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数据结构之图

数据结构之图

作者:互联网

文章目录

定义

图(Graph)是由顶点的有穷非空集合和顶点之间的边组成,通常表示为:G(V,E),其中,G 表示一个图,V 是图 G 中顶点的集合,E 是图 G 中边的集合。
图通常有个固定的形状,这是由物理或抽象的问题所决定的。比如图中节点表示城市,而边可能表示城市间的班机航线。如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利亚简化的高速公路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
  如果两个顶点被同一条边连接,就称这两个顶点是邻接的,如上图 I 和 G 就是邻接的,而 I 和 F 就不是。有时候也将和某个指定顶点邻接的顶点叫做它的邻居,比如顶点 G 的邻居是 I、H、F。

路径:
  路径是边的序列,比如从顶点B到顶点J的路径为 BAEJ,当然还有别的路径 BCDJ,BACDJ等等。

连通图和非连通图:
  如果至少有一条路径可以连接起所有的顶点,那么这个图称作连通的;如果假如存在从某个顶点不能到达另外一个顶点,则称为非联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向图和无向图:
  如果图中的边没有方向,可以从任意一边到达另一边,则称为无向图;比如双向高速公路,A城市到B城市可以开车从A驶向B,也可以开车从B城市驶向A城市。但是如果只能从A城市驶向B城市的图,那么则称为有向图。

有权图和无权图:
  图中的边被赋予一个权值,权值是一个数字,它能代表两个顶点间的物理距离,或者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时间,这种图被称为有权图;反之边没有赋值的则称为无权图。

图的表示

图并不像树,图没有固定的结构,图的每个顶点可以与任意多个顶点相连,为了模拟这种自由形式的组织结构,用如下两种方式表示图: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如果一条边连接两个顶点,那么这两个顶点就是邻接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数据项表示两点间是否存在边,如果图中有 N 个顶点,邻接矩阵就是 N*N 的数组。上图用邻接矩阵表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表示有边,0表示没有边,也可以用布尔变量true和false来表示。顶点与自身相连用 0 表示,所以这个矩阵从左上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全是 0 。

邻接表:

邻接表是一个链表数组(或者是链表的链表),每个单独的链表表示了有哪些顶点与当前顶点邻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的遍历

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遍历图: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它们最终都会到达所有连通的顶点,深度优先搜索通过栈来实现,而广度优先搜索通过队列来实现,不同的实现机制导致不同的搜索方式。

深度优先搜索(DFS)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有如下规则:

广度优先搜索(BFS)

深度优先搜索要尽可能的远离起始点,而广度优先搜索则要尽可能的靠近起始点,它首先访问起始顶点的所有邻接点,然后再访问较远的区域,这种搜索不能用栈实现,而是用队列实现。

对于上面的图,应用广度优先搜索:以A为起始点,首先访问所有与 A 相邻的顶点,并在访问的同时将其插入队列中,现在已经访问了 A,B,C,D和E。这时队列(从头到尾)包含 BCDE,已经没有未访问的且与顶点 A 邻接的顶点了,所以从队列中取出B,寻找与B邻接的顶点,这时找到F,所以把F插入到队列中。已经没有未访问且与B邻接的顶点了,所以从队列列头取出C,它没有未访问的邻接点。因此取出 D 并访问 G,D也没有未访问的邻接点了,所以取出E,现在队列中有 FG,在取出 F,访问 H,然后取出 G,访问 I,现在队列中有 HI,当取出他们时,发现没有其它为访问的顶点了,这时队列为空,搜索结束。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Graph<T> {

    private Vertex vertexList[];//用来存储顶点的数组
    private int adjMat[][];//用邻接矩阵来存储边,数组元素0表示没有边,非零表示有边且值表示权值
    private int nVerts;//顶点个数

    /**
     * 顶点类
     */
     class Vertex<T> {
        public T data;  //数据
        public boolean isVisited;   //是否被访问

        public Vertex(T data){
            this.data = data;
            isVisited = false;
        }
    }

    /**
     * 打印某个顶点表示的值
     * @param v
     */
    public void displayVertex(int v) {
        System.out.print(vertexList[v].toString());
    }

    /**
     * 找到与某一顶点邻接且未被访问的顶点,未找到则返回-1
     * @param v
     * @return
     */
    public int getAdjUnvisitedVertex(int v) {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
            //v顶点与i顶点相邻(邻接矩阵值非零)且未被访问 wasVisited==false
            if(adjMat[v][i] != 0 && vertexList[i].isVisited == false) {
                return i;
            }
        }
        return -1;
    }

    /**
     * 初始化访问标志
     */
    public void initVisit(){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
            vertexList[i].isVisited = false;
        }
    }

