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读书笔记之好的,孤独

读书笔记之好的,孤独

作者:互联网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 - 陈果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书?

尤其是当他人的语言像一束光一样投射进我的内心,在那里某些潜伏了许久的激情,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识到的思想的种子竟借着这光得以苏醒,抽出了它的第一根芽,开出了它的第一朵花。这种灵魂受触动、精神被点燃的愉悦感,美不胜收。

在相同的起点与相同的终点之间,虽然我们看似走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辉煌,有的黯淡,有的成功,有的平庸,但没有人真正摆脱了烦恼。

每个人总会在人生的此一时彼一时陷入此一种彼一种烦恼,无一例外,差别仅在于烦恼各有出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人窘迫于谋生的艰难、物质的匮乏,有的人困顿于灵魂的暗夜、精神的荒凉;有的烦恼源于饥饿难当却无以果腹,有的烦恼源于面对美食却全无胃口——看似不同的苦恼,却是一样的无助。

希望有一天,别人因我的出现,而蒙祝福,因我的存在,而被点亮。☺️ 如果一不小心对作为读者的你有一星半点的启发,我将深感荣幸。

Part 1

生命可承受之“重”

事实上,只有无法接受真实自我的人,才会用虚构的美丽自己骗自己,那是一种直面真相的瘫软无力。如果一个人无可避免地生而有弱点,那么不能接受自己有弱点,恐怕才是他最无可救药的“弱点”。

真诚,才显真爱

我也会跟着痛苦和烦恼,但是我仍然希望你实话告诉我,而不要骗我,我不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或者完全不知道。也许我帮不上忙,但是我希望与你分担。

当我们自以为在用“善意的谎言”保护他人免受伤害时,他人受到的最大伤害恰恰来自于我们借“善意”之名“不诚实”和“不信任”。换言之,我们能欺骗的往往是信任我们的人,而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欺骗他们。

我们最想要保护和抚慰的是我们真诚爱着的人,于是我们为他们戴上了精心绘制的微笑面具,而真诚爱着我们的人却只是要我们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之,即使面具背后是一张愁眉不展的脸。

怯懦在于面对强者时勇气羸弱,自私在于受功利诱惑时人情薄弱,贪婪在于应对欲望时理性软弱,虚伪在于外强中干、底气贫弱,无知则毫无疑问源于知识的匮乏,即弱于“智”。

意志源于心智坚定、不可动摇;勇气源于内心无所畏惧;谦逊源于心存敬畏;豁达源于心胸宽广。要摆脱人性的弱点,除了使内心逐渐强大,我们别无他途,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修行。

为了活在社会的主流内,我们选择了活在自我的边缘外。久而久之,压抑与麻木渐长,冷漠随虚荣共生。

一个小男孩问一个被领养的小女孩:“亲生的孩子和领养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小女孩回答:“妈妈说‘亲生的孩子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而领养的孩子是从妈妈的心里生出来的’。”

每一个重负背后都藏着一个恩赐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人,他为了跳出生命的自然规律、逃脱死亡之灾,不惜冒险对掌管冥界的死神哈迪斯耍手段。虽然骗过哈迪斯一时,最后还是被发现。为此,西西弗斯被施予了最严厉的惩戒。同是冥界,却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最可怕的一个层次就是永世不得超生之地,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十八层地狱”。在那里,西西弗斯被罚将一块必须用尽全力才能推动的圆形巨石从山脚一路推至陡峭的山顶。地狱灼热的烈焰在四周熊熊燃烧,西西弗斯一有松懈,巨石便一刻不停地滚回山脚,一切必须从头再来。当他用尽力气,好不容易将巨石推到山顶,自以为能得片刻喘息,没想到无情的巨石又一次不可阻挡地轰隆隆退回原地。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这个神话故事,我看过不止一次。小时候,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无关现实生活的异国传说,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触。可之后随着光阴流逝,每一次重读,我都会从中或多或少读出一个“我”来。西西弗斯年复一年拼命推动巨石的画面是这样深刻地镌刻在我的印象中,久久挥之不去,有时,竟有种忍不住一声叹息的伤感。

