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第一章-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原理定义1)

第一章-交换机和交换式以太网(原理定义1)

作者:互联网

目录

以太网概述

时间事件
1973ALTO ALOHA网络
1979DIX以太网1.0规范(DEC硬件 INTEL硅片构件 Xerox以太网技术)+3Com公司成立
1980UNIX的TCP/IP协议,IEEE成立LAN委员会
1982Ether link+10BASE5 细缆以太网
1983IEEE颁布3C100 ISA总线上的以太网适配器
1986非屏蔽双绞线电话线UTP
10BASE-T 共享网络 负载加重 冲突频繁 半双工
网桥 Ether Switch(交换器) 直通,存储转发技术 全双工
100M
GEA
200210Gb/s
201040Gb/s
100Gb/s

总线型
总线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树形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网状拓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线型以太网

结构及功能需求

同轴电缆+匹配阻抗+中继器

各层功能

物理层:总线的空闲和传输数据状态不同;数据转信号,信号转数据;经过总线传输的二进制位流分割成每一帧的一段二进制流。
MAC层:数据封装成帧,帧中有数据,检错码,寻址信息;寻址接收终端;实现用于保证连接在总线的终端公平竞争总线的机制。

基带传输和曼切斯特编码

基带信号:只有两种离散值的数字信号,一个码元一位二进制,-:0;+:1
传输速率10Mb/s,波特率=10Mbaud,码元长度10^-7s。
时钟不一致问题,发送的时钟频率<接收端时钟频率–>发送端信号码元长度>接收端时钟周期–>发送端的n个码元信号被接收端分割成n+1个码元
原因:误差积累
n*T发>=(n+1)T收

曼彻斯特编码
定义 也叫相位编码(PE) ,是一种同步时钟编码技术。
特点
第一种G. E. Thomas, Andrew S. Tanenbaum1949年提出的,它规定0是由低-高的电平跳变表示,1是高-低的电平跳变。
第二种IEEE 802.4(令牌总线)和低速版的IEEE 802.3(以太网)中规定, 按照这样的说法, 低-高电平跳变表示1, 高-低的电平跳变表示0。
编码规则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低到高跳变表示“1”,从高到低跳变表示“0”。

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与曼彻斯特编码的区别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它在每个时钟位的中间都有一次跳变,传输的是"1"还是"0",是在每个时钟位的开始有无跳变来区分的。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个比特位占时钟周期的一半,当传输"1"时,在时钟周期的前一半为高电平,后一半为低电平;

怎么手画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方法:在到达下一个时钟周期前,也就是虚线前。如果为0。当到达下一个时钟周期,当从高电平降到低电平的时候,那么就说明前一个时钟周期和后一个时钟周期的电平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0;反之为1
优点无需专门传递同步信号的线路
共同特征 他们的特征是在传输的每一位信息中都带有位同步时钟,因此一次传输可以允许有很长的数据位。
4B/5B编码解决了曼切斯特编码的缺陷。

MAC地址及帧

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多播地址:01:00:5e:00:00:00~01:00:5e:7f:ff:ff
单播地址:除广播和多播以外的且I/G位为0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MA/CD算法

CSMA/CD算法
先听再讲
等待帧间最小间隔
边讲边听
退后再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缺陷
只适应轻负荷
捕获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线器和星形以太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多端口中继器,构建共享式以太网

标签:编码,跳变,交换式,总线,交换机,ff,以太网,时钟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674487/article/details/11147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