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面试题-Redis集群Twemproxy与Codis
作者:互联网
Redis集群Twemproxy与Codis
Redis常见集群技术
长期以来,Redis 本身仅支持单实例,内存一般最多 10~20GB。这无法支撑大型线上业务系统的需求。而且也造成资源的利用率过低——毕竟现在服务器内存动辄 100~200GB。
为解决单机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出手,“自助式” 地实现了集群机制。在这些非官方集群解决方案中,物理上把数据 “分片”(sharding)存储在多个 Redis 实例,一般情况下,每一 “片” 是一个 Redis 实例。
包括官方推出的 Redis Cluster,Redis 集群有三种实现机制,分别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选型有所帮助。
客户端分片
这种方案将分片工作放在业务程序端,程序代码根据预先设置的路由规则,直接对多个 Redis 实例进行分布式访问。这样的好处是,不依赖于第三方分布式中间件,实现方法和代码都自己掌控,可随时调整,不用担心踩到坑。
这实际上是一种静态分片技术。Redis 实例的增减,都得手工调整分片程序。基于此分片机制的开源产品,现在仍不多见。
这种分片机制的性能比代理式更好(少了一个中间分发环节)。但缺点是升级麻烦,对研发人员的个人依赖性强——需要有较强的程序开发能力做后盾。如果主力程序员离职,可能新的负责人,会选择重写一遍。
所以,这种方式下,可运维性较差。出现故障,定位和解决都得研发和运维配合着解决,故障时间变长。这种方案,难以进行标准化运维,不太适合中小公司(除非有足够的 DevOPS)。
代理分片
这种方案,将分片工作交给专门的代理程序来做。代理程序接收到来自业务程序的数据请求,根据路由规则,将这些请求分发给正确的 Redis 实例并返回给业务程序。
这种机制下,一般会选用第三方代理程序(而不是自己研发),因为后端有多个 Redis 实例,所以这类程序又称为分布式中间件。
这样的好处是,业务程序不用关心后端 Redis 实例,运维起来也方便。虽然会因此带来些性能损耗,但对于 Redis 这种内存读写型应用,相对而言是能容忍的。
这是我们推荐的集群实现方案。像基于该机制的开源产品 Twemproxy,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应用非常广泛。
Redis Cluster
在这种机制下,没有中心节点(和代理模式的重要不同之处)。所以,一切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都将基于此而展开。
Redis Cluster 将所有 Key 映射到 16384 个 Slot 中,集群中每个 Redis 实例负责一部分,业务程序通过集成的 Redis Cluster 客户端进行操作。客户端可以向任一实例发出请求,如果所需数据不在该实例中,则该实例引导客户端自动去对应实例读写数据。
Redis Cluster 的成员管理(节点名称、IP、端口、状态、角色)等,都通过节点之间两两通讯,定期交换并更新。由此可见,这是一种非常 “重” 的方案。已经不是 Redis 单实例的 “简单、可依赖” 了。可能这也是延期多年之后,才近期发布的原因之一。
这令人想起一段历史。因为 Memcache 不支持持久化,所以有人写了一个 Membase,后来改名叫 Couchbase,说是支持 Auto Rebalance,好几年了,至今都没多少家公司在使用。这是个令人忧心忡忡的方案。为解决仲裁等集群管理的问题,Oracle RAC 还会使用存储设备的一块空间。而 Redis Cluster,是一种完全的去中心化。本方案目前不推荐使用,从了解的情况来看,线上业务的实际应用也并不多见。
Twemproxy集群
概念
Twemproxy 是一种代理分片机制,由 Twitter 开源。Twemproxy 作为代理,可接受来自多个程序的访问,按照路由规则,转发给后台的各个 Redis 服务器,再原路返回。这个方案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单个 Redis 实例承载能力的问题。当然,Twemproxy 本身也是单点,需要用 Keepalived 做高可用方案。
我想很多人都应该感谢 Twemproxy,这么些年来,应用范围最广、稳定性最高、最久经考验的分布式中间件,应该就是它了。只是,他还有诸多不方便之处。Twemproxy 最大的痛点在于,无法平滑地扩容/缩容。
这样导致运维同学非常痛苦:业务量突增,需增加 Redis 服务器;业务量萎缩,需要减少 Redis 服务器。但对 Twemproxy 而言,基本上都很难操作(那是一种锥心的、纠结的痛……)。或者说,Twemproxy 更加像服务器端静态 sharding。有时为了规避业务量突增导致的扩容需求,甚至被迫新开一个基于 Twemproxy 的 Redis 集群。
Twemproxy 另一个痛点是,运维不友好,甚至没有控制面板。Codis 刚好击中 Twemproxy 的这两大痛点,并且提供诸多其他令人激赏的特性。
架构
特性
Twemproxy 搭建 redis 集群有以下的优势:
- 快速 – 据测试,直连 twenproxy 和直连 redis 相比几乎没有性能损失,读写分离后更是能够极大地提高集群响应能力。
- 轻量级 – Twemproxy 通过透明连接池、内存零拷贝以及 epoll 模型实现了足够的快速和轻量化,源码较为简洁精炼。
- 降低负载 – 透明连接池保持前端的连接数,减少后端的连接数,让后端的 redis 节点负载大为降低。
- 分片 – Twemproxy 通过一致性 hash 算法将数据进行分片,从而实现 redis 集群的高速缓存,降低负载。
