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姆算法与修路问题
作者:互联网
应用场景-修路问题
看一个应用场景和问题:
- 有胜利乡有7个村庄(A, B, C, D, E, F, G) ,现在需要修路把7个村庄连通
- 各个村庄的距离用边线表示(权) ,比如 A – B 距离 5公里
- 问:如何修路保证各个村庄都能连通,并且总的修建公路总里程最短?
最小生成树
修路问题本质就是就是最小生成树问题, 先介绍一下最小生成树(Minimum Cost Spanning Tree),简称MST。
- 给定一个带权的无向连通图,如何选取一棵生成树,使树上所有边上权的总和为最小,这叫最小生成树
- N个顶点,一定有N-1条边
- 包含全部顶点
- N-1条边都在图中
- 举例说明(如图:)
求最小生成树的算法主要是普里姆
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思路: 将10条边,连接即可,但是总的里程数不是最小.
正确的思路,就是尽可能的选择少的路线,并且每条路线最小,保证总里程数最少.
普里姆算法介绍
- 普利姆(Prim)算法求最小生成树,也就是在包含n个顶点的连通图中,找出只有(n-1)条边包含所有n个顶点的连通子图,也就是所谓的极小连通子图
- 普利姆的算法如下:
- 设G=(V,E)是连通网,T=(U,D)是最小生成树,V,U是顶点集合,E,D是边的集合
- 若从顶点u开始构造最小生成树,则从集合V中取出顶点u放入集合U中,标记顶点v的visited[u]=1
- 若集合U中顶点ui与集合V-U中的顶点vj之间存在边,则寻找这些边中权值最小的边,但不能构成回路,将顶点vj加入集合U中,将边(ui,vj)加入集合D中,标记visited[vj]=1
- 重复步骤②,直到U与V相等,即所有顶点都被标记为访问过,此时D中有n-1条边
- 提示: 单独看步骤很难理解,我们通过代码来讲解,比较好理解.
普里姆算法最佳实践(修路问题)
- 有胜利乡有7个村庄(A, B, C, D, E, F, G) ,现在需要修路把7个村庄连通
- 各个村庄的距离用边线表示(权) ,比如 A – B 距离 5公里
- 问:如何修路保证各个村庄都能连通,并且总的修建公路总里程最短?
普里姆算法的图解分析
邻接矩阵的关系
核心代码 不理解就 对着图(邻接矩阵的关系或显示的那个邻接矩阵 其实二者是一样的) 走一遍流程 要理解那三层for循环 和那个if的意思
//编写prim算法,得到最小生成树 /** * * @param graph 图 * @param v 表示从图的第几个顶点开始生成'A'->0 'B'->1... */ public void prim(MGraph graph, int v) { //传过来一个图 和从那个结点开始访问 //visited[] 标记结点(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int visited[] = new int[graph.verxs]; //和顶点个数是一样的 //visited[] 默认元素的值都是0, 表示没有访问过 // for(int i =0; i <graph.verxs; i++) { // visited[i] = 0; // } //把当前这个结点标记为已访问 visited[v] = 1; //之前输入了结点 就表示已经访问过了 //h1 和 h2 记录两个顶点的下标 int h1 = -1; int h2 = -1; int minWeight = 10000; //最小权 //将 minWeight 初始成一个大数,后面在遍历过程中,会被替换 for(int k = 1; k < graph.verxs; k++) {//因为有 graph.verxs顶点,普利姆算法结束后,有 graph.verxs-1边 //这两个for 就是A B C D E F G-所有可访问的结点 找一个最小的权 //外层 A B C D E F G 循环结点 //内层-所有可访问的结点 找一个最小的权 A [0][1] [0][2][0][3]…一个个比较 //两层for走完 找到一个权最少的边 //这个是确定每一次生成的子图 ,和哪个结点的距离最近 // 子图 画图就是这样的 A-C A-G A-B等等 代码中这样的 [0][1] [0][2] [0][3] [0][4] //第一次 只有v[0]=1 第一次完了才有v[6]=1所以第二次 就有v[0]=1 v[6]=1 代表 这两个结点 被访问了 //不然 那个if 进不去 for(int i = 0; i < graph.verxs; i++) {// i结点表示被访问过的结点 for(int j = 0; j< graph.verxs;j++) {//j结点表示还没有访问过的结点 if(visited[i] == 1 && visited[j] == 0 && graph.weight[i][j] < minWeight) { //替换minWeight(寻找已经访问过的结点和未访问过的结点间的权值最小的边) minWeight = graph.weight[i][j]; h1 = i; h2 = j; } } } //找到一条边是最小 System.out.println("边<" + graph.data[h1] + "," + graph.data[h2] + "> 权值:" + minWeight); //将当前这个结点标记为已经访问 visited[h2] = 1; //minWeight 重新设置为最大值 10000 minWeight = 10000; } }
修路问题完整代码
