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大佬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大佬

作者:互联网

观众朋友们,过年好!

今天我带来的分享主题是“那些年一起追求的大佬”,主要内容聊聊就是近两年线上、线下认识的牛人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

首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众号“码农桃花源”的主理人,网络 ID 是 qcrao,写过一系列关于 Go 的文章。我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搬砖,更多的信息你可以到 qcrao.com 或者公众号找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

多年前在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范伟、冯巩那一批老艺术家活跃的时候,春晚语言类节目真的是非常精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声,我们每天都可以随时随地从抖音快手上获得无数短暂的快乐,春晚也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作为一个全国人民都关注的节目,春晚有他自己的问题。而小问题在放大镜下难免成为大问题。例如有些东西可能无意间就冒犯了原来没有注意到的群体,对他们造成了伤害和困扰。

这种情况下,原来语言类节目中有很多桥段是不能再上的,譬如说赵本山学吴老二走道。想像一下如果你有家人确实得了脑血栓,被人这样模仿而当成笑料,尤其是一家人除夕夜坐在桌前看这一台春晚,其实是很难受的。

另外,原来语言类节目中有很多讽刺社会的部分,现在也没有了。

我几年前还会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但近两年实在是看不下去,相信有很多这样的朋友。这就给了今天 Go 语言中文网举办 Go 春晚的一个机会。并且今晚邀请了很多 Go 圈里比较活跃的大佬,像我比较熟悉的曹大、柴大、Panda,来讲一讲 Go,讲一讲职场,讲一讲人生。

我呢因为经常写一些 Go 相关的文章,也有幸被邀请,和大佬们同台,不胜惶恐。这两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也认识了很多圈内活跃人物,跟着他们学到了很多。

那今天有这个机会就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分享出来,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为了保持神秘感,我就不一下子放出今天所有会讲到的大佬们,我们来挨个看。

caoz

caoz 是最早的一波互联网人,江湖人称“互联网百晓生”,著有小黄书——《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公众号是“caoz 的梦呓”,运营知识星球“caoz 的小密圈”。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他的知识星球每年的福利课程里收获的,主题是“文章分享”。

我们的观众,包括我在内,有很多是刚入职场,还有很多还在学校即将进入职场的。

在职场上要让自己“发声”,让自己被看见,才有机会进阶。

如果没有太强的技术,没有太好的开源项目——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现状。那么让自己发声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写文档、写文章。无论是源码分析,还是对业务系统的总结,或是排查故障的经过,都可以写成文章。写文章就是说话嘛,说话谁都会。我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有条理、有章法,一件事情说清楚了,也就够了。

让自己发声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演讲,这比文章要进阶一步,他要求你把写的内容说出来,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有一些演示,这个难度是更高的。

但是要想在公司、行业获得影响力,这两关必须要过。

不要认为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尽早准备,尽早开始,是有必要的。

caoz 还举了自己的例子:

我说过,20 年前,我在网易虚拟社区,关于虚拟域名方案的帖子被丁磊回复过,在网络广告先锋关于 QQ 价值的帖子被马化腾回复过,其实回头看看,当时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论,很年轻也很骄狂,但其实你只要努力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成长,领域内的一些大人物是有可能会看到你的。

另外,分享即学习,你写文章、做分享 PPT 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如果不写下来,你很难发现自己其实有些地方没有完全理解。所谓“教是最好的学”,你写文章把这件事情说透了,让别人理解了,你自己也就理解了。

下面这张学习金字塔的图,我在很多场合下都见过:

学习金字塔

主动学习中的“教授给他人”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

而且,我最早就强调过的,分享即学习,无论是整理分享的过程,还是分享中遭遇各种 diss 的过程,其实都是你学习进步的过程,尽早地拥抱分享,主动分享,你的进步就会越快,也越容易获得职场关键人物的重视。

所以,尽早行动起来,写文章、做分享。从小组内的分享做起,从写一篇文档开始。

煎鱼

煎鱼,江湖人称煎架,虽然他今天没出场,但很多 Go 圈的朋友都很熟悉。他去年出版了新书《Go 语言编程之旅》,并且煎架很早就在网络上发布了 gin 系列教程,收获了很多关注。连曹大都很感叹,因为:

他在 20 岁的时候完成了曹大在 30 岁的时候才完成的写书梦。

更“可气”的是,煎架的职场也非常顺利。最近几年,每年都升了级,职场上的朋友都知道这有多难。小小年纪,就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将来大有可为。

