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 静态链表 —— 游标实现
作者:互联网
目录
2、让CursorSpace数组中的单元代替malloc和free的职能
一、概述
1、动态链表
以前学习的各种链表都是由指针实现的,链表中结点的分配和回收(即释放)都是由系统提供的标准函数malloc和free动态实现的,故称之为动态链表。
2、静态链表
但是有的高级语言,如BASIC、FORTRAN等,没有提供“指针”这种数据类型,此时若想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只能通过数组实现,并必须使用"游标"来模拟指针,由程序员自己编写“分配结点”和“回收结点”的过程。
这种用数组描述的链表叫做静态链表,这种描述方法叫做游标实现法。
注意
在链表的指针实现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数据存储在一组结构体中。每一个结构体包含有数据以及指向下一个结构体的指针。
2、一个新的结构体可以通过调用malloc而从系统全局内存得到,并可通过调用free而被释放。
二、具体实现
游标法必须能够模仿实现以上两条特性:
1、要有一个全局的结构体数组
暂且命名为CursorSpace数组:
数组作为顺序存储元素,每个元素为一个结构体,有两个变量:data实现数据存储,next实现指向下一个结点的在数组中位置,进而实现类似链表的功能。
- 该数组类似与系统中的内存,申请节点,释放节点均在此数组中进行。
- 并且数组的大小决定链表的最大节点数。
- 对于该数组中的任何单元,其数组下标可以用来代表一个地址。
struct Node {
int data; //数据域
int next; //模拟指针,即下一个位置的数组下标
} CursorSpace[SpaceSize];
2、让CursorSpace数组中的单元代替malloc和free的职能
我们通过一个freelist表来模拟内存,我们通常也称之为备用链表。freelist表的表头设定为CursorSpace[0],表头之后连着的节点均在freelist表内,即仍在内存中待申请使用的节点。一旦从“内存”中malloc了这一个节点,那么此节点就不在freelist中了。
- 数组首元素CursorSpace[0]作为备用链表头结点,其游标值next为0表示指向空。
- 最开始初始化的状态:数组中所有的节点均在freelist中。
以下为初始化freelist(备用链表)的函数。
void initialize(int SpaceSize) {
for(int i = 0;; i++) {
CursorSpace[i]->data = 0; //数据域置零
//到了最后一个空间
if(i + 1 == SpaceSize) {
CursorSpace[i].next = 0; //相当于指向NULL
break;
}
CursorSpace[i].next = i + 1;
}
}
备用链表freelist的初始情况如下图所示,slot为其下标,element为数据域(全初始化为零),next为下一个节点的下标:
熟悉了freelist的基本结构那么对于malloc和free的模拟实现就很容易理解了。
Ⅰ.malloc的模拟实现
注意我们模拟的环境:freelist(备用链表)为我们的模拟内存。
那么malloc操作就是从freelist中申请并移除一个节点,返回其下标,我们默认申请头节点之后第一个节点,代码实现如下:
int CursorAlloc() {
int p;
p = CursorSpace[0].next; //获取头节点后第一个节点
CursorSpace[0].next = CursorSpace[p].next; //从freelist中删除标为p的节点
return p; //返回申请成功的节点下标
}
如果无法理解,可以手动实现几次CursorAlloc操作。
Ⅱ.free的模拟实现
注意我们模拟的环境:freelist(备用链表)为我们的模拟内存。
那么malloc操作就是,传入待free节点下标,将待free节点回收到(重新插入)freelist中,我们默认插入到头节点之后,代码实现如下:
void CursorFree(int p) {
CursorSpace[p].next = CursorSpace[0].next;
CursorSpace[0].next = p;
}
如果无法理解,可以手动实现几次CursorFree操作。
三、其他操作
关于游标链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未完待续...
end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鸡翅编程”,这里是认真且乖巧的码农一枚,旨在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平常会把笔记汇总成推送更新~
贝贝今天AC了吗 发布了1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5 · 访问量 170 私信 关注
标签:数组,List,游标,next,链表,freelist,节点,CursorSpace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87043/article/details/10393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