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文献笔记

文献笔记

作者:互联网

医疗体域网研究进展

  无线体域网最大通信距离约2 m;用于监视和记录慢性病(如糖尿病、哮喘病和心脏病等)患者的健康参数,提供某种方式的自动疗法控制。

  WBAN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在低功耗、网络间互操作性、系统设备、数据安全性、传感器实现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 [1] 。

  WBAN分为可穿戴式BAN(wearable BAN)与植入式BAN(implantable BAN)两种。

  鉴于WBAN的特殊工作场景(人体及周围附近),超低辐射功率成为WBAN的最基本要求,因为WBAN不能对人体产生强电磁辐射,亦不能干扰其余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人体周围的无线局域网。要求WBAN传输技术具足够高可靠性。由于WBAN绝大部分应用热点集中于医疗保健领域,而用于医学诊疗及监护的相关数据事关人的生命与健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微小传输错误即可导致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WBAN数据传输亦要求实时性,即要求采集信号具有很小的传输时延。尽管某些场景下有关病人的监护数据允许一定时延,但通常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否则后果也将非常严重。最后,考虑人体移动性和系统实用性,诸如低成本、高安全、大规模、低功耗和小体积,也是WBAN设备的必备条件 [1] 。 

有关WBAN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域网信道建模

2.2 体域网传输技术

2.3 体域网多址技术

标签:传输技术,体域,低功耗,笔记,WBAN,BAN,文献,人体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yq/p/1379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