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数字化转型,你也可以品

数字化转型,你也可以品

作者:互联网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刚过去的一个月,没有太多时间去欣赏风光和静心思考,出差占去了大半的时光,唯有的读书收获就是在飞机上看完了霍尼Tridium物联网中间件一书,另外吴晓波、罗振宇推荐的图书”数字化转型“也才刚开了个头。这两本读物刚好前者着力细节、后者落子宏观,各有微妙。所以我们今天就随便说说物联网之下的数字化转型这码事。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大谈数字化转型,大有你还没有在做数字化就out的意味。数字化确实是个好东西,但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众口一词必有妖。

我们先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什么?持续提高效率、持续推动创新,我认为是潜在的两大目标。那围绕这两个目标,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又有所不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生而数字化,其实并没有自身要数字化转型这一说法,只有传统企业才有数字化转型一说。所以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腾讯的智慧工厂、智慧零售、数字农业,其实是自身业务遇到天花板时,寻求的和实业相结合的一种破局。无关数字化重构、数字化赋能这些亮眼新词汇背后的含义,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利用数字化工具、数字化手段来优化传统行业经营管理、重塑组织协同的经济活动。这里我们留意两点,数字化手段、工具,是互联网具备的,经营、商业模式、组织这些则是基于传统行业,根植于其自身系统思维的东东,要很好的融合这两者 并不容易,只能一点一点地来。而且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去主动改变优化传统企业,我个人倒更觉得传统企业用数字化手段来自我革命更有希望。从来都没有什么外来的救世主,外因种种,不如内因一条。虽然新时代的我们接受的是唯物论教育,但内在的改变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为何觉得会更有谱,因为其明白自身的问题在哪里。要成功转型,就离不开从自身找问题,而且即使找着了问题,转型也不是件容易事,整个组织、团队 是否接收现实,是否愿意作出改变,能否用空杯心态,从新起航,也非常关键。

接着我们还是回到 智慧楼宇的话题。楼宇建筑行业确实属于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其中的智能化虽然时间稍短,但也是一个横跨机械、电气、信息、数字 四大工业革命的老行当。另外这个行当涉及的学科很多、很杂、分工也极其细腻,目前反正我获悉的没有人敢说都懂。暖通、自控、机电、强电、设计…彼此都是不同学科工种的活儿,在校园中这也是不同专业的人群。那在楼宇这样一个汇聚一大批专业背景截然不同,认知体系迥异的团队领域下,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或数字化升级呢?

借用禅宗谈人生的一席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高境界则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鄙人认为,这一样符合楼宇智能化的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建筑智能

比如早期的楼宇传统智能化项目。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一时期,大家是在按信息化的思路在做楼的软件工程。这时的智能化系统和ERP系统并没有本质区别,是在做数字化转换。它并不改造现有业务模式,不过通过无纸化、流程化等技术手段将楼宇内的信息和过程数据化,用来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了解动态业务信息,以方便作出有利的决策,让资源更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更有竞争力的目标

所以这时出现了BAS 楼宇自控系统、SAS 楼宇安防系统、FAS楼宇消防系统等林林种种大大小小的子智能化系统。这些大多是为了满足某项特定功能、满足某些部门使用,很少考虑和其他部门的整合与集成,数据也没有拉通,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孤岛效应严重。另外信息化的中心在“管理”,所以是从管理者的思维来考虑系统智能化设计的,并不过多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且系统面向的使用者技术门槛往往不高,对这些复杂的设计根本无法应对,所以很多系统都处于休眠状态。这个阶段的智能化仅仅是用软件系统的方式将冰冷的建筑变成了一个个服务器上的僵化数据,并没有彼此之间的流动和催化。就比方安防有一整套庞大的监控系统,但火灾系统有报警时,旁边的安防摄像头是无动于衷的,因为他们彼此无待见。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智慧建筑

这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互联网企业和楼宇自控企业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路。以老东家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从15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觉得这些沉睡的数据实在可以好好做文章,另外禁锢在各条子系统的各类数据,由于杂乱无规范,没法有效地打通使用,这块虽然传统的IBMS系统也在做集成工作,但成本高 且复制性极其差。作为一家玩平台、善用数据、且有大量楼宇和IDC机房需求的软件公司,为何不在这块做做文章。往差了讲,满足自己的内部需求,讲好了,则可以对外推广。所以16-19年,我在的那四年里,阿里迅速在打造智慧楼宇操作系统IB平台的路径上着力推进,不仅发布了互联网行业的第一份建筑白皮书,而且主导了很多行业智能化规范标准的设计和撰写。后续 腾讯、华为、字节也开始圈地跑马各种智慧园区、智慧机房、智慧酒店则是后话。这条线是 互联网企业们带着对楼宇经营业务逻辑的思考,来用数据建楼、管理楼。

另一条线 则是霍尼、江森、西门子几大家 闷头在搞BPS、OpenBlue等数字化的楼宇云平台。楼宇自控企业和暖通机电企业比较起来,要更信息化一些,他们见识到了卖软件增值服务和纯卖硬件的差距后,开始在软件服务方面紧追猛赶,于是,OpenBlue这些用软件 服务化思路构建的平台化产品、智能化解决方案成为新宠。而且由于这些企业不比互联网,他们更了解现场,所以平台上的服务要更到位,更深入。这也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第二阶段为何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呢?因为,这时的建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楼宇,而是一个数字化聚合体。它既是数据的起点,也是数据的终点。数据在这里产生,又在这里被消费 使用,加工,重塑。尤其 互联网公司引入C端用户 作为楼宇的一部分,而不再似第一阶段 人是人、楼是楼 两不相干彼此割裂的局面。这就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变化,基于此,楼宇智能化不再仅仅关心设备,空间、人员都成为可量化、可估值的数字信息,参与整个楼宇的智能化过程。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智慧建筑

虽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山已经不是从前的山,水也不是过去的水。这一阶段和第一阶段的区别,在于技术已经渗入到行业本身,不再是第二阶段的用技术去赋能行业,而是融入其中,化有形为无形,融入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纵向的各业务条线,还是横向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都有数字化技术的身影,建筑智能化的本质还是回归建筑,那让这些产业更有价值、更高效才是动力。建筑行业有其自身特质,专业性也很高,只有数字化转型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停的调整反省,修正发力力道,对这一行业的认识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行业知识、经验如何赋能技术,如何借技术腾飞,真正成为一个智慧、有活力、懂温度的建筑

 

如果不能将智慧建筑当成数字化转型中的一次变革性创新,而只作为一次改良式创新,是无法全面认知这一颠覆机会的。不清空自己的旧思维,不从自我革命做起,我认为这可能会成为阻碍这条道路更好发展的瓶颈。

 

刚开始新征途,作为智慧建筑这个行业一直坚守多年的老兵,希望同样从事这个行业的同仁,大家一起来经营这个行业,往第三阶段去努力,不负韶华,获得成就。同时借本帖立个flag:

每年认识这个行业2-3名大牛和行业专家,成为朋友:)

标签:数字化,可以,智慧,智能化,转型,楼宇,看山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allance82/article/details/11568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