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绩效
作者:互联网
领导力
领导力有几个因素:设定目标、知人善任、带领团队成长、绩效管理。
设定目标
好的目标有下面的特点SMART:
知人善任
领导需要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动力。
能力包括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动力包括投入程度、热情程度、对团队目标的承诺等。动力低的人,无论能力高低,对团队的贡献都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可以根据这二者的高和低,把团队成员分成四个象限:
处于不同象限的人,心理不一样,贡献不一样,对领导的期望也不一样,领导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他们,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引导。
1、对第四象限的人:积极的初学者
在能力上对任务不太了解,没有经验,处于“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啥”的状态。在动力上很想学习,充满好奇心和热情,觉得学习新技能也不是太难,处于一种无知的乐观状态。
领导此时应该多提供能力上的帮助,肯定他们带来的可转化技能,设置SMART目标、优先级和检查点,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要限制自主性发挥,提供资料让他们学习,提供练习机会,或者做一对一的指导。
在动力方面要提醒他们为即将到来的困难做准备。经常检查并给予大量反馈。
2、对第三象限的人:迷惑的学习者
在能力上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不知道如何前进,表现和进步并不是一贯优秀。在动力上有放弃的念头,害怕犯错误,处于知情的悲观状态。
领导此时应该在能力上提供机会提高技能,明确角色的定义,在动力上倾听他们的忧虑,分析他们的处境和前因后果,保证不放弃员工,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自己。
3、对第二象限的人:不爽的贡献者
在能力上有经验而且用实际成果证明了能力,给项目做出了实际的贡献。在动力上有时犹豫不决,有时觉得工作无聊或者对工作没有感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可能会产生价值危机,思考自己在团队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辛苦的干活。
领导此时应该尽量让他们在拿手的领域发挥更多作用,增加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参与代码复审和设计复审。在动力方面倾听他们的看法和担忧,需要认可他们的成绩,同时要让目标更有挑战性一些。
4、对第一象限的人:自立且取得成就的人
在能力上公认是某领域的专家,在动力上自立自主,很自信同时能激励其他同事,达到知情的乐观状态。
领导此时应该在能力上让他们在相关领域做更多的学习和创新,在动力上要认可并重视他们的贡献,放手让他们发挥,给予更多的信任和自主权,给予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带领团队成长
团队合作分为多个阶段,平时大家似乎相安无事,但是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就是对领导者智慧的考验了。
1、团队的第一个时期是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家刚开始互相认识,团队的目标没有达成一致,个人职责不清晰,成员非常依赖于团队领导的指导。
这个阶段大家都很有礼貌,每个人都想得到队友的接纳,试图避免冲突和容易引起挑战的观点,严重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及时提出来讨论。
此时领导要带领团队弄清五个基础的问题:
为了让团队能够应对后面的考验,领导要鼓励积极、公开的信息流动(如邮件、进度表、技术交流会等)。
在团队发展的初期,由于百废待兴,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详细的讨论以达成共识,领导要快刀斩乱麻地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2、磨合阶段,大家开始讨论问题,出现冲突和竞争。磨合是一个团队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如果一个团队长期挣扎在磨合阶段,领导人要负最主要的责任。领导人要处理好的方面包括:
(1)信任:相信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同事也会互相帮助,信任使团队效率变高,如可以让某个擅长某方面的人来帮助自己。敢于分享自己或自己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2)冲突:好的冲突,是基于信任的基础上直接对话,不要因为怕带入个人情绪而不让团队进行热烈的讨论。在团队中解决冲突主要可以用达成共识、投票、咨询几位专家、独裁、轮流做决定等。
(3)承诺:如果是团队讨论形成的决议,我就要去支持和执行,即使对我个人而言不是最优的情况。
(4)责任:按责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交付,同时也包括同事达不到团队标准时你也有责任去提醒。要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文化,主要是领导者要展现出处理问题的态度。加强责任感的最好机会是周期性的目标检查会议。
(5)结果:保持明确的目标,时刻准备调整计划以实现目标。