    /**
     * 深度优先搜索
     */
    public void depthFirstSearch() {
        //存储顶点下标的栈(LinkedList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
        LinkedList<Integer> stack = new LinkedList<Integer>();
        //从第一个顶点开始访问
        vertexList[0].isVisited = true; //访问之后标记为true
        displayVertex(0);//打印访问的第一个顶点
        stack.push(0);//将第一个顶点放入栈中

        while(!stack.isEmpty()) {
            //找到栈当前顶点邻接且未被访问的顶点
            int v = getAdjUnvisitedVertex(stack.peek());
            //如果当前顶点值为-1,则表示没有邻接且未被访问顶点,那么出栈顶点
            if(v == -1) {
                stack.pop();
            }else { //否则访问下一个邻接顶点
                vertexList[v].isVisited = true;
                displayVertex(v);
                stack.push(v);
            }
        }
        //搜索完毕,初始化,以便于下次搜索
        initVisit();
    }

    /**
     *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
     */
    public void breadthFirstSearch(){
        //用于保存顶点坐标的队列(LinkedList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
        LinkedList<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Integer>();
        //从第一个顶点开始
        vertexList[0].isVisited = true;
        displayVertex(0);
        //入队
        queue.offer(0);
        int v2;

        while(!queue.isEmpty()) {
            //出队
            int v1 = queue.poll();
            while((v2 = getAdjUnvisitedVertex(v1)) != -1) {
                vertexList[v2].isVisited = true;
                displayVertex(v2);
                queue.offer(v2);
            }
        }

        //搜索完毕,初始化,以便于下次搜索
        initVisit();
    }
}


最小生成树

生成树:联通图G的一个子图如果是一棵包含G的所有顶点的树,则该子图称为G的生成树。生成树是联通图的极小连通子图。所谓极小是指:若在树中任意增加一条边,则 将出现一个回路;若去掉一条边,将会使之编程非连通图。
最小生成树:生成树各边的权值总和称为生成树的权。权最小的生成树称为最小生成树。
构造最小生成树一般使用贪心策略,有prime算法kruskal算法

prime算法

  1. 清空生成树,任取一个顶点加入生成树

  2. 在那些一个端点在生成树里,另一个端点不在生成树里的边中,选取一条权最小的边,将它和另一个端点加进生成树

  3. 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进入了生成树为止,此时的生成树就是最小生成树

	/**
     * 最小生成树prime算法,输出经过的边,并返回最短路径
     * @return
     */
    public int prime(){
        //当前节点
        int cur = 0;
        //最短路径
        int l = 0;
        //最小边集合
        int dist[] = new int[nVerts];
        //将与第一个节点邻接的边加入边集合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if(adjMat[cur][i] != 0)
                dist[i] = adjMat[cur][i];
        }
        vertexList[cur].isVisited = true;
        //从第二个结点开始
        for(int i = 1; i < nVerts; i++){
            //找出边集合中的最小边,并把对应顶点标志为已访问
            int m = Integer.MAX_VALUE;
            int p = cur;
            for(int j = 0; j < nVerts; j++){
                if(!vertexList[j].isVisited && dist[j] != 0 && dist[j] < m){
                    m = dist[j];
                    cur = j;
                }
            }
            vertexList[cur].isVisited = true;
            //计算最短路径
            l += m;
            //输出经过的边
            System.out.println(vertexList[p].data.toString()+"------>"+vertexList[cur].data.toString());
            //更新最小边集合,将新cur节点邻接的最小边加入集合
            for(int j = 0; j < nVerts; j++){
                if(!vertexList[j].isVisited && adjMat[cur][j] != 0 && dist[j] > adjMat[cur][j]){
                    dist[j] = adjMat[cur][j];
                }

            }
        }
        return l;
    }

kruskal算法

  1. 构造一个只含n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若将该子图中各个顶点看成是各棵树的根节点,则它是一个含有n棵树的森林 。
  2. 从边集中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若该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 ,则将其加入子图,也就是这两个顶点分别所在的 两棵树合成一棵树;反之,若该边的两个顶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
  3. 依次类推,直至森林只有一棵树。
	/**
     * 边类
     */
    class Edge{
        public Vertex<T> beginVertex;  //起始顶点
        public Vertex<T> endVertex;    //结束顶点
        public int weight; //权值

        public Edge(Vertex<T> beginVertex,Vertex<T> endVertex,int weight){
            this.beginVertex = beginVertex;
            this.endVertex = endVertex;
            this.weight = weight;
        }
    }
	/**
     * kruskal算法,返回最小生成树的所有边
     * @return
     */
    public List<Edge> kruskal(){
        //存储最小生成树构成的边
        List<Edge> result=new LinkedList<>();
        //连通分量集合(连通图)
        HashMap<Vertex<T>, Vertex<T>> map=new HashMap<>();
        //用来存储所有的边的list
        ArrayList<Edge> list=new ArrayList<>();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一开始,父节点都是vertex自己,因为每个端点所在的连通图只有自己
            map.put(vertexList[i],vertexList[i]);
            //由于邻接矩阵是对称的,所以只取一半
            for(int j = 0; j < i; j++){
                if(adjMat[i][j] != 0){
                    //将所有边加入list
                    Edge edge = new Edge(vertexList[i],vertexList[j],adjMat[i][j]);
                    list.add(edge);
                }

