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宁在南极盖草屋,不在城市建高楼 带头冲锋,“备胎”转正

宁在南极盖草屋,不在城市建高楼 带头冲锋,“备胎”转正

作者:互联网

清华读博拿下在校最高荣誉,导师一句话让他选择来华为“盖茅草屋” https://mp.weixin.qq.com/s/Lxo2NNjbbdlR2XIzct9AzA

清华读博拿下在校最高荣誉,导师一句话让他选择来华为“盖茅草屋”

高昕宇 心声社区 2022-09-14 21:16 发表于广东
图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高昕宇

 

 

 

01宁在南极盖草屋,不在城市建高楼

 

 

在清华园里,我算不上是个天才。

在周围同学已经逐步上道,发表顶刊论文的时候,我还在苦苦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到博二快结束的时候,我才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这之前,我选了十几个当时比较火的热点课题,但都被导师否决了。一次次的否决后,他说了一句让我终身受用的话:“作为清华的博士,我们不应该只寻求在北京盖高楼大厦,而应该学会在南极盖茅草棚。简单发文章不应该是你追求的东西,你要做开创性、有影响力的工作。”

最终,我选择了HBF(数模混合)MIMO技术作为研究方向,这是5G/5G-A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能有效降低高频宏站高成本问题,获得频谱效率与能耗成本之间的更优折中。但在2014年初的时候,这个方向业界的研究还非常少,而且当时主流的思路是以追求性能的全连接架构为主,但在和某运营商专家交流后,我了解到这种架构工程实现难度很大,短时间内难以真正商用。于是,在该运营商专家的建议下,我另辟蹊径,率先考虑了基于子连接的HBF MIMO结构,并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子连接相控阵列的性能损失,提出了相应的传输算法以实现该理论界。

当时这个方向的研究非常前沿,论文投稿后,我收到了60多条一审意见,有审稿人甚至声称对论文里的一些仿真结果亲自做了验证。面对审稿人的严格要求,我写了64页的接受意向函来一一回复,阐述这项研究的价值。最终,这篇文章被发表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JSAC上,2年内获得了240次的谷歌学术引用。

后续,我又朝着硬件实现的方向进一步深耕。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与尝试,我所在的实验团队成功搭建了硬件仿真平台,并在2018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了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验证了自己先前提出的方案,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一个想法:通信这个方向不应该是飘在空中的,仅有理论推导还远远不够,只有最终能够实现和验证的技术,才是有生命力的,也能获得真正的认可。

      

02高校,还是华为?

 

高校还是华为?博士毕业后,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两难选择。

博士期间我曾发表了多篇论文,拿过很多学术奖励,同时,也帮导师承担过很多横纵向项目的申请、中期与结题工作,科研经验算得上丰富。导师和家人,都希望我能够毕业后进入高校,而我也拿到了几所高校的教职offer。

看起来,留高校确实是条平坦的道路,不确定性小。但这是否真的是我内心深处想要的?一方面,高校以前沿研究为主,方案的新颖性往往比实用性更加重要,好发paper,但离产业化比较远。另一方面,“论文、项目、Title”也仍然是压在所有年轻老师身上的三座大山。相比之下,在华为做研究,反而可能更加纯粹一些,在公司做一些真正能够落地实用的东西才是我真正想追求的。

最终促使我选择华为的,还是面试时华为一位专家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抛开经济原因不说,你现在去高校,我相信一切都会很顺利,但是过了5年之后呢,相信你在华为应该能积累和学到更多东西。”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想,5年之后,如果在高校,也许我还在为申请国家项目而焦头烂额,为打磨每一篇论文idea新颖性而绞尽脑汁。但即使是发表了这么多顶刊顶会论文,现实世界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了吗?机会很小!但如果选择加入华为,我就有可能把自己的idea转化为真实世界的生产力。这个想法让人莫名激动,怎么抉择已经不是问题。

选择“easy way”总是很容易,但选择“right way”往往需要跳出舒适区,要有更多的勇气与更坚定的信念。而我相信,华为,就是我的“right way”。于是,2019年8月,博士毕业后,带着对无线通信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憧憬,我加入了华为无线网络研究部北研分部。

 

03第一次“露脸”就被打脸

 

加入华为之后,我又面临着另外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是按照团队现有的方向,做MIMO物理层空口技术的研究。另一个则是面向下一跳的新方向进行挖掘,而时下恰好有一个新兴的IRS(智能反射面技术)。

一开始,我更倾向于前者。我读博期间的主要方向就是MIMO物理层技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胜任。而且功利一些讲,我刚入职,也想先稳扎稳打,从熟悉的方向入手,出成果快些。但是,主管和部门的领导,显然对我有更高的期待。在研究部门,当期的交付固然重要,但只在延长线的方向去挖掘是不够的,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孕育了更大的机会空间。

这时,部门领导找我进行了一次沟通,他说:“创新研究肯定是会有失败的,但在研究部,我们不会只以最终成功与否作为导向。总是要有人去啃硬骨头,对于这些愿意啃硬骨头的人来说,我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给予更多的包容和鼓励。”领导的话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慢慢地,我也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原来的传统MIMO空口,转向了IRS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当中。这项技术确实不确定性很大,但未知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我愿意做这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真正深入调研后,我才发现IRS技术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是一个原理极其简单的技术,通过在环境中部署一个无源反射面来实现对无线传播路径的调控,改善网络性能,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把一些被遮挡的信号反射出去。但是,却会带来系统架构、信道模型、空口流程协议、网络部署等一系列大的改变。

而这对于当时入职不到半年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看文献和书籍,补充硬件、信道等专业领域外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020年4月,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七十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在线上展开一场部门级的研讨会,我带着研究了一个月的IRS洞察材料,第一次“露脸”。

当时的我把这个会议当成了一次学术汇报会,把一个月来对IRS的基础原理的理解和盘托出,却被系统技术的专家问得哑口无言:

“你这个东西是无源的,性能肯定不如EasyMacro(天线RRU一体化设备)!”

