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一文学会Lua

一文学会Lua

作者:互联网

Lua简介

Lua 是一种轻量小巧的脚本语言,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放,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嵌入应用程序中,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定制功能。是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里的一个研究小组于 1993 年开发的。

设计目的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嵌入应用程序中,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定制功能。

特性

应用场景

安装Lua

Mac 系统

```curl -R -O http://www.lua.org/ftp/lua-5.3.0.tar.gz

tar zxf lua-5.3.0.tar.gz

cd lua-5.3.0

make macosx test

make install


或者

brew install lua


## Windows 系统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rjpcomputing/luaforwindows/releases,

双击安装后即可在该环境下编写 Lua 程序并运行。

windows下你可以使用一个叫"SciTE"的IDE环境来执行lua程序。

![](https://m.360buyimg.com/img/jfs/t1/162297/36/15434/38802/6062bfedEc939a251/3a32aa64ba897736.png)

# 变量

## 变量定义

Lua 中的变量全是全局变量,那怕是语句块或是函数里,除非用 local 显式声明为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为从声明位置开始到所在语句块结束。

变量的默认值均为 nil。

a = 5 -- 全局变量

local b = 5 -- 局部变量

function joke()

c = 5 -- 全局变量

local d = 6 -- 局部变量

end

joke()

print(c,d) --> 5 nil

do

local a = 6 -- 局部变量

b = 6 -- 对局部变量重新赋值

print(a,b); --> 6 6

end

print(a,b) --> 5 6


> do ... end这种表达方式只是一种定义局部变量和执行一个语句块的组合,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 变量赋值

Lua 可以对一个变量进行赋值,也可以对多个变量同时赋值,变量列表和值列表的各个元素用逗号分开,赋值语句右边的值会依次赋给左边的变量。

a = 1

i,j = 2,3

x,y,z = 4,5

print(a, i, j, x, y, z)


# 数据类型

Lua 是动态类型语言,变量不要类型定义,只需要为变量赋值。 值可以存储在变量中,作为参数传递或结果返回。

Lua 中有 8 个基本类型分别为:nil、boolean、number、string、userdata、function、thread 和 table。

|  数据类型   | 类型描述  |

|  :----:  | ----  |

| nil  | 只有值nil属于该类,表示一个无效值(在条件表达式中相当于false)|

| boolean  | 包含两个值:false和true |

| number  | 表示双精度类型的实浮点数 |

| string  | 字符串由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来表示 |

| table  | Lua 中的表(table)其实是一个"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s),数组的索引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或表类型。在 Lua 里,table 的创建是通过"构造表达式"来完成,最简单构造表达式是{},用来创建一个空表 |

| function  | 由 C 或 Lua 编写的函数 |

| thread  | 表示执行的独立线路,用于执行协同程序 |

| userdata  | 表示任意存储在变量中的C数据结构 |

我们可以使用 type 函数测试给定变量或者值的类型:

print(type("Hello world")) --> string

print(type(10.4*3)) --> number

print(type(print)) --> function

print(type(type)) --> function

print(type(true)) --> boolean

print(type(nil)) --> nil

print(type(type(X))) --> string


## nil(空)

- nil 类型表示一种没有任何有效值,它只有一个值 -- nil,例如打印一个没有赋值的变量,便会输出一个 nil 值

- 对于全局变量和 table,nil 还有一个"删除"作用,给全局变量或者 table 表里的变量赋一个 nil 值,等同于把它们删掉,执行下面代码就知:

a=1

print(a)

a=nil

print(a)

print(b)


- **nil 作比较时应该加上双引号 "**,试下如下代码

type(X)==nil

type(X)=="nil"


type(X)==nil 结果为 false 的原因是 type(X) 实质是返回的 "nil" 字符串,是一个 string 类型,不信你执行一下 `type(type(X))`

## boolean(布尔)

boolean 类型只有两个可选值:true和 false,Lua 把 false 和 nil 看作是 false,其他的都为 true,**数字 0 也是 true**:

if false or nil then

print("至少有一个是 true")

else

print("false 和 nil 都为 false")

end

if 0 then

print("数字 0 是 true")

else

print("数字 0 为 false")

end


## number(数字)

Lua 默认只有一种 number 类型 -- double(双精度)类型,以下几种写法都被看作是 number 类型:

print(type(2))

print(type(2.2))

print(type(0.2))

print(type(2e+1))

print(type(0.2e-1))

print(type(7.8263692594256e-06))


## string(字符串)

### 字符串的定义

- 字符串由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来表示:

string1 = "this is string1"

string2 = 'this is string2'


- 也可以用 2 个方括号 "[[]]" 来表示"一块"字符串:

html = [[

<html>

<head></head>

<body>

