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疫情下最天才的商业模式!我信你个鬼啊
作者:互联网
最近有一个词火了,好像只要跟「共享」沾上边都能火,对,这个词就是「共享员工」。而且「共享员工」火了之后,竟然被媒体吹上了天,都能说出是:疫情下最天才的商业模式。
我咋感觉,他们就这么没见过世面呢?
「共享员工」这个词的来源,我们聊一聊。
在疫情之下,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二月初的时候,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说账上现金流扛不过 3 个月,在网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而就在过后几天,也就是 2 月 3 日,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正式宣布 “跨界租走” 餐饮品牌云海肴旗下近 500 名员工,这些员工将由盒马培训上岗,并负责相应劳动报酬。
紧接着,盒马又向其他餐饮企业发出了 “招工令”,一时间响应者众。
仅半天时间,到 2 月 4 日中午,已经有蜀大侠、望湘园、茶颜悦色等多家企业与盒马达成合作,预计将支援盒马 500 多名员工。还有西贝、探鱼、奈雪的茶等 30 多家餐饮企业正在接洽中,其中光西贝就有预计 1000 多名员工加入盒马。
另外,据盒马官方说法,目前盒马还有 6000 名员工的缺口。如今,已有部分云海肴员工经面试、体检、培训,确认劳动合同后,正式到盒马门店上班了。
在盒马的带动下,永辉、苏宁、沃尔玛、绿地 G-Super、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多家零售企业也向餐饮企业发出邀请,希望共克时艰。
而这种跨企业的借调员工的方式,就被称为「共享员工」。
首先,我认为这种形式,盒马这种像餐饮借调的员工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帮助餐饮企业,减轻他们的压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这种借调员工的方式,我认为盒马,叮咚,美团买菜等是跟餐饮企业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吧。因为员工在和餐饮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提下,是不能同时跟别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
所以,这种模式出来以后,很多人还欣喜的以为可以那两份工资,我认为清醒点,不可能。盒马等公司肯定是跟餐饮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打款应该也是打到餐饮公司账上,再由餐饮公司发给自己的员工。这样才能够缓解餐饮公司的压力啊!
这种形式挺好的,能够合理进行员工的资源配置,解决企业的压力,承担了社会责任。这是我们必须肯定的。
但是,媒体能否别鼓吹这种形式是天才的商业模式呢?不能因为换个词语「共享员工」,你就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因为这种形式不早有了,说得好高大上一样,本质上就是劳工借调,劳务派遣公司都玩腻了,每个行业都有淡旺季,A 企业的淡季员工有富余就借给 B 企业旺季用,然后 A 企业旺季的时候又从 B 企业把员工拉回来,其实到最后就变成了挖墙脚。
对于企业本身来讲,这种来回借调员工的方式,最后,很容易造成员工流失。
而对于员工来讲,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让员工挣到更多的钱,因为发工资方,并不是借调方,而且你所属企业,他们不就是卖人头赚钱吗,而员工还是一样下苦力的人?
我认为盒马等用人公司和餐饮公司之间这种模式只能是疫情倒逼下的临时模式,而不是长久之计,大家也不要鼓吹什么「共享员工」模式的伟大。你看看「共享单车」,前期鼓吹的多厉害,不要以为带个「共享」两字就是牛逼。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员工来讲,本质上并不是喜欢借调吧?劳务外派,外包人员。对吧?不能变个词语就让人欣喜若狂。
我感觉从职场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避免让自己成为「共享员工」,因为「共享员工」的本质并没有让你获得更多的收益,在单位时间内虽然工作量可能大致相同,但是却有可能被公司赚了人头费。
大家内心认为的「共享员工」以为自己可以赚两份钱,其实不然,因为你并没有付出两倍的时间,这样是合理的,没毛病。即使是这样,我依旧认为真正的「共享员工」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付出一份工作的努力,让价值达到双倍甚至更多,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这才能成为伟大的商业模式。但是,目前我还真想不出什么工种可以做到这样。目前,这种形式下的「共享员工」,连兼职都不如。
大家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聊一聊自己心中的「共享员工」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才能做到付出一份工作的努力,让价值达到双倍甚至更多,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呢?
标签:商业模式,员工,我信,天才,盒马,共享,餐饮企业,借调,餐饮公司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64/278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