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读名校,孩子是否已输在起跑线?
作者:互联网
文章转载自李永乐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最近观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觉得很符合中国现状,看着挺扎心的。影片最终还是已主人翁的孩子离开了德里学校结局,也没有引起引起德里学校其他家长的共鸣,挺悲哀的结局,也无法撼动教育分阶级的事实。
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不仅可以引发公众对现实的思考,甚至可以影响社会,比如韩国电影《熔炉》就促进了熔炉法的通过。
在印度电影《起跑线》中,男主是一个出身下层的服装店主,虽然有钱,却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连英语都说不好。女主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上优质学校,进入上流社会。为此他们不惜花重金买了高档社区的学区房。但即便如此,他们也需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审查。但是他们失败了,原因是学校觉得他们两人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
为此,两人被迫从高档社区搬到贫民窟,通过假装贫民的办法来获取政府划拨给穷人的25%入学名额。在这里他感受到了穷人的善良。
当他们最终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他们心仪的小学之后,男主却承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当他发现所谓的名校不过是一个生意后,毅然决定揭露这一切。
电影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中国观众的共鸣,是因为电影里的情景与我们的生活太像了。学区房、择校、托关系、抽签入学、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别、有人的抗争与多数人的沉默,哪一件事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呢?
在电影中,优质私立学校奢华的设施和公立学校破败不堪的校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校长说:“我们这里之所以这么破,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来。没有人愿意来,学校也就越来越破。”
我曾经在一个论坛中看到一个北京霍营地区的家长近乎疯狂的咆哮道:“我从四线城市通过读书来到北京,花几百万买的房子,为什么要我的孩子上这么破烂的小学!这个小学甚至比不上我二十多年前四线城市的小学!”
是的,这就是现实。所有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就是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而在大城市中,各地区、各学校之间资源的分配也很不均匀。这种集中化不仅仅是校舍资金和设备, 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群体的差别。
优质学校的教师职位被各大名校的毕业生追捧,乡村中学无人问津。但凡有点教学成绩的老师,也都希望向大城市、名校发展。谁不想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地社会资源呢?曾经黄冈中学在中国教育界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于武汉等大城市,现在连年走下坡路,如今已经不能排进中国的第一梯队了。
家长们削尖脑袋往名校挤,不仅仅是因为名校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当你毕业时,会发现你的同学依然是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大家还记得前一段上海某小学竞选家委会的事吗?家长们在群里晒自己的履历,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告知其他家长自己的上流社会身份,从而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其他孩子的认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阶级固化从小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穷人的孩子没有钱上辅导班,没有门路托人找关系,买不起学区房,只能上差小学。差小学无论校园、老师还是同学的学习风气都不好,于是也考不上好的中学。有些人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赚钱,勉强读完了中学的人,能上个大专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他们的孩子又会继续重复这一过程。他们安于现状,或者无可奈何。
富人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相对较好的小学,他们不光可以在优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书本知识,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增长见识:名校有各种社团、兴趣小组、假期还有游学活动,这些是乡村小学想都不敢想的。小学毕业时,名校学生与乡村小学毕业生的整体差距已经大到无法想象。由于小学培养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在中学的学习会更加轻松。他们的烦恼在于自己为什么没能考上清华北大。大学毕业后,他们更会加倍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实现自己目标。他们相信跻身上流社会并不是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
在电影中学校面试家长时有个问题:“你如何向孩子解释贫穷。”我们同样要问,一个穷人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释为何别人代代都富裕,而自己代代都贫穷呢?
教育问题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教育公平也不能通过粗暴的平均化手段。我们尊敬一辈子扎根大山的乡村教师,但不能指责向大城市优质学校流动的教师。我们赞赏理性择校的家长,但也要佩服为了一张报名表半夜去排队的家长。只能期待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更多投入,尤其向教育落后地区和学校的倾斜,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师、家长来到这样的学校,缓解中国的择校难题。
让我最有触动的是电影的结尾,男主在家长会上爆料出自己假冒穷人骗取名额,并指出学校的各种问题时。除了自己的妻子,大部分人保持了沉默。闷声发大财,枪打出头鸟,我们这里何尝不是如此?
看完电影之后,我对别人说,我应该对穷人的教育做点什么。别人对我说:你还为穷人做事,你就是穷人!
是的,也许只有穷人,才会相互怜悯和同情。
标签:起跑线,名校,已输,小学,学校,孩子,穷人,家长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omantic-Chopin/p/1173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