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DV3.0调试总结
作者:互联网
调试总结:
1、LM317反馈电阻的选择,当输出较小的时候不能忽略IAdj,反馈电阻的精度也对输出电压有影响。
2、模块下面不能有电源过孔,因为许多模块底面为地,主要是为了避免短路。
3、LM317手册上说可以进行36v到3.3v的转换,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核心板消耗的电流比较大,按照0.1A来计算,LM317上的功耗为(36-3.3)X0.1=3.27W,LM317很快就发热,然后进入保护状态,因此根本不能用。
4、基于上面第3点,因此使用DC-DC芯片mc3063A来进行36V到5V的降压,然后再用5V通过LM317来转换为系统需要的电压。在搭建下面电路进行DCDC转换电路设计测试的时候遇到两个问题:最初是3.3V没有输出来,因为地线没有接好;地回路接好后3.3v有输出但是带负载能力很弱,而且测试5v输出怎么都不成功,设计5v的输出始终只有二点几伏左右,而且输出电压上升很缓慢,最后发现是芯片输入总线的Rsc电阻推荐的0.33欧错误的使用了330欧的电阻,限制了电流,因此DC-DC要么输出不对,要么带载能力很弱。
5、Mbus总线采样电路做了大的改变,将原来上行电流调制电路通过在41欧电阻上引起电压的变化,然后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解调出数据这部分电路修改为:通过tl6106芯片将调制电流转换为电压,然后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解调出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负责电流大的时候,总线上的电压不会有太大的下降;而之前采用电阻的方式,负载电流会在41欧电阻上有一个大的压降,会导致总线电压下降,其结果是可能引起模块表具水量不能抄读。
6、Mbus总线上分布电容引起电压调制波形下降沿延迟,引起表具端波特率识别错误,导致通信异常。以前的设计中在电压调制的时候是用串口的TX引脚控制PMOS管进行电压调制,PMOS管型号为BSP250,当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通信比较顺利;后来将PMOS管换为IRFR5305,发现有的表具能通信有的不能通信,当然表具端的实现是有差异的,一种是通过通信芯片采用查询方式来识别波特率,另外一种是采用分离元件搭建的通信电路,程序中采用中断方式来识别波特率进行通信。通过示波器抓取TX引脚输出的波形和PMOS管输出的波形如下:
可以看到PMOS管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跟TX管脚的输出波形下降沿有90us的误差,而波形的上升沿基本一致;这说明PMOS管输出容抗比较大,导致波形有异变,导致通信失败。通过换输出容抗比较小的PMOS管,调节gs端的电阻(增加s端到地的电流,从而快速消耗掉输出容抗存储的电压,但需要注意gs端电阻的功率满足电流要求),可以将PMOS管的输出容抗影响减到最小。下面的波形是调整后的,这样对两种表具的抄读都很正常:
可以看到将PMOS管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跟TX管脚的输出波形下降沿误差减小到小于19us,如果从下降沿的中间算的话只有几个微秒的误差,这样跟标准串口的波特率比较偏差就很小了。下面是两种PMOS管的输出容抗,可以看到IRFR5305的输出容抗是BSP250的好几倍。
标签:总结,输出,S3CDV3.0,电阻,波形,容抗,电压,调试,PMOS 来源: https://blog.csdn.net/xiebingsuccess/article/details/1097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