在“不安”的皮鞭下

我们始终在奋力地推动着生活这块“巨石”,于重负之下拼命挣扎、举步维艰。如同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般,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不得安宁。

突然,对西方人葬礼中的那句“安息”(rest in peace)颇有感触。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注定都有死亡。当时西西弗斯绞尽脑汁企图挣脱死神的追捕,是因为他求生惧死,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而冥王哈迪斯给他的惩罚是无比残酷的,将他投入了地狱。什么是地狱?根据故事的描述,“生不得又死不成”即是地狱。

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这一条忧心忡忡的人生道路,唯有走到尽头,你才有机会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沉入一个永久的无梦之眠,享受完全的清静。

难怪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六个字:恕我不起来了!(Pardon me for not getting up.)

“看到繁花似锦背后的荒凉,瞬间光亮之后的永恒黑暗”

我们中有很多人并不甘心,想叛逆,想抵抗,想搁置肩头的巨石停下来,想跳出西西弗斯的命运,为此他们不惜将世人视同生命的“安全感”抛之脑后、不予理会。于是就有了一个个流浪歌手、街头艺人、现代的游吟诗人、甘于清贫的思想者、百年孤独的哲人、远离尘世的苦行僧,我们称他们是“理想主义者”或者“浪漫主义者”。其中的大多数往往最后会被“不安”又一次俘虏,拽回到普通的西西弗斯的行列。只有少数几条“漏网之鱼”得以游逸于主流之外,因为他们安住于世人眼中的“不安”生活。人们趋之若鹜的“安全而平庸的幸福”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毒药,而世人避之不及的危机四伏、隐患无穷、心中无底、毫无安全感的状态,却恰恰是他们最赖以生存的空气。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即使扩大到全人类的范围里,也总是稀有。

我最先想到的两个人就是诗人三毛和哲学家尼采。前者是半生的漂泊,后者是绝对的孤独。三毛漂泊在诗情画意中,最后以神秘的诗情画意结束了漂泊;“尼采孤独得近乎疯狂,最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插图]。

因为他们是真正的非主流,自甘少数派,对于身处主流当中的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更像是个“谜”,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他们的情怀,也就无法理解他们的选择。时不时,我们当中一些人或不解、或羡慕、或嫉妒地称这些人“不羁”或者“不为世事牵绊”,这些形容词似乎在暗示,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境是自觉“羁身于牵绊之中”。

知否知否的结尾,也是简单的一句,这就是日子~ 我很喜欢法国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他们在欢笑之时用它赞美人生,在悲伤之中用它调理伤口。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它透露了生活不可预测的无常与善变——苦与乐,微妙地衔接着每一天的起承转合。生活之“乐”,给人惊喜;生活之“苦”,催人反省。生活将苦乐平均地分给所有人,每个人都有无可奈何的苦衷,也有春暖花开的愉悦,对谁都是一样,白雪公主与小矮人无异,小孩子得不到糖果与年轻人把握不住爱情无异。

我很喜欢法国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他们在欢笑之时用它赞美人生,在悲伤之中用它调理伤口。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它透露了生活不可预测的无常与善变——苦与乐,微妙地衔接着每一天的起承转合。生活之“乐”,给人惊喜;生活之“苦”,催人反省。生活将苦乐平均地分给所有人,每个人都有无可奈何的苦衷,也有春暖花开的愉悦,对谁都是一样,白雪公主与小矮人无异,小孩子得不到糖果与年轻人把握不住爱情无异。

某位先哲曾说,“自然界中性质相反的事物总是相互激励”,就像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泰戈尔有诗,人若“不经历黑暗,无以通达光明”,“生命的自由而欢乐”或许也源于对“生命的重负”的领受与超越。米兰·昆德拉最有名的一本书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们不得不承受生活的“巨石”,如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或许那不是命运的责难,而是人性的考验,唯有这样的沉甸甸才能驱散轻佻与浮夸,填平无底的欲壑,才足以唤醒我们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好朋友曾对我说“没有不幸,就是幸福”,能拥有琐碎的苦恼,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我们应当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