- 多协议 – 同时支持 redis 与 memcache 集群的搭建。
- 多算法 – 支持多种算法实现一致性哈希分片,包括 crc32,crc16,MD5 等。
- 配置简单 - 配置非常简单,易上手。
- 监控报警丰富 – 虽然他提供的原生监控功能一般较少使用,但其提供的统计信息,如发送了多少读写命令还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缺点
Twemproxy 也有着明显的缺点:
- 单点 – Twemproxy 只实现了静态分片的功能,本身不具备集群功能,但可以通过 keepalive 来解决。
- 运维不友好 – 没有提供控制面板。
- 无法平滑地扩容/缩容 –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案来尽量避免,但对于运维人员来说仍然是有很大压力的。
Codis集群
概念
Codis 由豌豆荚于 2014 年 11 月开源,基于 Go 语言 和 C 语言 开发,是近期涌现的、国人开发的优秀开源软件之一。现已广泛用于豌豆荚的各种 Redis 业务场景。
从 3 个月的各种压力测试来看,稳定性符合高效运维的要求。性能更是改善很多,最初比 Twemproxy 慢 20%;现在比 Twemproxy 快近100%(条件:多实例,一般 Value 长度)。
体系架构
Codis 引入了 Group 的概念,每个 Group 包括 1 个 Redis Master 及至少 1 个 Redis Slave,这是和 Twemproxy 的区别之一。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当前 Master 有问题,则运维人员可通过 Dashboard “自助式” 切换到 Slave,而不需要小心翼翼地修改程序配置文件。
为支持数据热迁移(Auto Rebalance),出品方修改了 Redis Server 源码,并称之为 Codis Server。
Codis 采用预先分片(Pre-Sharding)机制,事先规定好了,分成 1024 个 slots(也就是说,最多能支持后端 1024 个 Codis Server),这些路由信息保存在 ZooKeeper 中。ZooKeeper 还维护 Codis Server Group 信息,并提供分布式锁等服务。
性能对比测试
Codis 目前仍被精益求精地改进中。其性能,从最初的比 Twemproxy 慢 20%(虽然这对于内存型应用而言,并不明显),到现在远远超过 Twemproxy 性能(一定条件下)。
我们进行了长达 3 个月的测试。测试基于 redis-benchmark,分别针对 Codis 和 Twemproxy,测试 Value 长度从 16B~10MB 时的性能和稳定性,并进行多轮测试。
一共有 4 台物理服务器参与测试,其中一台分别部署 codis 和 twemproxy,另外三台分别部署 codis server 和 redis server,以形成两个集群。
从测试结果来看,就 Set 操作而言,在 Value 长度 <888B 时,Codis 性能优越优于 Twemproxy(这在一般业务的 Value 长度范围之内)。就 Get 操作而言,Codis 性能一直优于 Twemproxy。
架构图
Codis的优势
Codis 有着以下优点:
- 数据热迁移 – 这是 Redis 最大的优势,这也是他被广为使用的最大原因。
- 运维界面友好 – 提供 slot 状态、Proxy 状态、group 状态、lock、action 等的丰富监控和显示。
- 故障处理灵活 – 本身只监控和报告故障,提供 API 对故障进行处理,从而让运维能够实现灵活的故障处理方案。
- 架构清晰 – 如上图所示,整个架构清晰,组件高度内聚,故障的发现和处理变得更为容易。
- 除此以外,Codis 还提供了从 Twemproxy 到 Codis 的一键迁移工具。
目前来说,国内对 Codis 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对其优点的群众认可吧。
Codis的缺点
Codis 也具有以下明显的缺点:
- 版本滞后 – 因为在 redis 源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所以很难跟上最新版 redis 的脚步,目前最新的 Codis-3.2 基于 Redis-3.2.8 版本。
- 部署复杂 – 部署过程至少要进行 codis-dashboard、codis-proxy、codis-server、codis-fe 四个组件的部署和启动。
- 单节点性能低 – 如果仅有一个 codis-server,性能低于原生 redis 20% 左右。
- 更新频率低
codis和twemproxy区别
codis 和 twemproxy 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 codis 支持动态水平扩展,对 client 完全透明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增减 redis 实例的操作;
- codis 是用 go 语言写的并支持多线程,twemproxy 用 C 并只用单线程。 后者又意味着:codis 在多核机器上的性能会好于 twemproxy;codis 的最坏响应时间可能会因为 GC 的 STW 而变大。
更多
原文链接:链接
其他:目录
更多文章,可以关注下方公众号:
标签:实例,面试题,Twemproxy,codis,Redis,Codis,分片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384860/article/details/1152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