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LaTex:有关LaTex的入门、语法使用

LaTex:有关LaTex的入门、语法使用

作者:互联网

安装Latex及其需要的软件

Latex是一个适合写论文的软件,但是新手刚下载安装好这类软件后,却容易束手无策。我想直接通过代码介绍一下这类软件的入门。

首先在官网下载latex安装包,注意latex的编写最好自己寻找一个软件进行编写,比如VScode(可以到网上去找一下配置教程)。由于latex原生不支持中文论文,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配置适配中文论文的编写。我使用的软件是Texpad,公式软件使用的是xFormula。

mac系统下安装latex得到的四个软件(右边两个分别是编辑器和公式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让Latex支持中文输出

进入Texpad,这时我们无法输出中文的pdf文件。

解决方法:点击偏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勾选CJK suppor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待CJK support下载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新建一个文件进行latex编写了!

首先是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是否大功告成呢?错误。中文还无法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前不是解决了中文输入吗?别急,需要使用特殊的格式才能是用中文输出。(需要补充的标红框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atex的语法使用教程

一个大体的latex工程文件应该长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以下代码(留予自己作为模版改造)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CJK}
\usepackage{fancyhdr}
\usepackage{graphicx}
\begin{CJK}{UTF8}{gbsn}
\pagestyle{fancy}
\fancyhf{}
\fancyhead[L]{$\cdot\thepage\cdot$}
\fancyhead[C]{如何使用Latex编写关于数学建模的教程}
\begin{document}
	
	\title{如何使用Latex编写关于数学建模的教程}
	\author{fxalll}
	\date{2021/5/3}
	\maketitle
	
	\renewcommand{\abstractname}{摘要}
	\begin{abstract}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end{abstract}
	\paragraph{}
	\textbf{关键词: 建立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


	
	\tableofcontents
	
	\newpage
	\section{关于数学建模的思想}
	\subsection{为什么要数学建模?}
	\paragraph{}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subsection{学习数学建模的意义}
	\paragraph{}
	在诗人眼里,所有景语皆情语;在数学家眼里,万物皆数。这是两种世界观,但对于一种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有一种良好的逻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建模的锻炼就能让我们有这种能力,对我们专业的学习一定大有裨益。
	
	\paragraph{}
	\section{学习数学建模能给我们带了什么}
	\subsection{掌握快速学习的诀窍}
	\paragraph{}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能培养队员快速收集与掌握信息能力。因为竞赛题总是一个有相当应用前景且尚未完全解决的热点课题,常常涉及现有书籍找不到的最新知识和信息。队员只能从互联网上去寻求所需的信息,从而提高其搜索资料的能力。此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需尽快把下载的资料应用到当前的工作中去。不言而喻,这种快速收集与掌握信息能力,对于信息时代的青年而言是尤为可贵的。
	\subsection{强化团队协作的意识}
	\paragraph{}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就像一张大网一样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没有什么创新是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的。面向未来,没有单枪匹马的成功者,英雄生于联盟之中。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它同时也强调成员的共同贡献。

	\subsection{磨砺知难而进的勇气}
	\paragraph{}
	竞赛中面临形形色色的困难,诸如数学理论、方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实际问题的假设、分析与检验,以及对上述方面的综合运用等。认识在每次迭代中螺旋上升,组员必须知难而进,这不仅能够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更能从中领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哲理,体味“众里寻她千里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快感。
	\newpage
	\section{关于数学建模的公式插入方法}
	\subsection{简单的使用}
	\paragraph{}
	这是行间公式:
	\[y=ax+b\]
	\paragraph{}
	又或者是 $y=ax+b$ 这样的行内公式。
	\paragraph{}
	我们可以在一行之间插入很多个公式:
	\begin{displaymath}
		y=ax+b,
		x=\frac{y-b}{a} 
	\end{displaymath}
	\paragraph{}
	我们同样可以对行间公式进行编号:
	\begin{equation}
		y=ax+b
	\end{equation}
	\begin{equation}
		x=\frac{y-b}{a} 
	\end{equation}
	\subsection{表达上标}
	\[x^2\]
	\subsection{表达下标}
	\[x_2\]
	\subsection{分式}
	\[\frac{a}{b}\]
	\subsection{开方}
	\subparagraph{}
	开平方:
	\[\sqrt{x}\]
	\subparagraph{}
	开n次方:
	\[\sqrt[x]{n}\]
	\subsection{累计求和}
	\[\sum_{i=m}^{n}\]
	\subsection{累计求积}
	\[\prod_{i=m}^{n}\]
	\subsection{积分}
	\[\int_{a}^{b}\]
	\subsection{省略号}
	\[a+b+\cdots+z\]
	\subsection{大括号}
	\[\underbrace{a+b+\cdots+z}_{26}\]
	\subsection{横杆}
	\[\overline{a}\]
	\[\underline{a}\]
	\paragraph{}
	\subsection{向量箭头}
	\[\vec{x}\]
	\[\overrightarrow{AB}\]
	\paragraph{}
	\subsection{更多}
	大家可以在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其他符号。
	
	\paragraph{}
	\section{公式输出更方便地使用}
	\paragraph{}
	实际上大家可以到网上查找Mathtype之类的工具,我使用的是mac上的xFormula。这类工具可以直接输入想要的数学符号,并支持复制为Latex格式。
	
	
	\paragraph{}
	\section{如何插入图片}
	\paragraph{}
	如下:
%[h]中,h代表当前位置、t代表顶部、b代表底部、p代表浮动。	
	\begin{figure*}[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7cm]{test}
		\caption{XXXXX}
	\end{figure*}
	
	\paragraph{}
	\section{如何插入表格}
	\paragraph{}
	\begin{table}[h]
		\centering
		\caption{随便列举的某种实验数据}
		\begin{tabular}{c|cccccc}
			\hline
			变量 &T & $k_1$ & $q_1$ &\ $q_2$ &\ $\alpha$ &\ $D$ \\
			\hline
			变量值 &0.02s& 10& 25& 20& 0.5& 0.2 \\
			\hline
			平均相对误差 &&&&&&2.33 \\
		\end{tabular}
	\end{table}
	
	\paragraph{}
	\section{参考文献的编写}
	\paragraph{}
	\begin{thebibliography}{99}
		\bibitem{ref1}Zheng L, Wang S, Tian L, et al., Query-adaptive late fusion for image search an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5: 1741-1750.  
\bibitem{ref2}Arandjelović R, Zisserman A, Three things everyone should know to improve object retrieval,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12 IEEE Conference on, IEEE, 2012: 2911-2918.  
\bibitem{ref3}Lowe D G.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2004, 60(2): 91-110.  
\bibitem{ref4}Philbin J, Chum O, Isard M, et al. Lost in quantization: Improving particular object retrieval in large scale image databases,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 CVPR 2008, IEEE Conference on, IEEE, 2008: 1-8.  
	\end{thebibliography}
	





	\newpage
\end{CJK}
\end{document}

Latex代码生成参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atex代码注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LaTex,begin,end,入门,Latex,建模,语法,paragraph,subsection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496152/article/details/11638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