前不久,煎架来北京参加一个大会,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向他请教了职场升级的秘诀,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1. 在公司的话,要主动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做出一些成绩出来。慢慢上面的人就能看到你,有重要的业务才会考虑到你。
  1. 先不要太计较很多东西,先做出成绩。

Leader 给你一件事情,你做好了,他才有可能给你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你才可能有成绩。

halfrost

人称霜神,前端、后端、客户端都是高手。他的博客取名文艺的不像话:一缕殇流化隐半边冰霜,并且页面样式也非常的漂亮:

一缕殇流化隐半边冰霜

霜神最近出了一本开源的《LeetCode CookBook》算法书,封面漂亮的不像实力派:

LeetCode CookBook

序言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本书题目的代码都已经 beats 100% 了。没有 beats 100% 的 题解就没有放到本书中了。那些题目笔者会继续优化到 100% 再放进来。

再看看 github 上面的 README,好看。他还给博客、LeetCode 书整了个客户端,逼格满分:

README

README

对于只会写写后端,整天在黑框里敲命令的我来说,简直是太酷炫了。

霜神平时基本不在群里潜水,偶尔会出来一次,和大家聊聊,每次群里都很沸腾。

他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欧神

欧神是我比较熟悉的,我们在线交流的比较多。和霜神一样,他也是个全栈选手。早年间他甚至如出一辙地给他的博客写了客户端,像霜神一样,我很疑惑,难道这是高手的必经之路?

巧的是,欧神也写了一本开源书:《Go 语言原本》,英文名叫《Go Under the Hood》,看看这个名字,逼格瞬间拉满,因为一般叫什么原本了,element 了,都是神书。

我们来感受一下:

Go 语言原本

看看,这都是什么魔鬼神仙?

欧神现在是在德国读博士后,全英文给本科生授课,他的英语水平就不用说了。这不,最近开始在用英文写作了:

golang.desing Research

简直是吊打我等菜鸡。

欧神平时喜欢开发一些工具,最近我知道的像:code2img, redir, midgard, gossaplay 等等等等。

code2img 的产生背景是这样的,Go 夜读的知识星球里有读读源码打卡活动,而欧神完成打卡活动通常是在地铁上,用手机发代码很不方便,他索性就自己动手写了个工具叫 code2img。

这样,欧神打卡是这样完成的:用手机打开 github,看到某段源码不错,复制,点开 ios 上的 code2img 捷径,自动生成一张图片,插入到知识星球,写下这段代码的解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深藏功与名。

知识星球 code2img

另外, code2img 服务端的原理是它会去请求 https://carbon.now.sh/,并且模拟鼠标点击页面中的按钮,骚操作秀你一脸。真是全栈!

另一个值得推荐的是《Go GC 20 问》,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完成的文章,我先列出关于 GC 的问题,欧神来解答并形成文章。发布之后,在 Go 圈风靡一时,现在我还会不时看到有文章引用这篇。

欧神平时还会和曹大过招,譬如有一次曹大写了篇文章《极端情况下收缩 Go 进程的线程数》,欧神在评论区丢出了一个它几年前写相关的库,深藏功与名。能在曹大面前秀的人可不多见:

评论区

xargin

最后一位是曹大,《Go 语言高级编程》作者。博客:xargin.com,这也是少数几个我会手打域名的博客之一。

我是在 19 年知道的曹大,并且非常有幸和他做过半年同事。上次在和他录的一期《Go 夜聊》播客节目《漫谈写作和个人成长》里也提到过,那会我刚开始写博客,接到 Go 夜读发起人杨文的邀请去 Go 夜读做了一期 “defer” 的分享,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第 33 期。之后,我就看到下一期曹大要讲汇编的预告。

我隐约记得我在公司内网上见到过这个名字,非常激动。并且觉得看完 Go 汇编对看 Go 源码会非常有帮助,于是在曹大汇编分享之前就着重预习,正式分享上和曹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不久前我到 B 站上回顾了一下这次分享,发现弹幕上有一些骂我的:这个人不知道预习吗,怎么这么多问题?更狠的就不说了,当然我也不记得了,感兴趣的可以去 B 站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听完那一期,加上提前预习,再加上分享上请教曹大,我对 Go 汇编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再去看源码就比较顺利了。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曹大有写博客的习惯,至今写了 5 年多。去年我为了研究和学习曹大的写作方法,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通读了一遍,收获很多。

从前期写一些软件工具的安装教程到后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变化和进步非常明显。想直接看到曹大所有文章链接的看这一篇——《那些年曹大写过的博客》。否则,你得一篇篇翻页

标签:大佬,欧神,博客,曹大,追过,一起,文章,Go,分享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crao-2018/p/1449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