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学]阳明辩花
作者:互联网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未看此花时”
此时是否有花,花是不是开了,是不知道的。你不知道什么是花,甚至,也许你就是花。
此时你对世界完全没有了别,世界浑然一体,你就是整个世界,此心即宇宙,这个时候认识心还没有发动,完全没有人我彼此的分别,主观客观的分别,是处于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状态,也就是无声无臭独知时,直造先天未画时。无善无恶心之体,就这个状态。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并不是说你看不见花,花就不存在,这里没有断定花存在不存在,而是说,分别心不起,主客内外是混一的,就好像寂静之中,看不见花,也看不见心,心与花都是寂寂无闻的。一定意义上,与贝克莱“存在即感知”是不同的。
“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也就是人的心发动的,有善有恶意之动,动了,就有了花,但这个花是因为你动而知道有的,所以这里不是认识论上的有,而是一种与心相关的有,不断定存在,而是说明价值,也就是道德的有,价值的有。只有你的心发动了,才有你的心所接触的意义世界,换句话说,你的心开启了你的道德世界。
小结
总的来说一下,这句话大概可以理解成,没有发动良知(王阳明说的心)的时候,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状态,发动了,就开始有所区分,林安梧说还有第三阶段(王阳明必然有啊,只不过这里没说而已),也就是人物的重新融合,物我合一的和谐状态。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是:你的良知没有发动的时候,你的心,也就是整个道德世界是没有觉醒的,一片昏暗,良知反动了的时候,开始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也就是正念头、致良知了。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本文根据浙江大学董平教授讲座《王阳明心学》整理)
王阳明认为仁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任何事都是介入了主体活动过程的。有一次,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寂”是王阳明所确认的关于事物的纯粹客观性的一种客观存在状态,你看到此花时,此花便分明起来,就是由寂转向显得瞬间转换。心灵的,心的本体的存在原本是寂的,是不动的,是静的,但这种寂并不是绝对的,寂的同时包含着向显转换的无限可能性,静的本身包含着无限的动的可能性,心本体是寂的,一旦有事物进入,它瞬间就可以动起来,这叫做寂感神应,这个过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无前、无中间、无后,瞬间观起。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状态只有在一种特定的关系情境之中才以它原来的样式显现给我们,我们才有可能去恰当的了解客观物的存在的真实状态。任何一种客观事物当它以一种纯粹的客观性而存在的时候,它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寂”,一种是“显”,这两种状态都是事物的客观状态,只不过它呈现给主体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存在物同时可以以寂的方式存在,也可以以显的方式存在,这取决于同一个客观事物在构成的不同的关系情境。
心外无物是一种生命境界,天下万物都在仁者的关怀之列,关心了才有意义。一个事物在被我的主体性所含摄之前它的存在跟我是不关心的,它的存在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真正的仁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按照孟子的观点,圣人无非是能够扩充他的四端之心,扩充他的仁义之心,以至于把天下一切事物都容纳到了他的主体的心灵世界当中来,然后才和天下一切事物相关心。
阳明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人都要致良知,使我们的良知显现出来,并且通过我们的主体的实践尽可能的去扩展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使一切万物都能够进入我的主体世界,这样我的心就和天下一切事物相关,最后的圆融境界叫做无心外之物,若有心外之物,便是你良知有不到,便是你心有私欲,所以心外无物是生命的一种崇高境界,一种宏大的无限扩大的生命境界,只要你立志去做,途之人可以为禹,人皆可以为尧舜。心外无物是一个仁者以天下之心为心的境界,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心外无物就是把物当做我的主体的一部分,我的心灵的一部分,我的主体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主体世界的自我建构,我们的意义世界的自我建构完全取决于我们主体自我的实践,我们每一个个人应该按照心外无物的要求去扩充我们的良知,表达我们的良知,努力地进行生活的实践,并在生活的实践当中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纳入到我的主体世界当中,我们的主体世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建立起来并不断地扩展,弥纶天地之道,上下与天地同流。
标签:主体,辩花,良知,世界,心外,天下,阳明,每日,此花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206508/278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