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系列之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院
作者:互联网
来自大学《故宫学》,课堂笔记哇,习惯的戳进来瞅瞅~
慈禧太后:
- 48年在政坛,当下负面评价比较多(康有为上书,里面有戊戌变法等,可能康有为编故事,还需要继续求证),大家以为戊戌变法之后,光绪被囚禁了,实际上光绪还在管政,慈禧太后也在摄政,但是有摄政范围,更多对自己定位是家主
- 光绪的皇后(隆裕皇后),光绪殡天了,成为了皇太后
- 1912年2月12号,慈禧太后主动交出了政权。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通过武装手段。清朝到中华民国的过渡,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革命军的力量比较弱,没法通过武装手段打败清王朝。
- 1840年,清王朝逐渐轮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半个世纪前,洪秀全引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金田打到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对清王朝是颠覆性的冲击,但仍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出现力挽狂澜。武昌首义对比太平天国运动,如果当时清王朝号召各地擒王,什么结局未可知。
- 溥仪可以战,也可以不战跑,带领八旗,退出山海关,回到东北(统治东北、新疆、青海、西藏,统治蒙古高原)。
- 孙中山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皇帝内阁到责任内阁(所有公文只到袁世凯),相当于把皇帝架空了
- 慈禧太后交出政权,好处:保证了国土的完整,国土的政权交给了中华民国
- 交出政权的理由
- 武昌起义,百姓生灵涂炭,为了百姓的福祉不打仗
- 南方革命党要共和,北方革命党也要共和,大势所趋,让你们搞共和
- 民国2年,慈禧去世,当时国民政府为慈禧太后举行了国葬,称誉她为“女中尧舜”
前朝:收居民国(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后庭:天街分界线之后(慈禧和溥仪暂时居住,条件成熟搬到颐和园)
溥仪过的很舒服
- 民国政府允许溥仪保持宣统的年号,民国政府像对待外国元首一样礼敬他,每年400万两(凑销档记录每年宫里的花销)的生活津贴,居住了13年【电影《末代皇帝》,拍摄的很好,其中很多不符合历史】
- 生活很舒适:溥仪享受了很好的教育,与英语老师庄士敦关系很好,比如:骑自行车、照相(现在紫荆城存储了一万八千多张照片),跟胡适关系也不错,当时北京市电话号码4位,也可以给朋友打电话;跟泰戈尔合影,徐志摩帮忙翻译
- 《我的前半生》,溥仪的自传,还有出版社的人帮忙改稿
- 还珠格格的漱芳斋是在承德拍摄的,北京的漱芳斋里面有安装电灯(飞利浦的)
- 一入深宫深似海,皇帝和后妃很少一起吃饭(每个人一个桌子,桌子高矮还不一样),后妃很少见到皇帝,绝不可能见到亲人
- 康熙皇帝娶老婆多,康熙规定:妃子50岁以前不能和非亲生儿子相见。大年初一先接受群臣的朝拜,然后回到乾清宫接受家里人的拜年,先后妃、孩子们
- 延禧宫:灵沼轩,老发生火宅,德国风格建造了一个水晶宫
- 想去欧洲,法国和英国(年轻的时候,1922年5个月的时间,把宫里的宝贝带出宫到国外【因为每年的生活津贴,民国政府只能给到20%】)
- 1923年,建福宫(溥仪嫁妆、各种库房的东西等)大火损失惨重。点查官,有陈设档记录
-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中央控制不到全国各地,东北张作霖、山西阎锡山等,地方想要争夺更多的地盘。
- 1924年发动了直奉战争(控制中央的直系(曹锟),贿选可能是对手泼的脏水),冯玉祥发动政变成功(理由:民国要走共和,溥仪可能复辟,要铲除封建帝制复辟的祸根)
- 1924年11月5号,鹿钟麟和张壁执行:祛除溥仪出宫。通过李煜瀛(国民党四大元老,和齐如山【鼓励梅兰芳在京剧上有所成就】是发小)的帮助实现
标签:故宫,溥仪,民国,慈禧太后,清王朝,博物院,1924,皇宫,共和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lexia23/article/details/1144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