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跨越阶层有多难?
作者:互联网
一个人,要付出3代人的努力、承担3代人的艰辛。结果如何,还不一定。
我认识的一个人,非典型例子:
父母是农村人,标准农村,平房、出村开车十分钟都是田地的那种。但其实农村大部分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差了,国家各种政策支持什么都可以。村里水电网络啥都有,快递除了慢一两天没啥区别。他家除了田地的收入,还做小加工,从个人家庭经济水平、物质生活,并不比普通城市小家庭差。在学校里,他的生活也跟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同学都没有大富大贵的,也没有穷得很厉害的,农村城市的都有,都是吃食堂、打游戏、看小说、也参加学校活动、担任点小的学生工作,反正非常普通而正常。与他本人的相处也很正常。
找工作时,也都和我们一样。如今除非家里很有能耐,否则都是自己找(也可能我们一班同学都是普通人吧)。他也努力,运气也不错,留在了准一线城市一个很不错的单位,算是就业比较好的(有编制,公积金很高);然后工作也认真、运气也可以,买方、买车,都赶在特别恰当的时候入手(刚买了车一两个月就开始限号了。还提供宿舍就买了期房,不着急住,等拿到手的时候房子已经涨出一倍了。)。妻子也是他们老家人,县城的,家庭条件也中等够用,大学不如他好也还可以,借着头几年积累的关系,妻子也进了一个有编制、福利待遇还可以的单位。总之,到这个时候,都是我们一班人中比较让人羡慕的了。
但,到了三五年后、差不多大家开始养孩子,不一样了。
1,父母根本帮不上忙,或者说,帮不上真正的。上一代在经济上并不差,但思想、能力上,真的有差距。不歧视农村人,但生活习惯真的不一样。
孩子生出来,小夫妻都要工作,就面临谁带娃的现实问题。妻子的兄弟姐妹也有个需要带娃的,所以父母不是特别有时间来大城市帮忙。他家倒是只有他一个,时间上有,父母年龄也不大(农村人结婚比较早)、身体挺好,从物质、客观条件上,是可以来帮他们带娃的。但真来了几趟,就发现,长辈自己在农村生活完全没有问题,但来大城市帮忙带娃,能帮上的特别有限----在农村一辈子了,对城市生活根本不适应,出门坐地铁、买菜去超市,对他们夫妻很正常,对他父母都是要专门学习、适应的。他两没怎么样,父母过得不开心、待了不到一个月就想走。也理解,原本村里都是认识一辈子的人,没事儿了村口唠嗑,现在小区里遛娃,他们一口方言,人家听不懂他们、他们也难跟人家沟通,根本不快乐。如今的长辈,也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反正四个老人,加起来帮忙带娃的时间也不到一半,来来走走,大部分时间还是小夫妻硬抗,要不就把娃放回老家。硬抗肯定对睡眠、工作状态有影响。娃不在身边,又免不了担心想念。夫妻关系面临的压力也明显更大。
相比同样是普通人家、但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本地大城市的,这个压力就小很多,甚至基本没有。人家帮忙带娃,真的能帮上,起码城市生活自己很习惯,没什么适应问题。
2,因此带出来的娃,很不一样。
正好两对同学,娃差不多大,不会说话时,都是聪明可爱的小娃娃。等开始学说话了,差距就越来越明显。祖辈农村的那个,虽然爸妈会跟他说普通话,但毕竟老人家都是说方言的,而且因为老人家不愿意在城里常住,很多时间娃也就跟老人在农村。然后小孩就一口方言了。不是说方言不好,但回到城市,跟别的小朋友玩,沟通就比较差。而且在农村生活的习惯也明显,比如夜里上厕所要尿壶,哪怕回到城市的家厕所就在卧室隔壁!农村老人养娃的方式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哄娃就是看电视,娃不满意了就大叫,吃饭的时候满地跑追着喂……
城市祖辈的那个,虽然爷奶外公外婆也都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教育专家之类,但至少孩子习惯养得很好。该吃饭就吃饭、想玩什么会表达。而且因为长辈是本地人,老人家自己对公园商城什么的比较熟悉,经常就带娃逛公园、逛商场、每天在小区里溜达,娃就不会光要看电视、对于新奇没见过的东西也不会非要、跟别的小朋友不熟也能比较正常的玩耍起来。别小看这几样,光是吃饭的时候不需要人追着喂,就少了多少家庭矛盾!而且这边孩子跟爸妈基本天天见、每周都能见到至少一方祖辈,那边孩子在老家的时候一个月见一次爸妈,主要就村里的爷奶,孩子跟父母的亲近程度也有了差别。见的人多、亲密的人多,眼界、性格也会有差别。
但你能怪长辈吗?不能。他们并无坏心,只是自己眼界、见识有限,自己都适应不了的社会,如何指望他们教小娃娃适应?自己都满头包的情况,指望他们跟小孩讲道理、做分析?