<a href="http://www.baidu.com/">百度</a>;

</body>

</html>

]]

print(html)


- 在对一个数字字符串上进行算术操作时,Lua 会尝试将这个数字字符串转成一个数字,试运行如下代码:

print("2" + 6)


### 字符串常见的操作

Lua 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来支持字符串的操作:

- 字符串全部转为大写字母。

string.upper('lua')


- 字符串全部转为小写字母。

string.lower('LUA')


- 在字符串中替换。

string.gsub("aaa","a","z",3); -- aaa要操作的字符串;a 被 z 替换 3 次 (如果忽略3,则表示全部替换)


- 在一个指定的目标字符串中搜索指定的内容,返回其具体位置。不存在则返回 nil。

string.find("Hello Lua user", "Lua")


- 返回一个类似printf的格式化字符串

string.format("the value is:%d",4) -- %d, %i 接受一个数字并将其转化为有符号的整数格式

string.format("the value is:%f",9.990000) -- %f 接受一个数字并将其转化为浮点数格式

string.format("the value is:%s",'a') -- %s 接受一个字符串并按照给定的参数格式化该字符串


- 计算字符串长度。

str = 'abc'

string.len(str) 或者

print(#str)


- 连接两个字符串,使用的是 ..

print("abc".."xyz")


- 字符串截取

str='m.jd.com'

string.sub(str, 4, -1) -- str要操作的字符串;4 截取开始的位置;截取结束位置,默认为 -1,最后一个字符。


## table(表)

### table(表)的定义

在 Lua 里,table 的创建是通过"构造表达式"来完成,最简单构造表达式是{},用来创建一个空表。也可以在表里添加一些数据,直接初始化表:

-- 创建一个空的 table

local tbl1 = {}

-- 直接初始表

local tbl2 = {"apple", "pear", "orange", "grape"}


Lua 中的表(table)其实是一个"关联数组",数组的索引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字符串:

a = {}

a["key"] = "value"

key = 10

a[key] = 22

a[key] = a[key] + 11

for k, v in pairs(a) do

print(k .. " : " .. v)

end


- **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数组把 0 作为数组的初始索引,在 Lua 里表的默认初始索引默认以 1 开始。**

local tbl = {"apple", "pear", "orange", "grape"}

for key, val in pairs(tbl) do

print("Key", key)

end


- **table 不会固定长度大小,有新数据添加时 table 长度会自动增长,没初始的 table 都是 nil。**

a = {}

for i = 1, 5 do

a[i] = i

end

for key, val in pairs(a) do

print(key, val)

end

a["key1"] = "val"

print(a["key1"])

print(a["key2"])


### table(表)的操作

- Table 连接

- 插入和移除

- Table 排序

- Table 最大值

#### **Table 连接**

可以使用 concat() 输出一个列表中元素连接成的字符串:

fruits = {"banana","orange","apple"}

-- 返回连接后的字符串

print("连接后的字符串 ",table.concat(fruits))

-- 指定连接字符

print("连接后的字符串 ",table.concat(fruits,", "))

-- 指定索引来连接

print("连接后的字符串 ",table.concat(fruits,", ", 2,3))


#### **插入和删除**

可以使用 insert() 和 remove() 来分别实现 table的插入和删除:

fruits = {"banana","orange","apple"}

-- 在末尾插入

table.insert(fruits,"mango")

print("索引为 4 的元素为 ",fruits[4])

-- 在索引为 2 的键处插入

table.insert(fruits,2,"grapes")

print("索引为 2 的元素为 ",fruits[2])

for key, val in pairs(fruits) do

print(val)

end

table.remove(fruits)

print("------------")

for key, val in pairs(fruits) do

print(val)

end


#### **Table 排序**

使用sort() 方法对 Table 进行排序,默认排序顺序是根据字符串Unicode码点。

fruits = {"banana","orange","apple","grapes"}

for k,v in ipairs(fruits) do

print(k,v)

end

table.sort(fruits)

print("--------------------")

for k,v in ipairs(fruits) do

print(k,v)

end


#### Table 最大值

table.maxn 在 Lua5.2 之后该方法已经不存在了。

## function(函数)

在 Lua 中,函数是被看作是"第一类值",函数可以存在变量里。

> 第一类值表示函数与其他传统类型的值(例如数字和字符串类型)具有相同的权利。即函数可以存储在变量中,可以作为实参传递给其他函数,还可以作为其他函数的返回值,如下两段代码:

--函数可以存储在变量中:

local function f1()

print("Hello")

end

--等价于

local f1 = function()

print("Hello")

end

--以匿名函数的方式通过参数传递:

function testFun(tab,fun)

for k ,v in pairs(tab) do

print(fun(k,v));

end

end

tab={key1="val1",key2="val2"};

testFun(tab,

function(key,val)--匿名函数

return key.."="..val;

end

);


### 函数的定义

optional_function_scope function function_name( argument1, argument2, argument3..., argumentn)

function_body

return result_params_comma_separated

end


- optional_function_scope: 该参数是可选的制定函数是全局函数还是局部函数,未设置该参数默认为全局函数,如果你需要设置函数为局部函数需要使用关键字 local。

- function_name: 指定函数名称。