Part 2

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人的精神若找不到可以长久安顿的“家园”,也就谈不上“归属感”,那人生只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漂泊,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实际上,人格魅力,根本在人格–一个人的人格有多高,决定了其魅力有多大。

人格力量超越时空。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人格还在,魅力还在。

当一个人真正搞清楚自己是谁的时候,生活就会为他“芝麻开门”,在他面前将会出现那条他一直在寻寻觅觅的通向幸福的道路。

风度不是造作,而是内在气度的自然流露

风度不是造作,而是内在气度的自然流露风度,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美好人格修养自内向外的映射,是强大而自信的精神力量的自然渗出。正因为他的心灵生活是如此丰富如此充实如此饱满,以至于不经意间有一部分不由自主流溢于体肤之上、表露在对外的言行举止之中,就像容器里的水装得太满了,就会溢出容器外。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溢于言表”“自然流露”。

风度透露了你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一些情况屡见不鲜:有时候一些人对自己曾经面对危机如何保持冷静、在绝境中巧妙周旋最终力挽狂澜的经历说得头头是道,听者无不信以为真、心生敬佩,那一刻我们以为遇见了一位“超人”,结果却证明此人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平庸无奇的俗人,

“I am always trying……(我从未停止过努力成为一名绅士)”——完美的答复。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心怀公正、待人仁爱,对旁人的欢乐感同身受,对他人的苦难不忘将心比心。“对强者,他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兄弟;对弱者,他将他们视同自己的孩子”[插图]。追根溯源,风度源于一种最古老也是最伟大的力量:道德。风度之优不在于言辞之间的滔滔不绝,不在于举手投足中的风流倜傥,风度的本质是一种震慑人心的道德力量。

木心先生所说的“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要自信,不要自负

真正的自信者,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什么是力所能及之事,会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

没有“自知”,就没有自信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得越多,我所触及的未知领域也越广阔。”换言之,随着我们知识的深入、阅历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我所能”,而同时,“我所不知”“我所不能”的领域也在随之无限扩大,世界并不因为我们渐趋充分的“认知”而变窄变小变无趣,相反,它会随着我们视野的高远、心胸的开阔而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奇妙,于是“自信”便成了我们在“能”与“不能”之间流转游移的人生自在。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就像小鸟知道自己是小鸟,它的天分、它的“所能”是“飞翔”,广阔的天空和静谧的树林是它心之所属的那片精神的故乡;小鱼知道自己是小鱼,它的天分、它的“所能”是“游泳”,在潮流汹涌的江河湖海中随波逐浪便是它生命的归宿。

对于每一个拥有自然的、独特的天分的人,他的内心深处都静卧着一块无可忘怀、欲罢不能的人生舞台——在那里,我愿意像火一样纵情燃烧、似烟花般极尽绽放。

Part 3

谢谢你,陪我一路同行

与朋友在一起,我们不期待得到任何东西,仅那份彼此无需设防的内心松弛、不刻意的流畅自如,已然使我们心满意足。

爱,无富贵贫贱之分

批评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懊恼不已、败兴而归的人,在此时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支持。我们不会怀疑,这样的一个朋友,不论他是贫是富,他始终宝贵。

在我们与恋人的相处过程中,往往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并不轻松的磨合,然后我们透过他的眼睛、他的思考,看到的是一个相比于认识他之前更自由、更欢乐、更充满希望、更深情款款的新世界;因为他,我们比之前更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也学会了如何去珍惜他人的生命和生活;偶尔我们反躬自省、与认识他之前的那个“我”相互对照,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正在变成一个更真诚、更勇敢、更坚强、更通情达理、更值得自己尊敬的人;当我们与恋人因为生活琐事或习惯差异而争吵,情绪激动之后选择冷静一段时间,却发现我们的胃口、活力、兴致也不可救药地随之一同冷却,此时,我们会明白,有这样的恋人相伴,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他带给我们的是弥足珍贵的爱情。