            }
        }
        //对所有的边按权值排序,从小到大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Edge>()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Edge edge1,Edge edge2){
                return (int)(edge1.weight-edge2.weight);
            }

        });

        for(Edge now:list){	//每次取最小边
            Vertex begin=now.beginVertex;
            Vertex end=now.endVertex;
            Vertex beginRoot=getRootVertex(map, begin);
            Vertex endRoot=getRootVertex(map, end);
            if(beginRoot.equals(endRoot)){
                //如果beginRoot==endRoot,说明结点beginVertex和结点endVertex在一个连通分量(同一棵树)上,因此不能将其加入T
                continue;
            }
            else{
                //如果beginRoot!=endRoot,说明结点beginVertex和结点endVertex不在一个连通分量上,
                //这时可以将(beginVertex,endVertex)加入T,且令endRoot的父节点为beginRoot(beginRoot为两个子树的root)<br>
                result.add(now);
                System.out.println("生成树加入边,顶点:"+begin.data.toString()+
                        " ,边的终点是:"+end.data.toString()+" ,边的权值为: "+now.weight);;
                map.put(endRoot, beginRoot);
            }
        }
        return result;

    }

    /**
     * 获取节点在连通图中的根节点
     * @param map
     * @param vertex
     * @return
     */
    public Vertex<T> getRootVertex(HashMap<Vertex<T>, Vertex<T>> map,Vertex<T> vertex){
        while(true){
            Vertex parent=map.get(vertex);
            if(parent.equals(vertex)){
                //在一个连通分量中,总有一个端点的父端点是它自己(把它看成是一棵树的根节点)
                return vertex;
            }
            else{
                vertex=parent;
            }
        }
    }

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问题旨在寻找图中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常用的算法有:floyd算法dijkstra算法

floyd算法

  1. 从任意一条单边路径开始。所有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边的权,如果两点之间没有边相连,则权为无穷大。
  2. 对于每一对顶点 u 和 v,看看是否存在一个顶点 w 使得从 u 到 w 再到 v 比已知的路径更短。如果是更新它。
	/**
     * floyd算法(前提是邻接矩阵中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值为正无穷)
     * 可计算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
    public void floyd()
    {
        for(int k = 0; k < nVerts; k ++){ //作为循环中间点的k必须放在最外一层循环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
                for(int j = 0; j < nVerts; j ++){
                    //如果i,j两点间的距离大于(i到k的距离+k到j的距离),则更新i,j的最短路径
                    if(adjMat[i][j] > adjMat[i][k] + adjMat[k][j]){
                        adjMat[i][j] = adjMat[i][k] + adjMat[k][j];    //dist[i][j]得出的是i到j的最短路径
                    }
                }
            }
        }
    }

dijkstra算法

基本思想是:
设置一个顶点的集合T,并不断地扩充这个集合,一个顶点属于集合T当且仅当从源点到该点的路径已求出。开始时T中仅有源点,并且调整非T中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找当前最短路径点,将其加入到集合T,直到扫描完所有顶点。

	/**
     * dijkstra 用来计算从一个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的算法(单源最短路径)
     * @param s 源点
     * @return 返回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
     */
    public int[] dijkstra(int s){
        //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集合,初始为正无穷
        int dist[] = new int[nVerts];
        Arrays.fill(dist,Integer.MAX_VALUE);

        for(int i = 0; i < nVerts; i++){
            //根据邻接矩阵,赋初始路径
            dist[i] = adjMat[s][i];
        }
        vertexList[0].isVisited = true;
        int k = 0;
        //从第二个节点开始遍历访问完所有节点
        for(int i = 1; i < nVerts; i++){
            int m = Integer.MAX_VALUE;
            //找出未访问的最小边,并将对于顶点作为当前中间节点
            for(int j = 0; j < nVerts; j++ ){
                if(!vertexList[j].isVisited && dist[j] < m){
                    m = dist[j];
                    k = j;
                }
            }
            vertexList[k].isVisited = true;
            for(int j = 0; j < nVerts; j++){
                //如果s->k,k->j路径存在,且小于原s->j的路径,则更新dist
                if(!(vertexList[j].isVisited && dist[j] >dist[k] + adjMat[k][j])){
                    dist[j] = dist[k] + adjMat[k][j];
                }
            }
        }
        return dist;
    }

参考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p/8032659.html
https://www.cnblogs.com/aiyelinglong/archive/2012/03/26/2418707.html
https://blog.csdn.net/xushiyu1996818/article/details/90475757

标签:dist,int,访问,vertexList,邻接,顶点,数据结构,之图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15723207292/article/details/9971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