公转律,对文学的说明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5.原型批评和诺斯罗普弗莱

原型批评有时候也被称为神话批评,其与神话不同的是,原型批评的研究对象不是单个的名词或句群,也不是某一篇具体的诗歌或小说,而是更大的具有共时意义的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的意象结构和叙述结构,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

A思想来源

一般认为,原型批评又两个思想来源:一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一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①弗雷泽《金枝》

②荣格:在人的无意识中,除了个体自身的无意识之外,还有许多心理经验并不仅仅来自自身,这种心理经验有着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在每个人的身上是相通的。这就是“集体无意识”。因此,所谓的原型是一种种族的记忆,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这种普遍的意象,在每一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发生。

B“原型”理论

理论:弗莱直指新批评的缺陷,在肯定其贡献的同时,认为新批评理论“使自己失去了文献批评的巨大力量,语境的意义”,进而正式引入了“原型”这个概念。

①原型便是那些反复出现的或传统的神话以及隐喻,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对于原型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认识,第一它是所有文学的母题也就是神话,第二是文学的叙述程式,也就是文学的结构组织原则,这就是文学形成的原因。

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将西方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虚构型和主题型,虚构型主要是叙述人物及其故事,主题型则是以传达某种意义为根本目的,对于虚构的作品,又可以分为五种模式,a神话b浪漫故事c高模仿d低模仿e反讽

③又将西方文学分为三个类型或者三个隐喻结构,也就是再文学中神话和原型象征的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类型为神启意象,第二种为魔怪意象,第三种是介于天堂和地狱两个极端世界之间的世界

④文学循环论,所说的循环主要是指文学内部叙述结构的循环运动,即批评家不是使文学适应事先制定好的历史结构,而是应该视文学为一个连贯的结构,被历史限定但是却成为自己的历史。

 

意义:首先弗莱的理论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抛弃了文学的价值判断,可以看到,弗莱的原型理论具有结构主义的特点,所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和它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其次弗莱的原型理论过于注重寻找文学中的原型,一切文学最终都被还原成不同类型的深化;第三还将原型视为文学产生的源泉,又将文学视为一个封闭的结构,同时还认为文学有其自身的叙述程式。

 

第十一章 现象学文学理论

1.胡塞尔现象学与文学理论

背景: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哲学学派,反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自然科学只是对自然界中经验事物的说明,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另一方面也反对19世纪末盛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理哲学,认为心理主义从自我经验出发来认识客体,而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各不相同,根本无法获得统一的真理性认识 。

A意识及其意向性

理论:①胡塞尔其现象学的一个核心就是对确定性的本质的追求,开始于他对自然态度的暂时拒绝,所谓“自然态度”指的是一种普通人的常识性的信念,即认为客体并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并且我们关于它们的只是是普遍的,可靠的。

②意识的本质体现在它具有一种基本结构,所谓“对某物的意识”是指给予某物以意义和秩序,从而将其建构为意向对象。

③胡塞尔试图超越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著名口号,主张哲学研究应该以现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B现象学和本质直观

理论:①提出对文学理论研究颇有方法论启示意义的“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所有超越之物都必须给以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

②用“悬置”和“加括号”来形容地表达现象学的还原内涵,意思是把所有意识之外的超越之物都悬置起来,把它们放入括号之中,具体说,一方面对存在加括号,即把世界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另一方面,对历史加括号,即是把我们从历史上继承和接受下来的各种理论和观念,统统放入括号悬置起来。

③现象学还原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知识的本源,达到对事物本质性的认识,所谓本质就是意识对象诸多变化不定的性质中的“同一性”或“共相”,亦即普遍的、必然的东西。

④现象学的直观与纯粹的艺术中的美学直观是相近的,就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来看,首先要把艺术作品的世界视为一个与外面世界无关的、独立自足的世界,艺术作品是一个纯粹的对象,具有自明性自律性;其次审美主体必须是排除了所有经验、心理体验、理论预设等一切先人之见的纯粹主体,要涤除玄览,从而实现审美静观。

2.乔治布莱和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就是成功将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运用于文学批评的典范

A日内瓦学派概说

背景:始于1933年莱蒙发表的《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但真正形成具有自己坚实的哲学方向的标志是乔治布莱的《人类时间研究》,其在1971年出版的《批评意识》被誉为日内瓦学派的宣言式杰作。

倾向:日内瓦学派大致的共同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关于文学基本性质问题;其次批评何为?批评乃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其整个过程就是要从一个主题经由作品客体达至另一个主体,其目的在于探究作者“我思”。

B乔治布莱及其“批评意识”

代表作:《批评意识》《圆的变形》《爆炸的诗》《人类时间研究》——其一生主要是对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

理论:①首先,提出了文学作品的精神性特质,反复强调文学作品在被阅读之前只不过是一个纸做的东西或者说在物质现实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主题的心灵意识,书是作家主题意识的结晶,书就是另外一个主体。

②进而提出了批评意识问题,批评意识就是读者意识,这样一个人的意识,即他必须把发生在另一个人的意识中的某种东西当做自己的来加以体会,这种批评是一种诗意的批评,一种再创作,批评家也因此成为诗人。

③从根本上说,这一批评活动过程中批评首先应该是“回忆”起的,正是作为批评对象的作家的“最初的我”,是他对“存在的最初的感知”,是“存在与其自身的最初接触。”对作品的批评,就是对作家的纯粹意识,同时就是对自我的检阅,就是通过现象学来还原来“回忆”起初的自我的过程。

④通过考察历史上批评家与作品之间的不同的认同关系来寻找恰当的批评方式。一种是处处与它为之做出反响的文学争雄,通过语词的斡旋把潜藏在他人思想深处的感觉的深层的生命真正转移到批评家思想中;另一种则是将文学所反映的实存世界的形象化为几乎无用的抽象概念。提出批评就是摇摆于两种可能性之间,一种是未经理智化的联合,一种是未经联合的理智化。布莱试图寻找一种兼顾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结构的恰当的批评方式,他考察了两种人们在批评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批评形态,一种是从客体到主体,另一种是从主体到客体,这两种表面不同的方法,有一个根本的共性:都承认形式和客体中有一个主体存在,并且先于它们而存在。因此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种方法,实际上是由从主体经由客体到主体,这是对任何阐释行为的三个阶段的准确描述。

