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转载】项目实战—文档区域MSER检测理论(九)

【转载】项目实战—文档区域MSER检测理论(九)

作者:互联网

通常我们需要对文档进行OCR识别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找到文字的区域,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相关的方法。

Lowe和Bay提出的SIFT和SURF算法高效实现了具有尺度和旋转不变性的特征检测,但这些特征不具有仿射不变性。

区域检测针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像区域,通过对区域的旋转和尺寸归一化,可以实现仿射不变性。

MSER(Maximally Stable Extrernal Regions)是区域检测中影响最大的算法

原理

MSER基于分水岭的概念:对图像进行二值化,二值化阈值取[0, 255],这样二值化图像就经历一个从全黑到全白的过程(就像水位不断上升的俯瞰图)。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连通区域面积随阈值上升的变化很小,这种区域就叫MSER。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其中Qi表示第i个连通区域的面积,Δ表示微小的阈值变化(注水),当vi小于给定阈值时认为该区域为MSER。

显然,这样检测得到的MSER内部灰度值是小于边界的,想象一副黑色背景白色区域的图片,显然这个区域是检测不到的。因此对原图进行一次MSER检测后需要将其反转,再做一次MSER检测,两次操作又称MSER+和MSER-

可以看到,MSER的基本思路很简单,但编码实现是很需要算法和编程技巧的

以下算法步骤基于改进的分水岭算法:注水的地方固定,只有当该处的沟壑水漫出来后才能注入到另一个沟壑

此外,为方便编程,面积变化的计算方式也从双边改为单边检测,即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步骤

1、初始化栈和堆,栈用于存储组块(组块就是区域,就相当于水面,水漫过的地方就会出现水面,水面的高度就是图像的灰度值,因此用灰度值来表示组块的值),堆用于存储组块的边界像素,相当于水域的岸边,岸边要高于水面的,因此边界像素的灰度值一定不小于它所包围的区域(即组块)的灰度值。首先向栈内放入一个虚假的组块,当该组块被弹出时意味着程序的结束;
2、把图像中的任意一个像素(一般选取图像的左上角像素)作为源像素,标注该像素为已访问过,并且把该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当前值。这一步相当于往源像素这一地点注水;
3、向栈内放入一个空组块,该组块的值是当前值;
4、按照顺序搜索当前值的4-领域内剩余的边缘,对于每一个邻域,检查它是否已经被访问过,如果没有,则标注它为已访问过并检索它的灰度值,如果灰度值不小于当前值,则把它放入用于存放边界像素的堆中。另一方面,如果领域灰度值小于当前值,则把当前值放入堆中,而把领域值作为当前值,并回到步骤3;
5、累计栈顶组块的像素个数,即计算区域面积,这是通过循环累计得到的,这一步相当于水面的饱和;
6、弹出堆中的边界像素。如果堆是空的,则程序结束;如果弹出的边界像素的灰度值等于当前值,则回到步骤4;
7、从堆中得到的像素值会大于当前值,因此我们需要处理栈中所有的组块,直到栈中的组块的灰度值大于当前边界像素灰度值为止。然后回到步骤4。
至于如何处理组块,则需要进入处理栈子模块中,传入该子模块的值为步骤7中从堆中提取得到的边界像素灰度值。

子模块的具体步骤为:

1)、处理栈顶的组块,即根据公式2计算最大稳定区域,判断其是否为极值区域;

2)、如果边界像素灰度值小于距栈顶第二个组块的灰度值,那么设栈顶组块的灰度值为边界像素灰度值,并退出该子模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栈顶组块和第二个组块之间还有组块没有被检测处理,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栈顶组块的灰度值为边界像素灰度值(相当于这两层的组块进行了合并),并回到主程序,再次搜索组块;

3)、弹出栈顶组块,并与目前栈顶组块合并;

4)、如果边界像素灰度值大于栈顶组块的灰度值,则回到步骤1。

然而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区域拟合,我们将在下次讨论。
查看文章汇总页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37705/article/details/107864965
更多openvino技术信息可以入群交流~
申请备注:CSD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签:实战,文档,边界,像素,区域,灰度,组块,MSER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37705/article/details/11022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