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is
作者:互联网
在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以下例子的环境为Windows 10, Python 3.9.1):
>>> a = 256 >>> b = 256 >>> a is b True >>> a = 257 >>> b = 257 >>> a is b False >>> a, b = 257, 257 >>> a is b True
当你启动Python 的时候,Python就创建好了数值为 -5
到 256
的小整数池。因为这些数字经常被使用,所以提前准备好,用来避免小整数被频繁的申请和销毁。那为什么a和b两个变量都是257的时候,判断a is b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实际上当多个变量处于同一行的,并且初始化值相同的时候,Python解释器会将这些变量,指向同一个对象(前提条件是对象为不可变类型)。如图:
上述内容都是交互式环境得到的结果,如果将以下代码写入到py文件中,得到的结果又不太一样。如下代码:
a = 123456789
d = 257
b = 123456789
c = 123456789
print(id(a))
print(id(b))
print(id(c))
print(id(d))
print(a is b)
print(a is c)
print(b is c)
结果如下:
1936955721200
1936955721200
1936955721200
1936955721232
True
True
True
结论(前提条件是,对象是不可变类型):
- 第一个例子处于交互式环境下,当变量处于不同行的时候,即便是初始值相同,Python解释器也不知道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int对象257,所以解释器又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新的int对象。
- 第二个例子是写在py文件中的,Python解释器能清楚的知道,第一行已经创建了int对象123456789,如果后面还有变量的值也等于123456789,会将该变量也指向已经存在的int对象,哪怕中间隔了一行。
标签:解释器,出人意料,Python,id,int,print,257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zefu/p/1452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