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寻找“精神家族”——我们的友情与爱情

当你们不见时,他住在你心里;当你们相见时,你整个人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一个在人生的半途遇到的陌生人,成了你的莫逆之交。他将一把无形的钥匙交给了你,这钥匙随时可以打开他心灵的那扇门,你能自由出入,你会格外珍重。

因为你们相互交托了“灵魂”,因为你们绝不允许自己丧失理性与善良,因而也绝不怀疑对方的理性与善良。

如果灵魂有血,那么知己应当与我流着相同的血。他也是我的亲人,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爱人必定是我们心灵的选择,不,更准确地说,心灵无力选择爱情,心灵只能臣服于爱情,为之倾倒。爱情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东西,身处其中的人感觉自己永不厌烦、永不疲惫、永不衰老。

爱情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东西,身处其中的人感觉自己永不厌烦、永不疲惫、永不衰老。

因为彼此纯真,所以始终信任

只有常以孤独之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拥有真正弥足珍贵的朋友。 朋友即是soul mate,也就是在灵魂中相连,是精神的一体共生。在友情中,我们担当的不是彼此的琐事,而是对方的灵魂。朋友不是实用之物,而是奢侈品。

决定你我能否成为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时间。

友情无需立约,因为理性一路同行。

Part 4

道德,源于人性,归于安心

道德,源于人性,归于安心 道德不道德,其得失全在于一个人独处之时的“扪心自问”。问一问我们的这颗心:我这么做,“安”乎?“心安则为之。”

真正的道德发乎天性,落于心安,类似于“本能”,不是一个人再三权衡后去“行善”,而是心有不忍,于是身体力行。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道德对真正的“慈善”有着远比“利他”的言行及效果更高的标准:一颗真正的爱心。
道德对真正的“慈善”有着远比“利他”的言行及效果更高的标准:一颗真正的爱心。 自律的种子,开出自由的花

自律的种子,开出自由的花

若远离道德,心灵便无自由可言。

道德是精神的自律或许会有人提出,马克思对“道德”的定义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在这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看来,“道德”是“自律”。“自律”?!在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自律”给我们的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感觉就是“不自由”!“自律”何以能成全“自由”?若“道德”意味着“自律”,何以可能导向“自由”?

自由本身源于不自由,法律的创立本事就是牺牲我们的小自由,换取了更大的自由,我们的局限是以我所是所在所想,唯有破除这些,破除所不能接受的边界,那才是真正的自由——沿着边界而扩展边界

自律”?!在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自律”给我们的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感觉就是“不自由”!“自律”何以能成全“自由”?若“道德”意味着“自律”,何以可能导向“自由”?

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插图]

遵从良心,方得自由

道德与功利,不是敌人,可以是朋友

道德本身已然如此华丽,何需再用抹黑对手来自我抬高、自我美化?

就像《圣经》中的那句名言:“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一方面它们彼此无法取代,所以并不构成真正的对立;另一方面,“上帝”的凝视将会有助于“恺撒”更趋公正与仁爱;同样,“道德”的观照将会对“功利”善加引导,使之远离“歧途”、持守正道、长久繁荣,使“功利”在昌盛之时不忘心存“敬畏”、在衰败之时自问于心无愧。

就像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谈到“挣钱”,他说:“我们应当努力挣钱,因为它重要;而我们挣钱,最终只是为了——有一天它对我们而言不再那么重要。”

“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诗人波德莱尔如是说。

一位基督教牧师曾写下这样一段自白:他们要抓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没有说话;他们要抓共产党,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没有说话……他们要抓我,也没有人为我说话。[插图]“我们应当为自己着想,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着想,又能指望谁为我们着想?可如果我们只为自己着想,我们还是人吗?”[插图]所以,道德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毫无私心杂念、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它只是期待我们成为一个能留那么一点余地对他人将心比心的、可爱的“平常人”。