⑤在这一批评过程中,批评家所要把握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或者说应该是追寻的主体意识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主体与客体完全交织的层面,这是作品的一个基本层面;其二是一个更高的层面,在这里意识抛弃了它的形式,具有超验性,并不局限于形式内部,而是超越了形式客体显露出来,所谓言外之意;其三是纯粹意识层面或者说理念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任何客体能够表现它,没有任何结构能够确定它,它在其不可言喻,根本的不可决定性中呈露自己。

3.从英伽登到伊瑟尔

现象学在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波澜哲学家,美学家英伽登和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来完成。

A英伽登的艺术本体论和艺术认识论

代表作:《对文学艺术品的认识》《艺术本体论研究》《现象学美学》《体验、艺术作品与价值》等——是现象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代表人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象学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

理论:①在《文学艺术品》中坚持并贯彻了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的原则,认为文学理论应该关注文学作品本身,考察文学作品是如何存在的。

②运用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来分析文学艺术品的独特存在方式和基本结构,通过对意向客体的分析,通过对意向客体分析,认为存在着两种意向客体:一种是一般物质性意向客体,另一种是纯意向性课题,譬如艺术品,这类对象除了一部分属性可以借助作品本身加以呈现以外,其余属性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力加以补充。

③直接从作品本身出发,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地位,并通过悬置和还原,对文学作品的存在进行“本质直观”,得出文学作品是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观念性客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分析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提供了可靠的出发点。

④进一步分析了其基本结构层次,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多层次的构造,是一个由四个不同性质的层次构成的有机系统。具体来说是四个层次,依次是语音层,是指文字的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更高级的语音构造,包括韵律、语速、语调等;二层意义单位层包括词、句、段等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三是被再现的客体层。被再现的客体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人事物等,这些虚构的对象组成作品中的想象世界,具有现实事物的模拟特征;四是图式化方面层,文学作品中有限的词句不能再现真实客体的一切方面和性质,作品中的客体只是被再现了一些方面,因此也就是图式的未确定点——这四个层次,一方面各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层次由于其特有的材料不同而具有特殊的性质,每个层次对于其他层次以及整个作品的结构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它们具有统一性,作品的各个层次材料又不是随意的组合拼凑,不同层次是紧密联系,凝结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⑤对文学作品基本结构中的四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分析之后,提出文学作品的形而上的性质,所谓形而上的性质,是指读者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的一种氛围,情调,性质等,诸如崇高、悲壮、神圣等性质,既不是被再现的客体本身的属性,也不是主题的心理状态特征,而是常常从复杂而又各不相同的情境或者事件中显露出来的某种东西。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形而上的性质,揭示了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揭示出生存本身所包含的隐蔽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也往往被日常生活的平凡和琐碎所掩盖,只有文学语言的描写才能将其呈现。

⑥特别重视读者在具体化活动中的再创造性质,认为具体化的多种可能性会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忠实的理解。因此提出“恰当的具体化”,认为读者对作品的未确定点和空白的填补必须严格在文本的基础上依照文本的暗示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否则,便会违背作者的原意,粗劣地歪曲作品。“恰当的具体化”虽然需要忠实理解,但仍然允许而且需要各种变化和差异,只要不妨碍正确、忠实地理解作品,不与文本相冲突,这种变化和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作品潜在价值的实现甚至是有益的和必需的。

B伊瑟尔的文本阅读理论

代表作:《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阅读活动的现象学研究》《阅读行为》等,其中《文本的召唤结构》与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是接受理论的两部宣言式著作。

理论:①文学作品的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点与空白,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在文本中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益的,它们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收意识的桥梁,正是它们形成了文学文本的基本结构,即文本的“召唤结构”,这种召唤结构留下大量的空白和缝隙需要读者去填充,即英伽登的具体化,伊瑟尔使用了一个涵义更加宽泛的词“连结”,。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具体化和连结是自由的,但又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带着镣铐跳舞,是有原则的。

②从读者的角度看,伊瑟尔引入“隐含的读者”的概念,意味着文本结构中存在一种预先设定的交流模式,同时也意味着读者在实际阅读中对这种潜在模式的实现。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创造性参与和读者的主体地位是伊瑟尔一直非常强调的。也非常强调阅读这种文本,读者交流过程所具有的主体解放意义,看重文本对读者习以为常的想当然观念的颠覆。一方面这是接受了伽达默尔解释科学的影响,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自由人文主义思想。

4.从伽达默尔到姚斯

姚斯寻求以伽达默尔的方式使文学作品处于它的历史视域内,处于它所产生的那种文化意义的背景中,从而对文学作品这个历史视域与它的读者不断变化的历史视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A伽达默尔:理论的历史性

代表作:《真理与方法》

背景:解释学是一种探究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当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海德格尔,他使解释学从方法论认识论转变为本体论哲学,认为理解、解释在本质上必须通过“先行具有”“现行见到”“先行掌握”来实现。

意义的理解问题是当代解释学的核心内容。理解者必定是站在自身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的立场上来看待和理解一切。具体说,这些理解的历史性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要素是在理解之前已经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第二要素是理解对象的构成是历史的;第三要素由理解主体的实践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

理论:①伽达默尔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成见,一种是合法的成见,他称之为生产性的偏见,另一种是非法的成见,他称之为“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成见。,这两种成见在理解的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区别,前者是历史给予的,具有正面价值,后者不是来自于人于历史的必然联系,是后天的错误认识所致,不具有正面价值,是能够导致误解的偏见。

②理解是在历史的规约下进行的,理解者必然深处某种独特的境遇之中,这被称之为“解释境况”,解释境况决定了理解的范围是有限的,即存在一定的视域,这种视域标志着人从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所谓“视域”标志着人从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每一种视域中都包含了从传统和成见总接受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形成了一种理解的预先结构。

③我们的视域将同文本的视域相互结合,交融,理解就是两种视域融合的过程,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同化”进程,这种被称之为视域融合,每次视域融合之后都会产生新的视域,一种既包含着理解者的视域又包含着文本的视域同时又超越了这二者的视域所形成的全新的视域。

④判断理解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就是“效果历史”,所谓效果历史就是指一种理解在它自身的那个时代所起的正面或负面的作用以及作为传统的一部分对后人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运动过程中,或者说其意义在理解中生成与存在。

B姚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代表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理论:①一方面,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创造的特性和意图,另一方面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和效果也是这一事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这种接受文学史必须从三个方面照顾到文学的历史性,其一是在文学作品接受的联系中用历时性方法去观察;其二是从同时代文学的关联以及着重系统的顺序更迭中用共时方法去分析;其三是注意将文学的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进程统一起来。

