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一、组播(概述)

一、组播(概述)

作者:互联网

  ps.最近在学习组播,下面是近期整理的笔记,大概每天更新以方便监督自己   简述: 数据源只发送一份数据包 链路上只传输数据包 只有数据接收者才会收到数据包 组播MAC地址:01-00-5E-XX-XX-XX   组播地址: 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本地协议预留组播地址:224.0.0.0-224.0.1.255 本地管理组地址:239.0.0.0-239.255.255.255 用户组播地址:224.0.2.0-238.255.255.255     优点: 增强报文发送效率,控制网络流量,减少服务器和CPU的负载 组播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消除流量冗余 组播可以适应分布式应用,当接收者数量变化时,网络流量的波动很平稳 (以上皆是相较于IP的单播与广播) 缺点: 数据基于Best Effort 发送,无法保证语音、视频等应用的优先传输,报文丢失时采用应用层的重传机制,这样无法保证实时应用的低延迟需求 不提供拥塞控制机制,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无法为高优先级的应用保留带宽 无法实现组播数据包重复检测,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接收者可能会收到重复的报文,需要用应用层去剔除 无法纠正组播数据包乱序到达的问题   典型应用: 实时会议、视频监控、在线直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络电台   体系架构: 组播技术的需求: 如何标识接收者? 组播转发路径如何建立? 如何维护组信息? 组播数据如何转发? 如何加入/离开组?   (需要解决的问题)   组播模型分类: ASM(任意信源组播):组播接收者无法指定组播源,任意组播源发送到同一个组播组的数据,都会被网络设备传送到组播接收者 意思就是,接收端只能选择加入某组播组,无法具体选择组播源   SSM(指定信源组播):指定组播源的传输服务,只接收某些组播源发送的组播信息 SSM的接收者已经通过某些手段预先知道了组播源的具体位置,指定了要这个组播源   组播管理协议简介: 主机通过组播组管理协议加入或离开某些组播组 路由设备通过组播组管理和维护本地的组播组信息 组播管理协议:IGMP(因特网管理协议)   组播分发树模型简介: 组播分发树是组播数据的转发路径 根据树根位置的不同,组播分发树模型分为:最短路径树模型(SPT)、共享树模型(RPT)   SPT树根为发送源,因此SPT也称“源树”,其从发送源到每一个接收者的路径都是最优的 RPT树根为网络中的某一台设备,称为汇聚点,发送源到接收者的组播数据必须首先经过汇聚点,然后再由汇聚点发送到每一个接收者,因此RPT模型中,从发送源到接收者之间的路径不一定是最优路径   两者好处:SPT延迟小,RPT对于源设备的负载小   组播协议体系: 主机-路由器:IGMP 路由器-路由器:PIM 域间(组播域之间):MSDP   ps.今天希望更四篇,有三篇已经写好了

标签:发送,组播,SPT,接收者,组播源,概述,数据包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unmengxian/p/1481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