Part 5

用大爱,做小事

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力取决于他内心爱的活力——一个人心中的爱越诚挚,他的精神生命越坚韧;一个人心中的爱越广阔,他的精神生命跨越的时空也就越广阔。当一个人爱天下人,他的精神也就趋于不朽。

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做一个“达”人

只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不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得意还是失意、穷途还是达境,他都不会心怀恶意、都不会伤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环境优劣而改变,不因他人态度而转折,他的“向善”“求善”、对“善”的忠诚持之以恒、矢志不渝。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大爱者,无惑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德性即知识”

由五个字排列而成的这一句话当时就隐隐约约对我的内心产生了一股不可名状的冲击力,我深信其中一定蕴藏着真理。

“知识”不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物质的认识,而是我们对潜伏在自我灵魂世界中的真理的回忆。

真正的“知识”只有一种——真理,只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善。

“厌世”,是“自厌”的蔓延

爱比生命本身更温暖

“爱”:对真理的热爱、对某一个人的深爱、对人类的博爱。 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千秋万代——思想与爱。而所谓“思想”,不过是对真理的大爱。

Part 6

生、老、病、死

长大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成熟”“衰老”还是“复杂”?

成熟,就是不断变得“天真”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熟,看似越来越远离儿时的“单纯”,事实上却是越来越趋近淳厚而圆满的“天真”。 成熟是“永不起皱纹的灵魂”

对于成熟者,有糖吃挺开心,吃不到糖也不难过;赢了人家挺开心,输了也不难过;美味佳肴不拒绝,粗茶淡饭不计较;得意之时不显摆,失意之时不抱怨。就像一位禅师所说:“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越幸福。”

想起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生前说过:“我的快乐之道并不仅仅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在于喜欢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 成熟一点,也就是更懂得喜乐一点

“我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必须做的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于是,就没有什么能让人不开心的了。”

“我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必须做的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于是,就没有什么能让人不开心的了。” 随着我们身心的逐渐成熟,我们会越来越自由。

那不只是“我”的自由,而是尽己之力、由近及远地实现更多人的自由;那不只是“我”的欢乐,而是推己及人地传递更深远的欢乐。

向死而生

英国小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看不破、最难以参透的,就是“生死”。若彻悟者果真“彻悟”,他定能理解死亡,看破生死,并安然受死。这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我们不可能逃避死亡,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迎向它。但是对于死亡,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并非没有选择。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死或不死,但我们却能选择如何看待死亡。

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

古希腊哲学家说“干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深感认同。或许死亡原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真正使我们惶恐不安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无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无论是神还是鬼,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饱含恐惧,而恐惧驱散了我们的理智,也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Part 7

感恩心、忏悔心、好奇心

“恩惠”二字植根于“心”,与之相对应的“感恩”二字底下也是“心”,这就在暗示着我们,真正的恩惠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善意,所以真正的感恩也当以自我发乎于心的诚挚感激相回馈。

“感恩”二字内涵丰富、意味深沉,它需要我们学会接受温情与关爱,同时需要我们学会传递温情,奉献我们的爱。

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

感恩,不是一定要回报,而是将爱传递

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对一切善意心怀感恩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因为他人有权对我们保持冷漠,有权认为我们不重要,有权拒绝为我们提供服务,然而他人没有使用这些权利。

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对一切善意心怀感恩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因为他人有权对我们保持冷漠,有权认为我们不重要,有权拒绝为我们提供服务,然而他人没有使用这些权利。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他人对我们的善待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时,只有当我们不安于受惠于人时,我们的感恩心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所以,感恩之心不属于自恋者,不属于那些无法客观公正评价自己的人,不属于那些难以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将自己与旁人一视同仁的人。