③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是姚斯理论中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过去阅读中的艺术经验、读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教育素质、道德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心理的定势。这种文学期待视野是由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有客观性的,不是单纯的主观理解和心理反应。

④进一步分析了文学作用史与文学审美标准和期待视野的关系,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之间根本上是通过各个时代的各种读者的期待视野而建立起联系的,这也就意味着文学的历史性在于每个读者的变化以及读者之间期待视野的关联之中。这里显然受到心理距离说的影响,而对心理距离加以社会学改造,同时也流露出姚斯精英主义文学立场,与伊瑟尔有相似之处。

 

第十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从最肤浅的层面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来自发达的“西欧”,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实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的特点,也和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时间为他们提出了相似又特殊的问题,而他们面对时代的难题也给出了自己特殊的答案。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都是某种“双重幻灭”的境遇导致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

1.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理论”的非实践性,是我们论述的这个时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特点,将自己限制在理论的探讨上,形成了特有的“学院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理论综合”或者严格地说就是“美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理论”之上。

A作为一种“综合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①卢卡契: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

理论:首开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混为一统的风气,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重新表述生命哲学和新黑格尔主义。现代社会所出现的小说是“破碎的世界的镜像”折射出心灵和世界的分离

②阿诺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方向,用黑格尔的“理性”概念把马克思主义命题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融为一炉,力图借此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沦丧,美学趣味贫乏和地下的现实状况

③马尔库塞: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相结合,从理论上给弗洛伊德学说的“本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经济基础”之间,“自我”与“上层建筑”之间划上等号。

④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不是别的,而是自由。

B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理论:任何一种社会心理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从“反映论”出发,从文艺的内容方面来理解社会过程对文艺的决定性关系,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从“总体性”这个概念出发,认为形式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是由社会历史所决定的。

文艺的内容与形式因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反映着历史时代的总体性。

但是对艺术的意识形态批判,暴露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含混性:一方面,它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得出社会决定艺术的命题,另一方面又将艺术示威粗声社会变革的一股重要力量。

2.卢卡契: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开端

卢卡契、柯尔施、葛兰西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端性人物。

A物化或异化理论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

理论:①异化是历史的结果,历史的本质以物质实践为核心,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形成,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作用下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劳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根基。

②“同质化中介”即指历史活动中的人认识对象世界和揭示自我意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其一是“非拟人化同质形态”,包括科学诸门类和哲学;其二是“拟人化同质形态”即人依照自身所处的关系及世界对外部现象加以解释的方法原则,包括文艺,宗教诸多门类。

B艺术的拯救和“伟大现实主义”

理论:《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

理论:①小说是现时代的史诗,但它不同于荷马史诗的地方,就在于总体性已不再是生活的本身,只成了一种向往和追求,一种在小说中再现的世界。诗人用诗的理想可以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其中蕴含着拯救的希望。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更多的是创作的“合目的性”和理想性。

②在这种拟人化同质过程中,卢卡契认为,首先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具有具体性:把一定阶段内意识中不可解决的现实问题反映出来;其次,在这种中介中所创造的个体形象表现为典型性,这种典型性人物在创作主体为其设置的必然性下进行选择,表现为对必然性的肯定或否定的意识。

C评价

卢卡契对文学与艺术的关注,其实是一个哲学家对文艺问题的哲学思考,因此,他的文学理论实质上是其哲学思想在文艺上的延续和发展。

①从哲学认识论出发,卢卡契将现实主义模仿看做是艺术的决定性源泉,肯定了现实主义模仿中的主观成分,并努力去解释艺术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

②现实主义僵化是因为卢卡契辩证法的黑格尔化所致。应该说,作为实践中的“中介:首先是具体的物质性,中介必须随着社会交往关系和人自身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改变而改变

③这种从哲学出发的非现实的现实主义,在文学方法和文学批评原则中的应用使得文学由于哲学而实际上属于过去;同时,有阻碍文学艺术本身发展的可能性。

3.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阿多诺“我们把艺术解释为发生在社会之中的一种程序编码语言,因此必须通过批判的分析来解释”

法兰克福学派经历了资本主义战后深层的信仰危机,因此更加增加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度。其中开风气之先的,就是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判断。

A“文化工业”概念的提出

过程:①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研究所,就进行过现代“合理化”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娱乐设施对工人阶级生活影响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克拉考尔的专著《白领工人:一份来自德国的最新报告》

②作为法兰克福研究所成员的本雅明,对“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和文化产品的艺术特性进行了理论上的反思,开创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以及艺术作为“精神生产”的论述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提出“艺术生产力的标志就是艺术品的复制技术的空前提高”。

③在理论层面完整地提出文化工业概念的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中将“文化工业批判”作为启蒙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一部分。将万物商品化的物化逻辑推到了极致,将文化工业作为艺术的彻底物化的总体进程加以描述,交换价值的原则支配了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所谓的艺术品,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文化工业品”。

B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作用

含义:文化工业作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批量地制作和传播大众文化产品,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如电影、电视、收音机和报刊杂志书籍等,通过娱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

代表作:阿多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理论:文化工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不外起着以下意识形态的作用——其一,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图式”履行着“操纵功能”;其二文化意识形态通过文化媒介履行着“欺骗功能”,文化工业就这样制造着文化产品消费者的集体移情和公众白日梦。在文化工业的总体环境下,所谓经典艺术和经典的风格被这种工业本身所扭曲,被漫画,变成资本主义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也就是说变成易于消化的东西。无论是大众还是高雅的,文化工业产品都是在欺骗性地为受众提供“欢乐”的许诺,其总体目的就是使人们从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养精蓄锐地再次投入机械劳动。

而这两种功能汇成一种功能,即为社会维护现状的功能。

C作为反抗的新艺术实践

理论:①阿多诺指出现代艺术的出现,是与“异化的历史必然性”相对应的“克服历史异化的必然性”的产物②如果说古典时期是“审美”的美学形态统治文学创作的话,那么在现时代,与社会总体性保持一致的文学的主要美学形态就应该时“审丑”。

②这种现代艺术本身就是对文化工业的抵抗。

③文化工业已经塑造了受众的庸俗的审美心理。

4,从萨特到阿尔都塞

A萨特的文学观

代表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提出的他的文学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自由”。