package com.atguigu.prim;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PrimAlgorith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看看图是否创建ok char[] data = new char[]{'A','B','C','D','E','F','G'}; int verxs = data.length; //邻接矩阵的关系使用二维数组表示,10000这个大数,表示两个点不联通 //为啥邻接矩阵是自己输入的?不应该是生成的吗 //这是邻接矩阵的关系 这里面放的就是 那个结点 和那个结点 连通 并且权值是多少 int [][]weight=new int[][]{ {10000,5,7,10000,10000,10000,2}, {5,10000,10000,9,10000,10000,3}, {7,10000,10000,10000,8,10000,10000}, {10000,9,10000,10000,10000,4,10000}, {10000,10000,8,10000,10000,5,4}, {10000,10000,10000,4,5,10000,6}, {2,3,10000,10000,4,6,10000},}; //创建MGraph对象 MGraph graph = new MGraph(verxs); //创建一个MinTree对象 MinTree minTree = new MinTree(); minTree.createGraph(graph, verxs, data, weight); //输出 minTree.showGraph(graph); //测试普利姆算法 minTree.prim(graph, 1);// } } //创建最小生成树->村庄的图 class MinTree { //创建图的邻接矩阵 /** * * @param graph 图对象 * @param verxs 图对应的顶点个数 * @param data 图的各个顶点的值 * @param weight 图的邻接矩阵 */ //根据上面的邻接矩阵的关系创建邻接矩阵 public void createGraph(MGraph graph, int verxs, char data[], int[][] weight) { int i, j; for(i = 0; i < verxs; i++) {//顶点 graph.data[i] = data[i]; for(j = 0; j < verxs; j++) { graph.weight[i][j] = weight[i][j]; } } } //显示图的邻接矩阵 public void showGraph(MGraph graph) { for(int[] link: graph.weight) {//如遍历weight[2] 就是第二行 得到的就是第二行的所有值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link)); //输出的就是那行的所有值 } } //编写prim算法,得到最小生成树 /** * * @param graph 图 * @param v 表示从图的第几个顶点开始生成'A'->0 'B'->1... */ public void prim(MGraph graph, int v) { //传过来一个图 和从那个结点开始访问 //visited[] 标记结点(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int visited[] = new int[graph.verxs]; //和顶点个数是一样的 //visited[] 默认元素的值都是0, 表示没有访问过 // for(int i =0; i <graph.verxs; i++) { // visited[i] = 0; // } //把当前这个结点标记为已访问 visited[v] = 1; //之前输入了结点 就表示已经访问过了 //h1 和 h2 记录两个顶点的下标 int h1 = -1; int h2 = -1; int minWeight = 10000; //最小权 //将 minWeight 初始成一个大数,后面在遍历过程中,会被替换 for(int k = 1; k < graph.verxs; k++) {//因为有 graph.verxs顶点,普利姆算法结束后,有 graph.verxs-1边 //这两个for 就是A B C D E F G-所有可访问的结点 找一个最小的权 //外层 A B C D E F G 循环结点 //内层-所有可访问的结点 找一个最小的权 A [0][1] [0][2][0][3]…一个个比较 //两层for走完 找到一个权最少的边 //这个是确定每一次生成的子图 ,和哪个结点的距离最近 // 子图 画图就是这样的 A-C A-G A-B等等 代码中这样的 [0][1] [0][2] [0][3] [0][4] //第一次 只有v[0]=1 第一次完了才有v[6]=1所以第二次 就有v[0]=1 v[6]=1 代表 这两个结点 被访问了 //不然 那个if 进不去 for(int i = 0; i < graph.verxs; i++) {// i结点表示被访问过的结点 for(int j = 0; j< graph.verxs;j++) {//j结点表示还没有访问过的结点 if(visited[i] == 1 && visited[j] == 0 && graph.weight[i][j] < minWeight) { //替换minWeight(寻找已经访问过的结点和未访问过的结点间的权值最小的边) minWeight = graph.weight[i][j]; h1 = i; h2 = j; } } } //找到一条边是最小 System.out.println("边<" + graph.data[h1] + "," + graph.data[h2] + "> 权值:" + minWeight); //将当前这个结点标记为已经访问 visited[h2] = 1; //minWeight 重新设置为最大值 10000 minWeight = 10000; } } } //这个图的类 class MGraph { int verxs; //表示图的节点个数 char[] data;//存放结点数据 结点名称 int[][] weight; //存放边,就是我们的邻接矩阵 public MGraph(int verxs) { this.verxs = verxs; data = new char[verxs]; weight = new int[verxs][verxs]; } }
标签:10000,修路,int,graph,邻接矩阵,verxs,算法,顶点,普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nng/p/1233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