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夜于图书馆偶寄

夜于图书馆偶寄

作者:互联网

合上最后一本书,打开手机,竟已十点。非自诩读书投入,只因图书馆的气氛令我安心。抬头,二十五张桌子堆满书籍,多于二十五张面孔潜在书本里。这夜晚十点的景象和白天的十分相似,若非窗外倒着馆内形形色色,衬着馆外如幕般的黑,我确以为新的一天才刚开始,而我正空着脑袋背着包前来求识。但过阵子便能发觉一些细小的差别,白天刚入座时馆内给人以干净洁白的感触,就像一张尚未涂抹的画布,装着无限的可能,且透过偌大玻璃窗,我能远眺沿路的学生,一排排种植的金黄的树和南邮里外绵延的山。这使我感觉自己身在穹顶,而整个天际是我的大地。夜晚的玻璃窗仿佛是可以穿越记忆的门,看过去的镜像是昨日的我重现。记忆在灵魂视域里总是纷杂模糊的,我便有一番“似曾相识_归来”的感受,但我不知是何物归来,又带来何物。我只能逼迫自己沉静下去,向深海进军。而凝厚的气压随即使我浮起,海面的事物随之进入视线。我这才想起现在是夜晚十点,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已上大学。
考虑到回去洗澡洗衣服等事,我将我抽离于这温暖的蜂窝。到二楼正欲出门,想着有无新到的书,便向书架那靠过去,挑三拣四,选了《意识本体论》和一本书法作品集。而穿过图书馆大厅去往总服务台时,我骤然听见来自四面八方的读书声——非四面楚歌,却令我心颤。环绕着中心巨大的水晶球,二楼、三楼道路两旁的沙发上,桌椅上落满学生,非小情侣依偎俏语,都捧着书用我能听见的声音读着我听不见的内容。有窝在沙发里单手支起书读,有起身像大臣读奏疏般晃着读,有干脆巡逻模样从这头悠悠撇到那头,经过我时还朝我手中的书望上一眼,而这空子他面向着我,嘴却未停,我听清楚了他们到底在读什么——“改革开放后中国贯彻落实……”。噢,政治,再放开说,考研。这时候,先前听不见的声音一下子清晰起来——“我们要做到始终如一……”“科学发展观是……”,还有几声阴阳怪气的英语。大厅偌大的空间一下子压缩,把属于我的空间挤成一平方米大小,甚至外客仍要求再分一杯羹。原来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走着,走进记忆里。高中早晨朗朗读书声。“嘿,你没在读课文啊!”“小点声,啧,跟你说了读课文有屁用,看点课外书。”“你在读什么呢?”“《鸟道》,喏。”“哦……周梦蝶,他是……”“来你看这首诗,拿稳了别被逮到。”“噢……”然后我一上午都在读《鸟道》,同学在课本底下藏了博尔赫斯。在四面摞起的学习用书中,我们低低薄薄的两本集子毫不起眼,但在他们身处危楼俯身看向地面时,我们在乡村小屋外抬头看着天,在他们紧紧抓住命运的铁索奋力攀爬时,我们拥有全世界。
人最擅长的事便是修剪树枝,将乱七八糟疯长的植物剪成他们喜爱的规规矩矩的模样,还好有如我俩般的树枝藏在背面,未被察觉,但总有一天它会长得比它们所有都高,那时,它会不会被剪碎,扔进垃圾桶呢。
总服务台空无一人,打听一番原来已下班。我把书放回去,找了块沙发坐下。渐渐地,嘈杂的声音离我远去,我忆起和一位老师的对话。聊到图书馆时,他说:“你看在图书馆里的人不少,但他们都在学习复习学习,或为了考研,或为了其他,坐下来捧着一本小说啊,散文啊,来看的,几乎没有。”图书馆的这种气氛看来是永久性的了,因为考研年年有,还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考试,为的是在招聘市场递出一张证书,巴巴望着那些考官们。可能是我幼稚的原因,我总喜欢将这比喻成喂食给家里的猫,生怕它老人家不满意,一转身溜走。当然那些考官不是可爱的猫,但证书倒有可能只是个食物。
由于人都差不多,都喜爱圆圆整整的装饰树,所以我也不多说什么,谁不喜欢自己家里放满了证书呢。但如果证书太多,或自己沉迷于此,那定会引起某种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转述到大的方面,便是图书馆的文化气氛。图书馆在最初建设时,初衷一定不是给那些功利性的学生提供温暖,而是希望培养起一些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的人,使他们聚集在一起,找到来自异乡异人的一份归属感。当然这或许是我以偏概全,一定有像我一样的人在某处角落,从早到晚,捧着三四本书读。但就我所见,大部分的人来到图书馆都不是因为爱这里,而是把它作为一件教室。对图书馆最大的侮辱莫过于称呼它为“教室”了,因为图书馆向来是一所大学的顶梁柱,是体认一所大学是否合格的标尺。而它自古以来都是文人们所称的“圣地”,是可以朝拜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数不清的文豪大家,你行至一处便有一片世界大门向你打开。如今“圣地”变为“教室”,恐怕开心的只有那一帮教育部的人了(非礼勿视)。清华北大之所以出人才,西南联大之所以出天才,图书馆的文化气氛是重中之重。但说到这里未免开始教条,话休叙烦。
嘈杂声又悄悄逼近,不过我已准备离开。我想到的最后一个问题,便是——考研过后的第一天,图书馆里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了呢。掀开红色布帘,一阵冷风袭来,我这才意识到,冬天了。
• 附上今日阅读感受:
我脑袋里有一灵感悄然而至又迅速离开——关于强制阐释在旧中国时期的某种现实表现。单就场外征用,(是指从文学场域之外,征用文学理论以外的理论到文学场域之中来阐释文本,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扩大理论的影响。)我想到文革时期领导对一些看似寻常的事的放大理解——将区区小事理解为政治性问题,从而来说明某个人的政治立场的歪斜,这未尝不是场外征用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民间一些传言或是中国小说里面时常出现的对一个人的讽刺(便是用的这种手法)。然后我的脑袋里就出现鲁迅的身影,似乎他才是将场外征用的文学含义引申为政治道德含义并加以反讽的第一人。之后便只高度浓缩成孔乙己和祥林嫂了。

2018.11

标签:在读,证书,征用,十点,图书馆,夜于,考研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nineis/p/1390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