       《辩证理性批判》《苍蝇》《死无葬身之地》

理论:①文学就是自由的武器,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人的存在首先是自由,这种自由的核心内容是选择自我,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他之所是,他之所以是他乃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人是人的未来,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

②要想从反辩证法中摆脱出来,就得依靠实践积累形成的总体性辩证理性,对对象世界进行充分的现象学描述,解释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这个实在世界的匮乏和荒漠的本质。对于这种现象学描述,在其文学实践中表现为对他所处身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首先批判的“对象就是法规、迷信、传统管理和传统政府的法令”,在作品中先读着提出了一个改变自身异化境遇的“召唤”

B阿尔都塞“结构主义转向”的背景

学界一般认为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C阿尔都塞转向之一:结构的历史观

代表作:《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

理论:①实践是多层次的,界定社会分工实践的正确方法应该立足于其具体生产,因而实践具有多元的结构特征②经济实践、政治实践和意识形态实践是构成社会结构的三种实践,三种改造和生产过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构成社会形态的诸要素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某一因素始终起主导作用,而是经济、政治议事厅太交替起第一位的作用或者共同起作用。

D阿尔都塞转向之二:意识形态理论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其意识形态理论的两篇重要文献,其中《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集中精确地分析了意识形态特殊性和规定性

理论:第一,意识形态具有物质实在性,人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是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或团体在这些关系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的产物;第二,意识形态为补充“生产力的再生产”和进行“生产关系再生产”而发挥作用;第三,意识形态具有“主体建构”的功能,个体通过别人的、他者的也就是社会的眼光看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因而意识形态总是“个人与其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的‘表述’”

E文学艺术和“症状阅读”

理论:①“巴尔扎克”问题,巴尔扎克的反动的。独特的政治立场不仅一直为他所坚持,而且在作品内容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保持了自己的政治概念,才能产生出他的作品,也正是因为坚持了他自己的意识形态,才在作品内部造成了起码由两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斗争,造成了意识形态的距离。这两种基本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作者,即巴尔扎克本人所坚持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②症状阅读:借自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的症状阅读,通过文本叙述中表层的矛盾,疏漏和空白,拖出一个控制着叙述的以社会无意识方式存在着的意识形态结构,从而揭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具体主体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配置。

F评价阿尔都塞

①意识形态这个词之后成了当代文学理论,艺术理论文本中最常见的词语之一。

②其“结构因果性”的主旨在于提出“理论的反人道主义”和反历史目的论的理论,有利于拨正那种唯心主义的、主观主义的实践观。

5.英美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雷猛威廉斯和他的学生伊格尔顿主要受到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论的影响,并在把阿尔都塞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坚持文化唯物主义的领导权理论,带有阿尔都塞“过度决定”的“结构因果性”的理论影子。

伊格尔顿,坚持“文化唯物主义”,把文学和文化当成一种意识形态产品,认为以这种产品为批判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科学应该具有以下范畴:社会生产方式或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的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美学意识形态;文本,文本是前面各个范畴的产物,而不是与它们相并列的范畴。

揭杰姆逊

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A新的“历史化”

定义:所谓“历史化”可以做出以下概括性的理解,继承了总体性的概念,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总体性和卢卡契的黑格尔总体性、黑格尔主义历史目的论的总体性,经历阿尔都塞转向之后已经失去其理论效力的时候,这样坚持“总体性”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而杰姆逊的这种理论勇气又绝非盲目的,他的具体的含义的“总体性概念”,保持着强大的解释功能。

理论:①在这种“历史阶段的区分”中,标出了三个阶段,一市场资本主义时期,其基础是对直接自然的战友,而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较为简单,甚至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二是资本主义的完成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或“现代主义时期”,政治上表现为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形式明显地包含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变体,三是晚近资本主义时期,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分别和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起来。

B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理论:“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本主义晚近体制内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即大众文化不仅仅只包括亚文类在内,亚文类的存在本身就指明了它的对立面的存在,而对立面之所以是对立面,是由于这两项在矛盾上的同质性造成的,所以高雅文化也是具体社会内部商品化。具体化、物化的结果。这种文化的彻底商品化,使得后现代成了“文化的时代”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到了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

1.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A结构主义思潮的一般性特点

背景:20世纪在西方思想史上居首位的三大理论性思潮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结构主义。

定义:这里所说的结构主义主要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涌现的以列为施特劳斯,罗兰巴特,德里达以及雅克拉康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而通常意义上,所谓的“结构主义”包括三方面:现代语言学理论,现代文艺理论和当代法国人文思想运动。“法国结构主义”一次的首要含义是文学现象而不是哲学现象,而且主要指的是文学理论活动。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结构主义所指涉的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而是如何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模式。皮亚杰提出,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在于整体性、转换性核自身调节性。

B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

理论:①按照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如果要考察一部文学作品,其目的就是要找出它所用的语法规则、找出语言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②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③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葱结构主义语言学那里借鉴了语言研究模式,雅各布森的理论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最大。但是如果从理论概念的操作方法的层面看,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C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施特劳斯

1945年列维施特劳斯在雅各布森及其同事创办的语言学杂志《词语》上发表了《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结构分析》一文,标志着结构人类学的开始,也正式宣告法国结构主义的出现,列维施特劳斯被尊为“结构主义之父”。

理论:在一切神话言语背后存在着共同的神话语言,神话也是一个象征系统的言语,其神话分析方法是对神话的情节要素进行分割和重新组合,进而发现其构成单位和组合原则。

D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①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心在法国巴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巴黎出现了一批以某些著名人物、著作或论题为中心的松散组织,1960年巴黎还成立了一个先锋派文学理论社团“太凯尔”;二是60年代罗兰巴特与代表传统经院式批评的皮卡尔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结构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论争,使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法国产生了空前广泛的影响。

②到了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一个更为深入的发展时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结构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研究。

③法国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所谓的前、后“四子”,前四子是指列维施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指罗兰巴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布雷蒙,前四子加上罗兰巴特,被誉为结构主义五巨头。

④法国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有三个重大倾向,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叙述学和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文本分析。

E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一般特点

第一,结构语言学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在于a首先它把文学作为具有自身规律的系统进行研究,一个语言成分应当按照其在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而不是按照某种因果规律进行解释b其次,结构语言学所提供的诸如“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以及“历时性”“共时性”等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概念c第三个作用,就是为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叙事学研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原则

第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而不是意义本身的研究

第三,作家主体身份的消失,所谓“作者”是由特定的运作构成,不是什么先天存在,后来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