3、规范阶段,此时团队成员们就角色、职责定义和流程都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此时团队成员之间进一步了解,彼此欣赏各自的能力和经验,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并尊重各人的个性。团队的信心更足更有底气了。
同时团队做决定更有效率了,少部分相关人士就能直接做好决定,而不用请示领导。领导会把精力放在最难的问题上。做过的决定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反复讨论。
此时领导不能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一定要把精力投放到有价值的地方去。
4、创造阶段,这一阶段大家高度自治,目标统一,角色和职责能够自然的转换,没有人为此担心和发牢骚,所有人都能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工作上。
此时领导要注意不能让团队成员过分自满,不重视与别的团队合作,不重视客户需求等。
效能曲线和假团队
团队管理的效能曲线如下图:
警惕从工作组(乌合之众)过渡到真正团队时,可能出现假团队状态。
假团队状态下团队效率比工作组还低,此时领导对员工做表面工作,员工对领导虚情假意,私底下都不相信对方,也看不起对方。
猪、鸡和鹦鹉
在一片神奇的丛林中,一些动物决定合伙开一家早餐店,这些动物有猪、鸡和鹦鹉,其中具体分工如下:
猪提供猪肉、鸡提供鸡蛋、鹦鹉负责给团队其他成员建议、提供咨询等。这三种动物对于整个团队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猪一旦创业失败就会把自己的固定利益赔进去,投入级别是全身心投入(Commited);鸡能做重要的贡献,但是项目一旦失败,他们的生活还可以继续,投入级别是参与(Involved);鹦鹉能提出很多建议,但是他们不执行,一旦项目失败,他们就会飞到另一个项目去,投入级别是围观(Bystander)。
人可以在n个地方做鸡、或者在m个地方做鹦鹉,但是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做猪。在团队中,我们要分清成员对项目的投入属于哪一个级别,如果团队是一群猪,但是他们没办法做出重要贡献;如果是一群鸡,也许团队能和谐相处,但是没有高昂的斗志;如果是一群鹦鹉,大家只能不欢而散。
在遵循敏捷原则的团队中,一般有一个原则:重大决定由猪来定夺。在一些官僚层次驱动的项目中,往往会有一些鹦鹉来控制流程的关卡,他们对项目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做完决定往往拍拍翅膀飞走了。
在进行一些跨部门合作时,可以通过RASCI模型理清其中的角色:
项目的管理者要把每一个环节的RASCI都列出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且只有一个R。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软件工程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关于绩效管理想法很多:
1、根据代码量计算:重构减少代码量导致贡献为负数?注释和空行如果也算贡献,那就没事写注释不编码了。如果根据目标码大小来计算,那所有的库都自己实现岂不是更好?
2、根据发现bug数评价测试:那么没人会愿意去找那些隐藏的较深的bug了
3、根据角色定位:所有鸡都会说自己是猪,所有鹦鹉都会说自己不是
4、根据工作时间:大家开始比谁走的晚
5、比资历:严重违反软件工程中赢者通吃的局面
虽然绩效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任何一种衡量方法都比完全不衡量要好。但是也要避免所有人都评优,这样会让优秀的人离开,团队在平庸中被淘汰。
有的公司实施过二维的评价体系:
将员工根据人员百分比评出最好的20%、中间的70%和需要改进的10%,结合每个人的目标和完成情况,得到最终的评价。有不少经理会抱怨评价带来的工作量变多,如果明确了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多花一些时间又算的了什么呢。
公开刺激和闷声发财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处理手段,公开刺激会直接给优秀员工发奖金而辞掉比较差的员工,闷声发财是绩效不做排序,直接按照绩效发工资。
工资并不是驱动的唯一手段,实践表明,纯粹的金钱奖励只对体力劳动或有明确规则的活动有效,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过多的奖金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此时应该着重考察下面三种驱动因素:
1、自主性:能自己决定工作的部分内容
2、精通某个领域:在重要的领域做到更好
3、使命:工作由挑战性,工作的结果有意义
萝卜和白菜
有两位员工在项目中的表现截然不同,萝卜在一定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但是也产生很多的bug,导致项目后期很多时间都用在修改bug上,但是因为写的内容多,其他人对他写的模块不是很熟悉,所以离开他不行,很多人认为他有突出贡献;白菜按期完成工作,产生很少的bug,在项目后期不仅早早解决自己的bug,还帮助其他同事完成任务,修复的缺陷不多。
这两个人到底谁高谁低,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团队中的萝卜工作速度过快,可能会给项目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此时要及时用小强地狱约束开发速度。
标签:领导,他们,绩效,鹦鹉,团队,bug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inyunmoyi/p/1257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