=======
再聊起来,就能感觉到,他们夫妻面临的“孤立无援”。
前几年的好运大概用完了。刚进单位时意气风发、年轻人有干劲就行,如今面临站队。自己家压力很显示,觉得累、没有后劲,缺少有见识的长辈,别说给他们在事业上帮忙了,连听听他们的分析、帮忙排遣愁绪的都没有。除了夫妻两自己消化,就是找我们这班老同学聊聊。
另一家呢,虽然老人家也不过是从国有工厂下岗的普通工人,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见过些人情世故、在城市里生活一辈子了新闻至少是天天看的,小夫妻单位里遇到的那些烦心事,至少能搭得上话,说出“老李家的儿子也遇到类似的事,听说他们家是如何如何的”这种例子。小夫妻去老人那里接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顺便倾吐一下,也很正常顺利。
老李无非是当年厂里的同事、小区里其他遛娃的老人,老一辈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沟通过儿女的事情,虽然帮不上忙,但老人家也是真的能理解儿女的不易。不像农村的那一对,只觉得孩子在城里、工作挺好,30对岁的中年夫妻难道每天遇到工作不顺利了跟农村的父母打电话沟通?他们也无法真正理解孩子在城市打拼的心累。
======
总结回顾起来,就能体会到,他们夫妻两,尤其是他自己,当年从农村考学出来、落脚到现在的单位,真的是自己很努力、很自律、也有一些天赋运气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毕竟是普通人,他的能力和运气,远不足以改变父母的人生和命运!
他妻子也是不错的人。单论他们小夫妻的学识、能力、性格,都比其他同龄人、相似学识的小夫妻不差,甚至还略好。但要他们小夫妻举起四个老人?比如把长辈们都接到现在他们所在的城市、安排好生活,他们做不到。而且老人也不一定上道、愿意接受。
他们自己的习惯、眼界、命运,已经发生改变了,但他们的后代,却被无形的强力,正往回吸向祖辈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养育孩子上,得跟这股天然的大力持续做斗争,也许十几二十年?(谁知道孩子现在养成的习惯、性格,会有多长远的影响)
看到他们,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有xx明星、成功人士、达官显贵的、大学教授的孩子,竟然是败家子,或者完全匹配不上父母的素质、见识、社会地位。其中一种可能是:这些父母也许就是非常努力地打拼出来的,而他们的后代逃不过他们的原生家庭。
一个人,靠着努力、天赋和一些运气,也许能让自己过得好,但要改变上一辈已经形成多年的习惯、思维、生活方式,绝不是靠这个人自己努力、有点天赋、有些运气可以实现的!而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成长在ta自己的“明星圈子\成功人士圈子\达官显贵圈子\大学教授圈子”里,因为他光忙活、奋斗、争取、实现到自己现在这些成就、地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孩子很有可能长到几岁、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都是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空有“我爸是xx”的名头、社会头衔,并没跟着父母能习得相应的社会能力。
这也不能完全怪奋斗出来的父母,因为他们的成功几乎完全都是自己摸索出的,他们的人生中,就少有“父辈带着他们、介绍他们、引领他们”的经验。这样的小夫妻,要能无师自通、或者自己学习领悟到如何教养下一代、好好领他们进入自己现在的圈子----就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的太厉害了。
=====
所以,从来不歧视穷人。
穷人真正穷的,从来不是金钱和物质条件。
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蹭蹭上涨。只要农村有地、不懒,就不会比城市普通小老百姓生活条件差;盖三五层小楼、实际资产、过得比城里一家子打工一辈子的好,很正常;运气好一点,拆迁成千万富翁的比比皆是……城市普通老百姓,没有特别才干、运气胆识一般的,如今五六十岁这一辈,很多人经济并不富裕,干了一辈子某个小工作,不至于太愁自己生活也得精打细算节省着过,能攒下点钱也很不容易,已经住着的房子大多已经是小区、放眼望去十年二十年都难有拆迁可能,除非过去在城中村(那就又像农村人了),否则基本没有一夜暴富的机会了。
穷人真正穷的,是眼界、是习惯、是那些金钱物质以外的东西。
四五十岁,你觉不觉得自己老、有没有自己的生活爱好(是生活、不是干的活儿);儿女二十多岁,你觉得他\她还没谈恋爱、没结婚,你是觉得很正常、很理解,还是觉得无法忍受、无法理解;儿女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你是觉得他\她工作不容易、自有自福,还是忍受不了同龄人都已经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天天要催;儿女买来智能手机,你是否愿意学着用、跟孩子\孙辈视频;跟着儿女上没有去过的场所,你是能学着得体、应付得来,还是觉得受不了再也不去;儿女过得还可以,你搬到他们所在的城市意味着你要脱离原来舒适的圈子、放弃原本在老家已经习惯甚至舒适的作息方式、去学习去适应去交新的朋友,你是否愿意为了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做出这样的努力甚至牺牲;看到别人家的生活方式与自己完全不同,是能去理解别人、思考别人的方式有什么道理,还是直接否定;别人家的孙辈去学编程\滑板\街舞,你是什么态度,这些你过去人生中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你是否愿意去了解、愿意支持后背去尝试……
有的人,没多少钱、物质上很普通,但其实拥有很多;有的人,就算物质上、金钱上不少,却也还是穷的。
比如有的狗很贵,但主人不带它遛、出门时不牵狗绳、狗拉了屎不清理,这样的狗和狗主人,就都是穷的;狗本身很普通,但防疫疫苗都做得很到位、被训练得很好、出门都牵好狗绳甚至戴了嘴罩、被真正关爱着,这样的狗和人,其实都是富有的。孩子同理。穿金戴银只是最表面的,真正拥有的是那些无形的,而且无形的那些一旦拥有就不易失去,比如眼界见识、理解他人的能力、好的生活学习方式、健康的习惯……
=====
没有的,也不用苛责自己、更不用去苛责长辈。
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就是在给周围人、给后代支持。
标签:生活,农村,他们,自己,父母,跨越,多难,夫妻,穷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atels/p/1145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