“阵面这么大了,风阻怎么搞得定?”

“对现有系统改动这么大,节奏太早了吧?”

……

啥是EasyMacro?啥是风阻?啥叫节奏?我统统不知道。面对专家一连串的质疑,我一下蒙了,冷汗直流,无言以对,尴尬至极。

这次挫败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公司做研究,和高校是完全不一样的,是要以商业价值为牵引来推进的,仅仅弄清楚技术的原理还远远不够。一个技术是否能够最终落地,首先要弄清楚,这种技术相比现有的产品基线来说好处在哪里,而不是随便从论文里拽一个基线出来;其次,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工程化约束,部署是否可行,芯片是否支持,空口改动难度有多大等等;最后,还要能够判断商业节奏,什么时候能成熟,什么时候能商用,是否能符合研究部“N+1/N+2”的技术部署落地节奏。

而所有的这些,显然是无法通过看论文来解决的,而要多学习,多问,甚至是被质疑、被批评,才能慢慢地积累。所以,接下来的七八个月时间,我都在拼命“补课”,走出去和跨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弄清楚市场上类似场景现有的做法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把IRS技术的独特的价值找出来,然后再去分析这个技术的挑战、瓶颈和局限,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去克服,价值构想是否成立等。

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碰壁,我偶尔也会自我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每隔一段时间,摸到了更多门道,我又会觉得曙光在前,不应该轻言放弃。与其纠结过去,不如做好当下,笃信未来。

 

04带头冲锋,“备胎”转正

 

经过几个月时间深入的调研与积累,我把IRS技术摸得比较透彻了,从商业价值,到技术沙盘,再到最后的产业节奏,都有了基本的框架。2021年初,IRS的大颗粒项目立项被领导正式提上日程。而我作为最早研究IRS的人,也有幸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创新交付和运作。

说是立项,但此时项目还只能算“备胎”,还没有纳入正常的评审流程。这就好比,我们有了设计图纸,打了地基,但房子还没有搭建起来,没法住人。

与此同时,我的身份也有了变化,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团队作战。如何规划项目,保证项目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过点?如何激发团队,让每位团队成员聚焦项目目标的完成,同时又能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得自身成长?为此,我还专门列出一个详细的Excel表,细致到每周谁要完成什么工作都列举得清清楚楚。

然而,现实又一次给了我迎头一棒。在整个项目的运作初期,出现了非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最让人崩溃的是,每周工作布置下去后,到项目例会时,所有方向的进展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bug,进度远远低于预期。

“为什么进度又延迟了?”我问大家。

“我不太清楚这个工作是要做什么。”项目组的小伙伴支支吾吾地说。大家都似懂非懂,不知道具体该咋做。

本来研究项目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IRS又是一个全新的形态,可以用百废待兴来形容——仿真平台功能不支持,评估方法不明确,甚至连这个反射板是否真的能有增益都不确定。一长串的不确定,带来的结果就是根本无处下手。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脑子里可能想得挺完美的,觉得做出了一张完备的设计图,团队的人只要按设计图做就行了,但实际上设计图和实际施工之间是有很大的距离。我不得不做出深刻的反思与改变,重新思考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定位。我不应该是一个只坐在后面布置任务,每次例会收集进展和结果的leader,相反,我更应该是一个带头冲锋,敢为人先的战士。项目相关的所有事情,只有我自己先弄清楚,把路走通,项目的其他小伙伴才能跟上你的节奏完成相关的任务。

为此,我开始尝试让自己深入每一个技术和任务中去。系统仿真平台上,有注释着我名字的模块,上海交大的外场里,有我举着终端测试设备的身影,专利评审会上,也有我自己一作的专利……尽管作为项目负责人,最重要的,还是保证技术结论的可靠以及技术落地的节奏,什么时候成熟,面向哪款芯片,哪个平台版本,标准又是哪一代、哪个版本要定义。但作为一位“萌新”项目负责人,这样可能还不够。深入到细节中去,不仅可以带动项目成员的干劲,提升技术结论的把握程度,对项目利大于弊,同时对自己也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在小伙伴们的共同更努力下,经过10个月左右的“建造”,“房子”终于搭建起来了。这意味着IRS技术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设计图,开始呈现其独特的价值,加上外界环境加剧了技术的孵化节奏,这个“备胎”项目如愿转正,被纳入正常的研发流程中。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项技术能够最终产品化,让“毛坯房”变成可以真正待客的“小别墅”。

 

05从Researcher到Engineer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我当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当年不以为意,现在来到华为,却发现这句话和华为宣传的“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如出一辙。也许,这确实是每一位工程师都应该牢记的一句话。向上,敢于挑战权威,大胆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向下,做到技术过硬,千锤百炼,做实每一个技术结论。这不就正是当年毕业,我选择华为的原因么?

入职不到三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是完成了从Researcher(研究者)到Engineer(工程师)的转身。当初在学术界,我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口井上巴掌大的天,如今看到的是更广阔、充满未知的天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带着对技术的执着,不断探索,成就自己,也成就华为。

 

 

 

 

 

搜索

复制

标签:高校,项目,研究,宁在,IRS,华为,技术,草屋,备胎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sapaper/p/1669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