- argument1, argument2, argument3..., argumentn: 函数参数,多个参数以逗号隔开,函数也可以不带参数。

- function_body: 函数体,函数中需要执行的代码语句块。

- result_params_comma_separated: 函数返回值,Lua函数可以返回多个值,每个值以逗号隔开。

#### 示例

- 以下实例定义了函数 max(),参数为 num1, num2,用于比较两值的大小,并返回最大值:

function max(num1, num2)

if (num1 > num2) then

result = num1;

else

result = num2;

end

return result;

end

-- 调用函数

print("两值比较最大值为 ",max(10,4))


- 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如下实例:

myprint = function(param)

print("这是打印函数 - ##",param,"##")

end

function add(num1,num2,functionPrint)

result = num1 + num2

-- 调用传递的函数参数

functionPrint(result)

end

-- myprint 函数作为参数传递

add(2,5,myprint)


### 多返回值

Lua函数可以返回多个结果值,在return后列出要返回的值的列表即可返回多值,如:

-- 获取table中的最大值

function maximum (a)

local mi = 1 -- 最大值索引

local m = a[mi] -- 最大值

for i,val in ipairs(a) do

if val > m then

mi = i

m = val

end

end

return m, mi

end

print(maximum({8,10,23,12,5}))


### 可变参数

Lua 函数可以接受可变数目的参数。

- 在函数参数列表中使用三点 ... 表示函数有可变的参数;

- 可以通过 "#" 来获取可变参数的数量。

-- 求平均值

function average(...)

result = 0

local arg={...} -- arg 为一个表,局部变量

for i,v in ipairs(arg) do

result = result + v

end

print("总共传入 " .. #arg .. " 个数")

return result/#arg

end

print("平均值为",average(10,5,3,4,5,6))


## thread(线程)

在 Lua 里,最主要的线程是协同程序(coroutine)。它跟线程差不多,拥有自己独立的栈、局部变量和指令指针,可以跟其他协同程序共享全局变量和其他大部分东西。

|  方法   | 描述  |

|  :----:  | :----  |

| create() | 创建 coroutine,返回 coroutine, 参数是一个函数,当和 resume 配合使用的时候就唤醒函数调用 |

| resume() | 启动 coroutine,和 create 配合使用 |

| yield() | 挂起 coroutine,将 coroutine 设置为挂起状态,这个和 resume 配合使用能有很多有用的效果 |

| status() | 查看 coroutine 的状态 (coroutine 的状态有三种:dead,suspended,running) |

| running() | 返回正在跑的 coroutine,一个 coroutine 就是一个线程,当使用running的时候,就是返回一个 corouting 的线程号 |

### 简单示例

co = coroutine.create(

function(i)

print(i);

end

)

coroutine.resume(co, 1) -- 1

print(coroutine.status(co)) -- dead

print("-------------")

co2 = coroutine.create(

function()

for i=1,10 do

print(i)

if i == 3 then

print(coroutine.status(co2)) --running

print(coroutine.running()) --thread:XXXXXX

end

coroutine.yield()

end

end

)

coroutine.resume(co2) --1

coroutine.resume(co2) --2

coroutine.resume(co2) --3

print(coroutine.status(co2)) -- suspended

print(coroutine.running())


> 当create一个coroutine的时候就是在新线程中注册了一个事件。当使用resume触发事件的时候,create的coroutine函数就被执行了,当遇到yield的时候就代表挂起当前线程,等候再次resume触发事件。

### 详细示例

function foo (a)

print("foo 函数输出", a)

return coroutine.yield(2 a) -- 返回 2a 的值

end

c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a , b)

print("第一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a, b) -- co-body 1 10

local r = foo(a + 1)

print("第二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r)

local r, s = coroutine.yield(a + b, a - b) -- a,b的值为第一次调用协同程序时传入

print("第三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r, s)

return b, "结束协同程序" -- b的值为第二次调用协同程序时传入

end)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1, 10)) -- true, 4

print("--分割线----")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r")) -- true 11 -9

print("---分割线---")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 true 10 end

print("---分割线---")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 cannot resume dead coroutine

print("---分割线---")


> resume和yield的配合强大之处在于,resume处于主程中,它将外部状态(数据)传入到协同程序内部;而yield则将内部的状态(数据)返回到主程中。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local newProductor

function productor()

local i = 0

while true do

i = i + 1

send(i) -- 将生产的物品发送给消费者

end

end

function consumer()

