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看过时的计算机书2

看过时的计算机书2

作者:互联网

刚看完一本Programming in Prolog Using the ISO Standard,前面看得比较仔细,后面看得粗一点。总体感觉不错,只是有些地方稍嫌啰嗦。学Prolog这门语言,真的是处处要换个脑子,不是太习惯。粗粗看下来,感觉最关键的是递归和回溯(backtrack)两个要点。

看完了《快速软件开发》,不少观点感同身受,但是,很多东西自己无法改变,只能随其自然,去适应。

又开始看《修改代码的艺术》,书名原文是Working with Legacy Code,直译应该是《如何处理遗留代码》之类。译者刘未鹏,看过他写的《暗时间》,但没多少印象。看得出来,翻译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对于译名多有斟酌,虽然处理方法未必合理。比如stub一词,译者加了注释,说保留英文,不译。这大概是受了侯捷的影响,因为他曾说过表达不好的概念干脆不译。既然是翻译,就不能不译——说到这里,感觉计算机书的翻译,往往是由技术人员做的。他们一般懂专业(也有一些根本不懂的),但缺乏翻译训练,结果翻出的东西佶屈聱牙,还不如直接看英文原版。而英语水平精湛的老先生们,又不懂计算机技术,无法翻译。技术人员中,英语相对较好的,又对翻译理论等一无所知,自说自话一套“理论”。(比如上面的“不译”一说,若此说成立,则梁实秋先生在译莎时,碰到双关之类难译之处是否也可“不译”,直接保留原文?)回到此书,另一个翻译上的问题是自创名词,如“测试用具”,“解依赖”。计算机技术不少名词,中文确实一下子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词,于是不少人就干脆用词典上该词条的第一个释义来直译,或是自己生造出一个名词。有些“约定俗成”,已为大家接受,比如“赋值”,不知道有哪本汉语词典收有该词?或许对于这个assignment,确实难以找到很好的译法,但有些名词,恐怕是因为中文根底薄弱,又缺乏翻译训练,才草草安个生造的称呼。

说了翻译,再说书的内容。既然说的是处理遗留代码,似乎很自然地想到首先要交代为什么要修改遗留代码,以及一般应遵循的原则。但这本书看了六分之一,却还只字未提,而是在大谈特谈如何“解依赖”,如何编写单元测试(unit testing,同样是一个不懂脑筋的译法)。固然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原则不交代清楚,给人的错觉似乎是一拿到遗留代码,就要大动手术。我的理解是,对于企业程序来说,稳定性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需求驱动。比如,性能调优,一般只有对关键业务影响大的部分才有意义。另外,固然重构代码,使代码更灵活,更便于修改原则上是好的,问题是往往无法预料改动会在什么地方。所以,有些地方,设计得很灵活,其实没多大意义,反而造成不必要的程序阅读和调试上的麻烦。极端地说,如果某个地方基本上不会有变动,则硬编码也未尝不可。总的来说,基本上能不改就不改,特别要注意避免“用个更好的架构来改写”的想法,结果要么是无谓劳动,吃力不讨好,要么是反而造成许多新的bug。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使用mock对象来“解依赖”,编写单元测试。mock对象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不过似乎感觉作者有点过于抬高单元测试的作用。很多问题只有在特定的数据下才会出现,而mock对象的使用,就往往会掩盖这些问题。而真要全面测试,恐怕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只能让测试人员(QA)去做。

标签:翻译,看过,计算机,代码,单元测试,不译,遗留,mock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adnumber/p/1358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