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
作者:互联网
一、“以”字的用法
(一)“以”字作介词的用法
1. 表示物品的用法:译为:拿,用,凭着。
-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希望用十五座城换玉璧
- 易:交换
- ②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 用刀砍狼的头首
2. “以”字表示凭借的用法:译为:凭,靠。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从此他凭借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 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 皆:全,都
- 见:表被动
3. “以”字表示所处置的对象的用法:译为:把。
-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 “以”字表示时间、处所的用法:译为:于,在,从。
-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在8月13日在街头斩首。
-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 在明朝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步行到华山做道士。
- 黄冠:道士
-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 果然我在未时到家,可是你在辰时断了气。
- 汝:你
5. “以”字表示原因的用法:译为:因为,由于。
-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
-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
列传》)- 怀王因为不知道分辨忠臣,所以对内被郑袖迷惑,对外被张仪欺骗。
- 于:被
6. “以”字表示依据的用法: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 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来验证它
-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其余的船只按照顺序依次前进
7.“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以”字作连词的用法: .
1. “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用法: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2. 以”字表示承接关系的用法: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
-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 每个人都恭敬地站着听
3. “以”字表示目的关系的用法: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这样的话就请你立太子为王.用来断了秦国的欲望!
-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 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
-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 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
4、“以”字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 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就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来命名它的.
-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诸侯因为公子能耐大,手下多有能人,故而不敢同魏国开战谋算魏国加起来前后怕不得有十来年的样子。
5、“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 《归去来辞》)
-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以”字作助词的用法
1. “以”字作语助的用法: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出师表》)
-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
-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 方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 表范围)
- 从王侯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二、"于"字的用法
1.对,对于。
- ①贫者语于富者日。
- 穷人对富人说
2. 在
- 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 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
-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 于是用九宾礼在正殿上接待了
- ③缙绅、大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3. 与,跟,同。
- ①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
-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
- ③燕王欲结于君。
- ④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4. 到。
-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 从,自。
- ①子子闻之,起于鲁。
- ②侄废孟子而不立,非将源于小儒乎?
-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 ......面。
-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7.比。
- ①孔子日: “苛政猛于虎也。”
- ②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 “于”。)
8.被。
- ①君幸于赵王。
- ②受制于人。
-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9.受。
- 不拘于时,学于余。 (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10.向。
-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 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
- 我以妖下之利尽归于己。
12.复合结构的用法
(1) “于是”:
(1)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3)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父死于是。
(4)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5)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6)从此。例:遂墨以彝文公,晋于是始墨。
(2)“于路”: 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3) “于呼”:于是。例:余感焉,以杜君泛之,众信同,于是乎书。
文言文练习题
标签:蔺相如,于是,廉颇,列传,用法,实词,文言,可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rFlySand/p/1359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