while true do

local i = receive() -- 从生产者那里得到物品

print(i)

end

end

function receive()

local status, value = coroutine.resume(newProductor)

return value

end

function send(x)

coroutine.yield(x) -- x表示需要发送的值,值返回以后,就挂起该协同程序

end

-- 启动程序

newProductor = coroutine.create(productor)

consumer()


以上代码执行步骤:

- 创建newProductor协同程序

- 执行consumer函数

- 到consumer中执行recieve()

- recieve中启动newProductor,执行productor函数

- 到productor中执行send(1)//生产者中i = 1

- send(1)挂起newProductor,并发送1

**注意协同程序下次从这里继续**

- 继续执行receive,value=1,

- 到consumer()中local i=1,打印i

- 执行consumer()中的while循环

- ......

## userdata(自定义类型)

userdata 是一种用户自定义数据,用于表示一种由应用程序或 C/C++ 语言库所创建的类型,可以将任意 C/C++ 的任意数据类型的数据(通常是 struct 和 指针)存储到 Lua 变量中调用。

# 数组

Lua并没有提供专门的数组对象来对数组进行操作,Lua的数组是使用table来实现的。当 key 为整数时,table 就可以当成数组来用。而且这个数组是一个 索引从1开始 ,没有固定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增长的数组。可以是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 Table的长度

### 对于一个数组我们通常可以使用#和table.getn来获取其长度

array = {"a", "b"}

print(#array)


### 如果不是数组,使用#是不能获取table长度的,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进行获取:

tabletest = {a=1,b=2,c=3,d=4,e=5}

local count=0

for k,v in pairs(tabletest) do

count = count + 1

end

print(count)


## 一维数组

array = {"a", "b"}

for i= 0, #array do

print(array[i])

end


## 二维数组

多维数组即数组中包含数组或一维数组的索引键对应一个数组。

array = {{1,2},{'a','b'},3,'c'}

for i=1, #array do

if (type(array[i]) == 'table') then

for j=1, #array[i] do

print(array[i][j])

end

else

print(array[i])

end

end


# Lua 流程控制

Lua 编程语言流程控制语句通过程序设定一个或多个条件语句来设定。在条件为 true 时执行指定程序代码,在条件为 false 时执行其他指定代码。

## if 语句

--[ 0 为 true ]

if(0)

then

print("0 为 true")

end


## if...else 语句

a = 100;

if( a < 20 )

then

print("a 小于 20" )

else

print("a 大于 20" )

end


## if 嵌套语句

a = 100;

b = 200;

if( a == 100 )

then

if( b == 200 )

then

print("a 的值为 100 b 的值为 200" );

end

end


# 循环

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些有规律性的重复操作,因此在程序中就需要重复执行某些语句。

一组被重复执行的语句称之为循环体,能否继续重复,决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复执行某段程序的流程结构,被反复执行的程序被称为循环体。

循环语句是由循环体及循环的终止条件两部分组成的。

## for 循环

### 数值for循环

for var=exp1,exp2,exp3 do

<循环体>

end


> var 从 exp1 变化到 exp2,每次变化以 exp3 为步长递增 var,并执行一次 "执行体"。exp3 是可选的,如果不指定,默认为1。

for i=1,10 do

print(i)

end


### 泛型for循环

泛型 for 循环通过一个迭代器函数来遍历所有值。

--打印数组a的所有值

a = {"one", "two", "three"}

for i, v in ipairs(a) do

print(i, v)

end


> i是数组索引值,v是对应索引的元素值。ipairs是Lua提供的一个迭代器函数,用来迭代数组。

## while 循环

Lua 编程语言中 while 循环语句在判断条件为 true 时会重复执行循环体语句。

while(循环条件)

do

<循环体>

end

a=10

while( a < 20 )

do

print("a 的值为:", a)

a = a+1

end


## 循环嵌套

以下实例使用了for循环嵌套:

for m=1,9 do

local s = ""

for n=1,9 do

if n <= m then

s = s..m.."x"..n.."="..m*n

if n ~= m then -- ~= 不等于

s = s..", "

end

end

end

print(s)

end


## 循环控制语句

循环控制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流程, 以实现程序的各种结构方式。

- break

- goto

### **break**

Lua 编程语言 break 语句插入在循环体中,用于退出当前循环或语句,并开始脚本执行紧接着的语句。

如果你使用循环嵌套,break语句将停止最内层循环的执行,并开始执行的外层的循环语句。

for i=1,10 do

if(i>5)

then

break

else

print(i)

end

end


### **goto**

goto 语句允许将控制流程无条件地转到被标记的语句处。

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goto label


Label 的格式为:

:: Label ::


以下实例中使用了 goto:

for i=1, 3 do

if i <= 2 then

print(i, "yes continue")

goto continue

end

print(i, " no continue")

::continue::

print([[i'm end]])

end

标签:文学,end,coroutine,--,Lua,print,table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8851255/269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