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纵论各家学派,不失为公平全面的评述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纵论各家学派,不失为公平全面的评述之一

作者:互联网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正史」的代表作。《史记》记载了从炎黄帝、殷商周、春秋战国、秦直至西汉·汉武帝刘彻之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编排。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任太史令,后任中书令,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等。《史记》最初就称为《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记》。

本文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本段文章对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做了一个简单的评判。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节选)

西汉·司马迁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有生之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要领),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正义》:「屋盖曰茨,以茅覆屋。」。)不翦(jiǎn,同「剪」,修剪。),采椽(chuán,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不刮。食土簋(guǐ,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啜(chuò,饮。)土刑(通「铏」,盛羹的器皿。),粝(lì,粗米。)粱之食,藜(一种野草,初生时可食。)霍(豆叶。)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qiáng,「彊」同「强」。指加强重视农业生产,节省用度。),则人给(jǐ,丰足。)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动词)亲尊(动词)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即名分和职分。)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古代学派之一,先秦称为「辩家」,如惠施、公孙龙等。)苛察缴绕(成语,指苛刻烦琐,显示精明。),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由名以求实,使名实相符。),参(同「叁」)伍(五)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shì,古通「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zhòng,符合。)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kuǎn,空。)。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yào,同「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精神,信念。)也,所讬(tuō,同「托」,寄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疲惫),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重视)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凭借)哉?

标签:史记,纵论,太史公,司马迁,自序,第七十,故曰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ufu/p/1435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