第四,结构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在于“文学研究与具体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

2罗兰巴特

被称为“结构主义变色龙”

一般认为,罗兰巴特的学术思想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他的探索时期,代表作品是《零度写作》,第二个时期是他的符号学与结构主义时期,代表作品《符号学原理》《论拉辛》《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述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这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理论,第三个时期罗兰巴特葱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向的时期,以《S/Z》《作者之死》《文之死》《符号帝国》《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为代表,从对文本写作语言静态解构的建构转向了动态的、颠覆性的文本解构主义思想。

A关于“零度写作”

理论:罗兰巴特提出了与“介入“理论相对立的“零度写作”,认为从福楼拜以来的现代文学史已经证明,文学已经变成了语言问题,文学开始关注的是语言自身而不再是社会生活。所谓的古典式写作,被统称为政治写作,分为革命式写作、马克思主义写作和思想式写作、政治写作只注重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写作中的字词称为一种虚设,这种写作实际上具有单一的政治价值,罗兰巴特这里,写作已经称为一个语言学游戏。写作就是文字游戏,这恰恰就是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核心内容。

B叙述作品结构分析

理论:①叙述本身是与人类历史同步的,要对叙事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就要用内在结构分析的方法,找出作品的意义层。

②将叙事结构描写分为三个层次:功能层,行动层和叙述层。前两个层次大体上相当于“故事”,而最后一个层次相当于“话语”,也就是表达方式和叙述内容的手法。功能层是切分叙述故事的最小单位,在作品中起到主要的灵魂作用,所谓功能,是把故事的横向组合叙述单位压缩后所得到命名的语义单位,功能层的功能只有到了行动层并在全部的行动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才能获得意义,叙述层就是叙述的人以及叙述作品的整体预警,研究的是叙述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③对读者的重视使罗兰巴特的这种思想后来发展成为解构主义思想,导致了“作者之死”和读者的绝对自由。

C解构主义思想

理论:①写作不是简单的作家的写作,而是“写作”自身,它不属于作家本人,而是属于作家、读者乃至阅读活动过程。阅读也成为一种写作,一种属于读者的新的创造性写作,这种理解赋予“写作”以广泛的生命力。

②所谓的“作者之死”具体含义则是从约定俗成的角度来看,作者死了,其公民身份,其含具激情的个人,其传记性角色,业已消失了,令人敬畏的作者身份,文学史、教学以及舆论对其叙述有证实和补充的责任,这些都被抹去了,不再笼罩作品了。每个文本在大的文学结构中都具有“互文性”特征,文学文本成为各种话语交织的产物,因而也就具有意义的多重性和丰富的审美意蕴。

③在《S/Z》一书中,提出了“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的区分,这部独具特色的《S/Z》一书也成为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经典之作。“可读性文本”的文本意义比较确定,是可以解读和把握的,读者不是意义的生产者而只是消费者,“可写性文本”是每一位读者“自己”在进行写作,在这里,永远都是现在时,没有任何固定的结构性语言。

④文本是话语编制物,具有多元的复合性和局部的可逆性,存在着五种符码的阅读行为,五种符码构成了一种网络,一种局域,文本贯穿其中,而正是在贯穿过程中,“文”才生成“文”,这五种符码分别是阐释符码,意素、象征符码,布局符码、文化符码——阐释符码的作用在于建立故事的情节线索,制造悬念和秘密,“意素”是意义明灭不定的微粒,指明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和离散型,暗示着叙述的主题和意义的闪现,象征符码则深幽莫测,具有隐秘性和象征性,文化驸马是“文”时时引用的诸多知识符码,其目的不是为了建构或者重新构造文化模式。

这五种符码代表了五种不同的声音,即经验的声音,个人的声音,科学的声音,真相的声音和象征的声音。

⑤归纳起来,其理论观点大体如下:文学文本不同于传统的“作品”;文学文本突破体裁和习俗的窠臼;文学文本对“能指”的放纵,所指被后移;文学文本构筑的基础是无法追寻根源、也无从考据的文本间的引语、属事用典之上,因此纷繁多义,难以把握;作者既不是文本的源头,也不是文本的终极;文本向读者无限开放;文本的最终指向是一种和乌托邦境界类似的快感体验。总而言之,作者之死带来的是读者新生。

3结构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最具有代表性、最有成绩的领域

背景:“叙述学”一词首先监狱托多洛夫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但是事实上,一般认为1966年才是叙述学宣告成立的年份,因为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在本年底问世,此书提出了一系列的符号学方法论新概念,建立了文本的叙事和话语研究,被公认为是符号学法国学派的奠基之作。

所谓“功能”,就是指人物行为,这些行为服从于人物的行动,法国叙述研究有两个维度:一是关于古代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初级叙事形态的研究,一是对现代小说的叙述形态的研究。

A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

代表作:《结构语义学》《论意义I》《论意义II》《符号学与社会学》《神与人——立陶宛神话学研究》等,其中《结构语义学》是法国百多年以来的第一部语义学专著,该书提出了一系列的名词、方法和概念,建立了文本的叙事和话语研究。

理论:①关于《结构语义学》,发展和完善了普罗普的“功能说”,并且打破了民间故事的范围,对小说人物以及叙述句法等问题进行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阐述,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和概念术语。

提出了基本的操作概念: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表示能使意义出现的感知层面并同时被确认为是外在于人的成分护着成分组,所指则表示意义或能指所覆盖的、并因能指的存在而第一表现的各种意义。能指和所指二者互为存在前提,它们的结合体称为“表意集”。

在其理论中,意义的成分被称为“义素”,对于义素的探寻必须在结构层次上来认识,或者受只有在义素术语一个意义结构时才能被想象和描写,所以,意义的基本结构就是所谓的“语义轴在”。

格雷马斯提出了三对、六个施动者范畴:主体/客体,发出者/接收者,辅助者/反对者,认为叙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现有秩序的叙事,另一类则是拒绝现有秩序的叙事。

②叙述结构理论:在他看来,建立叙述结构的普遍有效的公理系统,必须先具备完善的符号学理论,他的理论结构语义学已经为此奠定了基础。所谓“叙述结构”应当是叙述作品的表层结构,是叙述的程序问题,而“话语结构”则应当是主题和母题层次,是一个广阔的语义域。

所谓叙事,就是话语显现,凭借着一系列的功能之间的连续关系来展现一个内在的转换模型。

B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诗学

代表作:《十日谈的语法》《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巴赫金:对话原则》《批评的批评》

