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罗振宇2021跨年演讲7:2060“碳中和”跟你有多大关系?

罗振宇2021跨年演讲7:2060“碳中和”跟你有多大关系?

作者:互联网

2060“碳中和”跟你有多大关系?

感谢您收看深圳卫视、爱奇艺正在直播,六个核桃独家冠名的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今年六个核桃推出全新产品六个核桃2430。

六个核桃匠心15年,坚持成就品质。

还要特别感谢这个板块的知识合作伙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

来,我给大家报个数:

特别感谢平安的保险代理人,他们通过“繁星结点”,也就是一百多万平安代理人,把得到介绍给他们的用户,这支力量,大得吓人,就在过去两天里,平安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数,他们一共把得到推荐给了450万用户。就在我刚上台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个数字又增长了30万。

你看,这是一个能证明人和人的连接力量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平安人寿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件事儿:保险代理人这支力量值得信任、潜力巨大。感谢平安,感谢平安“繁星结点”中的每一位朋友!

你看,这种合作多好。得到App借助他们的力量有机会服务了更多的同学。与此同时,平安的保险代理人在服务用户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知识工具。通过这样的合作,让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得到迎来了新同学,平安人寿变成了一支带有知识服务色彩的队伍,而平安的用户变成了更爱学习的人。你看多好,皆大欢喜。

距离2021年还剩最后半小时,我们还是回到这场演讲的主题吧:“长大以后。”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一个趋势,当它刚冒头的时候,特别不起眼。但是,当它真的长大以后,很多人又后悔没有上车。还记得十年前劝你买房的人吗?如果你当初爱答不理,那你现在可就是高攀不起。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这代人过去几十年的生命中,是不是反复在发生?

那我们就来利用2020年这最后一点时间,来看看,我们身边现在有没有这种看起来很小,将来会变得很大的新变量。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可能今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条新闻,中国向世界宣布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简单说,就是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会被植树造林之类的手段消化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乍一看,这件事特别遥远。这条新闻在很多人眼前可能一飘也就过去了。毕竟,2060年,40年开外啊,谁知道40年之后怎么样。但是,为了准备跨年演讲,我还是专门找学者打探了一下,这个目标是咋算出来的?靠谱不靠谱?没成想,这一问,问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

专家说了,这不是算出来的,这是定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战略决心。

先定目标,再拆任务,再看怎么干。

在中国,你说是算出来的靠谱,还是定出来的靠谱?至少,2020年发生的几件事都在告诉我们:在中国,先定目标,再拆任务,是一个更靠谱的途径。

比如,今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咱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的。总之,都是中国人,跟着高兴呗。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张报纸。结果发现,整个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

但是,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这个新闻,你怎么想?16年,好遥远啊。谁知道这16年里会发生什么?还有多少技术需要攻克?充满了不确定。而且整个计划也太简单了吧,就三个字,绕、落、回。感觉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里分三步,打开门,装进去,关上门。

结果你猜怎么着?就在此后的16年里,整个计划被严丝合缝、半点不差地执行着。今年,完成了。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眼这三个字,绕、落、回。多么简单,又是多么坚定。

还有一个事,今年我们跟着庆贺了一把。2020年,中国打赢了扶贫攻坚战。这事我们都知道,挺伟大,也挺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从历史进程中去看这件事,也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视角。

要知道,定下2020扶贫攻坚战打完这个目标,是哪一年?不过是5年前,2015年啊。那一年,中国仍然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谁都知道,剩到最后的,一定是最难啃的骨头。但是5年过去了,我们居然就做到了。

你看,中国人做事,往往就是这样。先定一个难度极高的目标,高到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一旦实现,就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红利。有了这个超大目标之后,再汇集一切的资源、人才、精力,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把它实现。万维钢老师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括。他说这叫“奇迹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我们带着“奇迹业”的视角,回头再来看看“碳中和”这件事。你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远在40年后的目标,它是我们这代人生命当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变量。