只是因为我们是多么幸运,幸运地降生在这个有爱的家庭里,幸运地拥有这样一双善良、美好而愿意为我们奉献的父母。

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付出,是一种富有

心若有愧,永断不作

心若有愧,永断不作忏悔源于知耻:知道自己做了卑劣的事情,或者由于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原因造成了对无辜者的伤害,因而无法原谅自己,难以释怀。每一次诚挚的忏悔,都是一次灵魂的重生。真正的忏悔包含了两个层面。首先就是“认错”:坦承自己的过错,不做辩解、不找借口。事实上,错了就是错了,不管我们怎么解释,不论我们多么无可奈何,错并不会因为我们如何解释而变成对的。对别人造成的烦恼和伤害,也并不因为我们给出了一个合理解释而一笔勾销。一个人没有麻烦别人、伤害别人、干扰他人生活的特权,即使这里的“别人”“他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爱人。这几乎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一种尊重。由于自己的懒惰或粗心大意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认错”不是一种口头的承认,不仅仅是“对不起”“我错了”“以后我不会再犯了”之类的告白,而是发自内心地对被你伤害的人深感歉意,更是对自我品格之不善的自哀,因而心生悔意。这样的“认错”不只是给被伤害者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说法,更是给自己的一个严重警告、对自己的一种无情批判。对于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而言,当他们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他们作为施害者会比受害者本人更加不安和痛苦。正如一位参加二战的德国将军曾这样哀叹:“千年易过,德国所承担的历史罪责却难以磨灭。”真正的忏悔是对自己之恶行的放不下、不原谅,是对自我之人性的失望与不复信任。在我能想到的所有个人情感中,“内疚感”恐怕就是其中最折磨人的一种,那是自我理性的追问与谴责、自我良心的不得安宁,这或许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所能实施的最严酷的惩罚。尤其当伤害追悔莫及时,内疚感往往会追随人的一生,阴魂不散。这个时候,受到责罚不但不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反倒成全了我们的赎罪,以帮助我们找回内心久违的清明安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的第二天,前往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献花,随后他出人意料地在台阶上对着纪念碑下跪。当时的全世界人,包括德国人和犹太人都为之震惊。有些人认为他没有必要下跪,因为他并没有参与二战的杀戮。诚然,那一跪不能使历史倒退到二战之前,也不能换回那么多无辜者的生命,但与那对膝盖同时跪下的是大多数德国人蓄积已久的负罪感、无可辩解的认罪和真诚的忏悔。勃兰特是在尽一己之力为德国赎罪,是用德国公然的“尊严扫地”来减轻德国人长久以来无以平复的灵魂不安。而他这掷地有声的一跪不但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争取到了受难者对德国的原谅。忏悔的另一层重要含义是行动的决绝。那是一种端其心而落其行的果敢与断然。“忏悔”不是我们看到的电影中的那些搞笑情节:找个教堂,对着某位神父泪流满面地悔过,痛斥自己的种种恶行,恳求神父代表上帝、代表老天爷对自己的罪行予以赦免。结束之后,欢欢喜喜地离开,继续作恶。“忏悔”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烧高香、盖寺庙、为佛像贴金,以此来补足自己的缺德、填平自己的“亏心”。“忏悔”不是走形式、不是作秀,也不是用重金收买宽恕,而是悔恨不已、痛改前非。就像《六祖坛经》所说“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永断不作,名为忏悔”。“忏悔”二字皆是出于真心,心中有愧,永断不作。

你好,好奇心

《中庸》里有这么一句话:好学近乎知。换言之,真知灼见始于好学。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自己做过一个富有辩证色彩的概括:“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哲学就是在精神上不断地练习死亡。”也就是说用哲学思考使自己在向死之境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超越死亡。这种超越不是让我们可以不死,而是让我们可以平静而坦然地面对死亡,然后自由而欢乐地迎向生活。

点评

★★★★★
谢谢果果老师,收获了很多.

标签:孤独,读书笔记,一个,道德,自己,Part,感恩,我们,之好
来源: https://blog.csdn.net/tsroad/article/details/9074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