理论:①在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将文学作品视为最重的、唯一的目的,文学既不体现某种不自觉的结构,也不表现某种哲学观念。这种态度被称为“描述性态度”。描述性态度使文学称为词语构造物,研究者探求的不是一种文学现象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而是一种文学现象得以存在的理由。

②文学理论研究是就文学性言语作品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能够对可能出现的文学作出描绘这样,具体的文学作品就投射到“他物”上了,这个“他物”也就是文学性话语作品本身的结构,具体的文学作品只是它的一个实例和表现方式。

③文学作品不是由词而是由句子组成的,而这些句子又属于不同的“语域”,他将文学作品分为三种语域,第一类是讲述的指称意义,第二类是话语的字面意义,第三类是讲述行为过程本身的体现,或者说是言语行为,包括评价性讲述、情感性讲述和情态讲述等。

④叙述学理论是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叙事视角、句法、文本结构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叙述视角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叙述者大于人物,称之为“从后面观察”,第二种是叙述者等于人物,称之为“同时观察”,第三种是叙述者小于人物,这被称作“从外部观察”;还将视角分为“内视角”和“外视角”,内视角是人物对叙述者无所隐瞒,外视角则是叙述者可以把人物的全部行为描写给读者;对于文本结构,认为有三种结构类型,文本中往往会使用多种类型关系,第一种是逻辑顺序,其中包括顺事因果关系、心理因果关系和哲理因果关系,第二种使时间顺序,指的是最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纯粹是按照时间来排列的,第三种是空间顺序,这种结构类型一般不叫叙事作品,在是诗歌表现十分广泛。

4.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带来了更多对常规观念的挑战,企图使人们相信“作者死了”,比较共同地认为文学的真正本质不在于文学本身,而在于文学各种要素之间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可以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也就是说结构即本质。

通过张扬文学结构系统自身自足、自主的特性来代替以往强调人的主体性,表明现代西方“语言学转向”之后文学理论界主体性概念弱化和溶解的趋向。

局限:受到的职责主要还有反历史的和反形式主义的。结构主义并不是取消历史,是将历史不仅与内容,而且与形式联系起来,不仅与物质,而且与可理解性联系起来,不仅与观念形态,而且与审美联系起来。一方面,如果文学理论研究一味地陷入越来越抽象的模式,越来越晦涩的术语和越来越学院化的操作方法,就会使文学理论陷入误区,脱离文学活动的实际;另一方面,结构主义者认为在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乃至整个世界的背后,都隐藏着结构。

 

第十四章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

1.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背景: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兴起,是在结构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并以对结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和拆解开始的。换言之,当“结构”称为唯一的终极目标时,结构主义的同一性掩盖了差异性和矛盾性,使世界同质化、统一化。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发现了索绪尔语言学中的异质性要素,其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

过程:①196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邀请法国思想界名流,召开了一次理论研讨会,德里达发表了题为《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明确宣告存在着两种对结构、解释、符号等的解释。结构主义是第一种解释,试图回到中心,回到基础,回到起源,是一种追求破译、梦想破译某种逃脱了游戏和符号秩序的真理或源头,将解释的必要性当做流亡并靠之生存;另一种新的解释则不再转向源头,它肯定游戏并试图超越人与人文主义,超越那个叫做人的存在,而这不存在在整个形而上学或神学的历史中梦想着圆满在场、梦想着令人心安的基础,梦想着游戏的源头和终极。该演讲宣告了解构主义的到来。

②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自己的扛鼎之作,《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形成了以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以及哈特曼为代表的“耶鲁学派”。他们的话语实践往往是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取代理论的态度。

③二十世纪下半夜西方文论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趋向,一是由“语言”研究转向“话语”研究,第二个趋势是破除形而上学的简单性,由一种类似于科学的“认识性”形态转向如其本然的“描述性”形态,这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又一个明显趋势。事实上,解构并不代表摧毁,而是颠覆,也不是虚无主义和非理性的疯狂,而是一种对规范化、模式化的抵制,是对中心和权威的反叛。

2.雅克德里达与结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解构主义之父

A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

理论:在《论文字学》中,正式开始全面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言语中心主义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殊形式,而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就是其中代表。越认为已经穷极真理的,它的阐释就要越有力度,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生成的文字也就越多。解构主义提倡彻底切断了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使人们只须主义能指而忘记所指,只剩下了能指的“踪迹”,语言只是文字的游戏。同时,作品的内在力量和意义的丰富性应当是文学批评的对象。

B“延异”和“踪迹”

理论:“解构”称为颠覆这种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粉碎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神话。在德里达看来“延异”才是更为“本源”的动心,它使得文本和写作不再具有时空稳定性意义,文本只是供读者去发现和追溯的一组踪迹,这组踪迹随后就会和作为其他踪迹的文本相遇,发生联系,彼此组织成一个语言的网络,一个新的文本就是语言的再分配的场所,这就是所谓的“互文本性”。

C什么是解构?

理论:解构主义并不代表放弃哲学,既没有放弃对哲学的结构也没有放弃哲学,强调解构主义思想的“介入性”,介入的重要方式就是“写作”和“阅读”一般认为,德里达的结构主义理论,割断了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试图颠覆逻各斯主义,但是它的批判又不得不借用传统哲学、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3.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

A话语理论研究

理论:①之前的托多洛夫引入一个文学概念的类属概念——话语概念,指出“句子只是话语活动的起点,这些句子彼此配合,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里被陈述,它们因此变成言语事实,而语言变成话语”,在福柯看来,话语构成了一般的文化实践的基础,权力的运作方式体现得罪彻底也是最复杂的地方就是话语。作品、作者、书籍已经不是话语研究的重要单位,并不能揭示话语形成和断裂,所以需要建立一系列概念和领域及方法。

②分析话语的形成,首先要做一项否定性的工作,摒弃两个互相关联而又互相独立、能够保证话语连续性的主题。第一个主题认为在所有的表面之下还有着一个秘密的起源,这使话语的历史分析常常去寻找并重复某个脱离一切历史规定性的起源;第二个主题则认为每个话语都是建立在已经说过的东西上,这使话语的历史分析倾向于去理解或者倾听某个已经说过的东西。这两个主题阻碍对分析话语的形成。