你信不信它会发生,这会极大地影响你在未来几十年的很多选择。现在,我请求各位,你想想你自己面对的那些命题。不管是职业选择、投资选择,还是你孩子面对的专业选择,等等。你带着这些选择,听听我下面这段话。你来感受一下,未来40年的变化,将在何种程度上,让你的选择发生偏转。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么,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装机容量会是现在的70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打开了。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燃油车,都将退出历史。那么大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换一套产业链、换一套规则和玩法,重来一遍。你说这会带来多大的机会?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啊,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26%以上,中国的生态环境会发生一次飞跃。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整个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价值、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会被重新定义。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那么所谓的马六甲困境,也就是能源运输卡脖子的问题,将不复存在。那么中国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也会迎来一个新局面。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制造业啊,那是中国人的基本功,到了咱们的主场啊。凭借制造业那个可以不断优化、持续迭代、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的特性,将释放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你就想去吧。你信,还是不信?

请注意,这是一副摊在桌上的“明牌”。我们这代人全部都在牌桌上。听着好像特别远,但是你算算账:我今年47。2060年,40年之后,我87岁,我其实挺有信心我还能看到这一天。而今年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正当40,风华正茂。他们这一生,注定会被这个新变量影响。

除了“碳中和”,我们身边这样的变量到处都是。比如,自动驾驶,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实用技术?再比如,数字货币,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完成普及?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些变量都对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产生山呼海啸般的影响。你要是让我选择,我选择信。我选择坚定地想象一个变量长大以后的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刚才的三个多小时,我们梳理了这么多长大以后要完成的课题。

  1. 长大以后,我们变成一张开放的网。
  2. 长大以后,我们和系统协同进化。
  3. 长大以后,我们把卡脖子清单转化为机会清单。
  4. 长大以后,我们为世界创造新的意义容器。
  5. 长大以后,我们从身边获得力量。
  6. 长大以后,我们从未来看现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一名知识服务者,别的忙也帮不上,得到的使命是“让知识成为每个人的力量”。所以,在这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得到App送给大家一份礼物。

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为大家做了一门课程,叫做《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这门课把我们这几年从各路高手身上看到的那些高效的学习方式做了一个归纳,希望对你有用。免费送给大家,大家也可以转送给你身边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现在只要打开得到App,就可以领取、下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位,在2020年的最后几分钟。让我们再看一眼,我们此刻的中国。再去感受一遍,那些一直在发生的,缓慢而坚定的改变。

这里是中国的制高点,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2亿4000万年前,这片高原开始崛起。而就在今年,我们又重新测量了它的高度:8848.86米。这不是静止的群山,这是一股一直在向上生长的力量。

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北,就到了新疆。当年的丝绸之路从这里通过,今天的中欧班列也从这里通过。就在今年,中欧班列就发车了12656列。这一代中国人,重新让这里成了国际运输的大动脉。

从新疆往东,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而现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是这一代中国人,让洒向这片沙漠的阳光,转化为澎湃的电能,向周边汹涌而去。

再往东,这里是陕西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它即将消失。是咱们这一代中国人,把沙漠改造成了良田。

一路向东,再南下,这里是大上海。是咱们这一代中国人把它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箱。2020年,上海取代了伦敦,成了国际最大的航空枢纽。

由此继续向南。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深圳刚刚在这里庆祝了特区成立40周年,是咱们这一代中国人让这里成了世界上发明专利最集中的区域。

由此向西,本来是安静的西南边陲,而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这一代中国人,正在这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基础设施奇迹。

从西南,顺长江而下。就来到了我们此刻所在的武汉,九省通衢,天下之中。

武汉拥有很多名号。今天,这里已经是“设计之都”,大量的顶级道桥工程都是由这里的工程师设计的。

今天,这里还是世界光谷。每天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70项,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光纤光缆,都来自这里。

你看,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个所在,都值得我们重看一遍。

因为,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在重新定义它的价值,在改变着它的模样。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2021,值得期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这里,40,中国,2021,碳中,2060,我们
来源: https://blog.csdn.net/howard2005/article/details/11285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