③话语的形成, 有赖于术语的使用和陈述之间关系的合理描述,福柯提出了话语形成的四种假设,组成了话语的“大家庭”,第一种假设是如果分散在时间中的不同形式的陈述,只参照同一对象的话,它们就成为同一个整体。确立这种整体关系群的第二种假设就是它们的形式和连贯的类型。第三种假设则是能否在确定于陈述群中起作用的那些持久和一致的概念系统的同时,建立陈述群。第四个假设是为了重新组合陈述,描述其连贯性,阐述它们的统一的表现形式,主题的同一性和持久性。

④所有的的知识都是不公正的,知识本质上是邪恶的,对于一切知识活动而言,没有获得真理或者发现真理的权力。

B“知识型”与“人之死”

理论:①一方面是秩序,一面是对秩序存在的解释,但是在文化的基本代码和科学理论或哲学阐释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中介”区域,福柯所关注的,是“知识型”,是已经撇开了任何理性价值或客观进步的认识领域。

②所谓的“知识型”,就是在某一个时期存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所有关系,“知识型”是标志话语实践的陈述形成的一种整体,这一实践不只是表现在某一具有科学性的地位和科学目的的学科中,都可以发现这一实践在起作用。

③为了躲开“知识型”是结构主义的影子,福柯提出了“人之死”,现代知识型无视或者遮蔽这个问题,将无限性、创造性和绝对性交给有限的人,这将最终导致“人”的膨胀和破裂。与其说是探讨人的事实存在,还不如说建构起了人的概念,人本身并没有在知识型中出现,因此,人已经消失,“人”死了。

4.保罗德曼的解构理论与批评

代表作:《盲视与洞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抵制》《浪漫主义和当代批评》等

A德曼的修辞性语言观

理论:德曼所说的修辞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语言的本体性并非体现为对哲学本体,而是表现为对使用语言的人的支配,一定意义上不是人支配语言,而是语言支配人,第二语言的修辞性显示了语言的不稳定性,语言不是透明和纯粹的,语言的修辞性是语言的常态,动摇和破坏了语言的逻辑和语法的纯粹性,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和阅读也出现了动荡,显得飘摇不定。甚至主体也不过是一个隐喻,是一种认识性的知识建构的需要,实际并不存在这样固定的主体心灵和自我。

B盲视与洞见

理论:洞见是由一种自身的背叛行为而获得的。批评家总会说出一些自己未曾想到的东西。

C对理论的抵制

理论:其核心点不再是对意义和价值作出判断,如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所做的那样,而是对一切意义的生发方式进行分析,也就是一种话语批评。文学理论一方面收到了外在的抵制,另一方面抵制也是内在于文学理论的,它所受到的外在抵制是这种内在抵制的体现而已。认为对语言的理解是非常艰难的,其核心的观点就是文学性将语言的修辞功能推向高于逻辑的和语法的功能的地位,作为一种决定性和不稳定的因素介入,破坏了整个语言的内在平衡。修辞消解了三分(语法、修辞和逻辑)乃至整个语言的稳定的认识论结构。保罗德曼提出了“修辞的”解构主义

5.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

A修辞性阅读

理论:首要的问题是体制问题,是文学研究的体制问题。现代文学的批评有四个支柱,即社会、自我、语言和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这四个支柱构成了文学变异的合法化依据。解构不是层层深入的终极阐释,是一种不确定性,因为它无法解开缠绕在一起的各种意义。

B什么是解构?

理论:尽管文学的方法论名目繁多,但是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类型则假定在文学之中,形而上学和对形而上学的质疑是同时存在的。解构主义批评布什寄生者,而是弑杀者,把西方的形而上学彻底拆毁,使其没有修复的机会和再生的希望;此外,还对文学史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文学阶段是一个杜撰的概念,是一种修辞手段,文学都是文化表现自己和构成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了解我们过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研究过去的文学,而不只是研究语言本身”。

 

总结:在解构主义看来,写作就是游戏,是在“延异”中追寻能指的“踪迹”,消解了所谓的二元对立的界限,打破了二元对立的等级解构,击碎了人们对于真理认识的迷雾和对理性的迷恋,揭示了事物表面背后的复杂性。所以,多样性、否定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成为解构主义的主要特征。

 

第十五章 后现代形态文学理论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在二战后产生的思潮,同我们在前一章所介绍的解构主义思想互相关联,都坚决地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消解,其影响遍及文艺、哲学、心理学、宗教、法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称为一股风靡世界的文化思潮,它企图扫清传统理论的种种束缚,为文学理论的变迁和演化提供一个可以预期的空间。

后殖民主义是以研究殖民时期以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利关系而登上舞台灯,把意识形态又带回文学理论的范围,并使得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得以凸显;新历史主义理论在对历史主义的改造中,借鉴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吸收一些新的观点,对历史叙述话语进行反思,攻击解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偏颇,重新确立了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1.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和反文化属性,对传统理论采取了绝对摒弃的态度,对价值因素也进行了彻底消解。

A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

背景:后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以后扩展到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即是一种含混的时间概念,也是一种话语陈述,代表着新的思想,其本身不能突显它的内涵和实质。

奥尼斯在1934年出版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中最先采用了后现代一词。哈桑还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兴起,是以乔伊斯的《芬内根的守灵夜》为其上限。

80年代中期,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先后筹办三次国际研讨会,正式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前沿课题加以研究,这使得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鸣达到高潮。

哈桑是较早对后现代主义做系统研究的学者,也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和术语的最坚决捍卫者。

阶段:后现代主义 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34到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应用的阶段,6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理论家和作家的精英意识开始决裂的姿态,表现出反文化 倾向;1969年,沃森提出了一种作为现代主义智性反叛的后现代主义,比以往的理论更具有国际性;1972年到1976年,出现了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B关于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来的。“后”这样一个前缀,正体现了它和过去工业社会的联系和差异,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捉摸不定。

理论:①杰姆逊 将但中文化形态与三种社会形态一一对应,认为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是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是现代主义,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

C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①1984年杰姆逊在《新左派评论》上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通过对梵高作品和后现代绘画的对比,指出了后现代文化特有的“感情的消逝”,因而造成后现代作品的“平面化”、“无深度”的特点。以一种平面感削平了以往的深度模式,拒绝挖掘任何意义,只在文本的表层进行自己的探索。又提出了“主体性丧失”这一特征,取代了现代主义时期主体的异化特征,由于主体性的丧失,个人风格的消失,所以“后现代主义艺术”几乎是普遍性的被称作是拼凑的实践,而建立在这样状态上的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历史的社会,这就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特征——“历史意识的消失”,文化被抹去了所有的过去,留下的只是文本而已。

②法国利奥塔德对后现代中心性,主体性,同一性消失的特点,做了独特的研究。《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分析了知识地位的变化,借此提出了自己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后现代主义知识追求“不稳定性”,就是一种对“元叙事”怀疑的态度。

D现代与后现代

哈贝马斯是一个关键的人物

理论:哈贝马斯不放弃启蒙的思想,试图调整和完成理性的重建和修复,建立新例行图式——交往理性希望通过对话,交往获得具体共识的价值观。交往行为不是同世界而是同语言发生关系,与此同时,在满足四个有效性要求——对客观世界的陈述是真实的,人际关系是正当的,言辞表达和说话者的意图是一致的,以及言语行为的语言形式是可理解的——的前提下,交往行为就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对话。

2.后殖民主义批评

从时间上看,后殖民主义指的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即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和文化帝国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大都基于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与它造成的后果,可以把它看做是对旧的殖民主义历史及其当代影像的批判性反思。

其主要研究殖民主义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利关系,一般来说,殖民主义主要是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主权的侵略和干涉,而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主要是强调这种侵略和干涉中对文化知识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

A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其兴起时间,一般认为是19世纪后半夜开始萌发,受到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影响很大,法浓的民族歧视和文化殖民理论,对后殖民主义的广泛兴起亦有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

法浓《黑皮肤,白面具》

1978年,萨义德《东方学》一书出版,表明后殖民主义理论开始走向自觉和成熟,该书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真正确立的标志,在其之后,后殖民主义重要理论家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

B东方主义

萨义德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东方学》一书中对西方在殖民扩张以来的理论建构进行了深刻揭示,从而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一般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二是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指出了西方文学叙事与帝国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

东方学,在萨义德看来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东方学》的主题之一,就是解释隐含在“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运行机制,这是从观念和主义的角度谈的,但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对作为一个学科的“东方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行基本的描述,这就是从学科的角度谈的。

强调通过一种关于东方的貌似真理的言说,去定义一种有利于西方的东西的关系,通过推论得出西方是一种优越的文明,东方是低于西方的“他者”的结论。

C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斯皮瓦克使得后殖民主义研究开始真正关系印度次大陆,著作有《在他者的世界里》《后殖民批评家》等,善于运用女权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女性所遭受到的话语权力被剥离的处境,运用解构主义的权力话语理论去透析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地位,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殖民主义的形式及其构成进行重新解读,并力图从中恢复历史的真相。

3.新历史主义理论

A新历史主义的特征

一般认为,新历史主义是18世纪末开始主要在德国发展的一种思潮,其理论的大致观点是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认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应建立在对人类历史的思索上,认为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的进程,并允许对社会的进程加以预见。

1982年,美国格林布拉特为《文类》杂志的“文艺复兴研究专刊》编选了一组论文,并撰写了“导言”,称这些论文体现了一种新历史主义的倾向,新历史主义一次很快地被广泛接受和运用。

新历史主义理论之所以“新”,主要在于它回归历史的方式是独特的,不是简单地回复到旧的历史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吸收了后结构主义、尤其是妇科的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一些理论成分,力图把唯物史观与现代的文化批评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义批评方法。

“文本的历史性”指的是一切文本都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下的产物,而任何一种对文本的读解,都不是纯客观的,都是在具体历史环境中读解的,“文本”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文本性”则是说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历史文献只是前人所记述的文献材料,与文学文本一样,也具有叙事的虚构性。

B格林布拉特的文艺复兴研究之路

其研究的出发点是“自我”,自我问题实质上就是主体问题,文学以三种相互锁联的方式在此文化系统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其一是作为特定作者的具体行为的体现,其二是作为文学自身对于构成行为规范的密码的表现,其三是作为对这些密码的反省关照。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中提到了“文化诗学”这一名词,并把它定为一种目标。

C海登怀特的“元史学”

海登怀特,美国当代著名思想史将爱,历史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其学术专长是对19世纪欧洲思想史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自由人文主义的出现:西欧思想史》《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义学:文学批评论文选》

海登怀特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作品而非历史本身,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非历史事件本身的研究。历史也只是一种语言结构,一种具有阐释功能的语言结构。强调历史修撰离不开想象,历史叙述和历史文本不可避免地带有虚构性,并且进一步将历史与文学等量齐观。认为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文本或叙事建构才能解除历史。

4.文化研究的兴起

A文化研究的概况与渊源

狭义的文化研究,是指20世纪50年代诞生,在60年代以后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学者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广义的文化研究,是指包含了许多理论和方法的有关文化的研究。

196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创建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他们研究的重心是工人阶级的生活,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加特,雷蒙威廉斯,汤普森,其中雷蒙威廉斯可以说是文化研究方法的奠基者,著有《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在他看来文化有三种界定方式,第一种是理想的文化定义,第二种时文化的文献式定义,这两种定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定义,而文化研究则要把理论视野投放到第三种定义。

理查德霍加特是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创建者,是早期文化研究队伍中的中坚人物,代表作《文化的用途》

文化研究注重当代的大众文化,注重那些被主流文化排挤的边缘文化,注重对文化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运作机制和分析,注重对传统学科界限的超越,所以这些都给了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很大的启示。

B关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中说,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并不十分明确,游移于两种意思之间,一个是指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另一个是说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虚假思想或虚假意识。

早期一般称为“文化主义”的文化研究,后期则称为“结构主义”的文化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转向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的概念,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在国家形式上统治着社会,而且还通过精神方面的领导统治着社会。

C关于大众文化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批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理论家和批评家走上舞台,自觉地作为社会边缘集团的发言人,批判精英主义,致力于重新确认工人阶级的政治和文化,并认为30年代是美好的旧时光,那时的工人文化是健康淳朴,生气勃勃的。

大众文化研究开拓出的领域相当广泛,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媒介和传播文化的研究,霍尔发表《编码。解码》成为人们今天进行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

D跨学科的挑战

从文学理论史的角度来看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纯文学理论研究的凝固的思路,使人们认识到文学理论研究背后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这种拓宽的视野似乎没有任何限制,使人不清楚“文学理论”到底有没有自己特定的疆界。

标签:十章,文学理论,14,--,结构主义,理论,批评,文学,文本
来源: https://blog.csdn.net/king13jkc/article/details/1175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