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作者:互联网
阅读理解:
主旨概括、意图判断、标题选择、态度理解、细节理解、词语指代
主旨概括、意图判断 (6~8题)
标题选择 (1题)
细节理解 (2题)
词语指代 (2题)
逻辑填空【重点】:语境分析、词语辨析 (占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一半)
语句表达:语句填空、下文预判、语句排序
第一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主旨概括
做题顺序:
(1)看题目,明确题型
(2)读题干,找文段主旨句或者主题词
(3)观察选项,转换,并找最优解
注意:
第一步:先断句,分析句子之间的关联性。
第二步:判断哪个句子更重要,将重要的精读、不重要的略读。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主要强调……
重在说明……
中心意思……
概括最准确的是……
最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关键词:
“主旨”、“主要”、“重在”、“中心”、“概括”等
解题思路:
阅读文段,寻找主旨句(可以承载文段核心内容的语句)
(1)有主旨句——同义替换
(2)无主旨句——概括归纳
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原则
如何找主旨句
(1)关联词语(微观)
(2)行文脉络(宏观)
关联词
(1)转折关系
(2)递进关系
(3)因果关系
(4)条件关系
(5)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常用形式:
虽然……但是……
替换形式:
虽然:固然、尽管、虽是、虽说等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等
“事实上”和“实际上”是弱转折,如果同时出现强转折,以强转折优先
理论要点:
例子:虽然我长得丑,但是我人品好。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转折前后语义相反相对
递进关系
典型格式:
不但……而且……
替换格式:
一级递进:
不但:不仅、不止、不光,非但等
而且:还、并且、也、更、甚至、特别、尤其等
更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二级递进:
不但……而且……甚至……
除了……还……更……
理论要点:
1.侧重点在递进之后
2.递进之后语义程度加深
因果关系
常用格式:
因为……所以……
替换格式:
因为:由于、具体原因是等
所以:因此、由此可见、正因如此、看来、导致、造成、致使、使得、故等
特殊格式:
倒装格式:之所以……是因为……
理论要点:
正序因果
例如:因为沉迷工作,所以我胖。
“正常因果”正确答案设置的3种形式:
果
果的因
具体因+具体果
倒装因果
例:我之所以胖,是因为沉迷工作
“倒装因果”正确答案设置的2种形式:
果的因
具体因+具体果
条件关系
常用格式:
只有……才……
替换格式:
一个字:要、需、须、应、该、当
两个字:亟需、亟须、提倡、倡导、务必、亟待、急需、必要、不要、不能、不宜、呼吁、前提、途径、要领、依托
三个字:必要性、必然性
四个字:必要条件、必然要求、必不可少、前提条件、根本途径、基本保障、负有责任、负有义务
理论要点:
必要条件是重点
省略“只有”,找“才”之前的条件。
并列关系
常用格式:
同时、与此同时、此外,另外等
例:我们要认真听讲,此外,还要积极完成作业。
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等
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例: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
表并列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号
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理论要点:
对照并列: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有主次之分,强调肯定部分的内容
例: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平行并列:全面概括归纳,不可偏颇
例:我每天跑步,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身体,一方面是为了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常见正确选项设计形式:概括; 归纳
常见错误选项设计形式:片面; 无中生有
ps:
句子之间的关联词地位高于句子内部的关联词
如何找主旨句
关联词语(微观)
行文脉络(宏观)
行文脉络
有总有分、提出对策、分分结构
“总”——观点句
“分”——引出观点、证明观点
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原因解释、背景铺垫、观点引用
举例论证
格式:
显性:比如、例如、以……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隐性:年份、人名、地名、数字、事件等
作用:
证明核心观点
理论要点:
例子本身通常不是主旨句
例子之前或之后往往出现主旨句,可以根据例子的位置判断主旨句的位置
主旨句易懂时,例子可略读;主旨句难懂时,可以通过例子理解主旨句
围绕例子的选项一般不能入选
反面论证
格式:
否则、不然、不旦、如果不(没有)……那么……
作用:
从反面证明观点
以反面表达的方式阐明观点
理论要点:
正面观点+反面论证
重点为正面观点,此时反面论证本身不重要,可略读,之前是重点
无正仅反
通过反推得正面观点。
ps:
围绕反面论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设置的选项不选
原因解释
标志:
因为、由于
作用:
分析原因解释说明核心观点
理论要点:
原因分析和解释说明本身通常不是主旨句
围绕原因分析和解释说明的选项不能入选
“因为、由于”等标志词有时会省略。
背景铺垫
标志:
随着……的变化/提高/下降/紧缺/发展/日益突出等
近日/近年来/改革开发以来/目前/日前/当下等
作用:
用客观事实引出话题
理论要点:
背景铺垫的位置一般位于段首
背景铺垫的句子可长可短
背景铺垫后面可能会出现重点
围绕背景设置的选项不选
观点引用
标志:
标点符号:“……”
引导词:有人说、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
作用:
引出或论证观点
理论要点:
正面援引
作者与援引观点一致,引用的观点可前可后
例毛主席说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应该提醒小学生好好学习
反面援引
作者与援引观点相反,引用的观点通常在前(有人说:“……” 但是 + 作者的观点)
例:有的人总量说,美好总是短暂的。但我选择相信,真正的美好,一定能够长久
有总有分
“总”——观点句
“分”——引出观点、证明观点
提出对策
对策界定: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两种语境:解决问题or实现目的
两种提法:正向直陈or反向反推
做题步骤:
找主旨句(同义替换)
没主旨句—>社会问题—>针对问题对策(充当主旨句)
没主旨句—>社会问题—>无针对问题对策—>选项中找针对问题的概括项
没主旨句—>社会问题—>无针对问题对策—>选项中没有针对问题的概括项—>从选项中选择针对问题的对策项
分分结构
“分——分”结构,全面概括归纳(找主题词)
常见正确选项设计形式:概括、归纳
常见错误选项设计形式:片面、无中生有
第二节 意图判断
题型分类:
故事道理类
正常题型类
故事道理类
提问方式:
故事道理类的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这个寓言在告诉人们: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关键词:启示、寓意、道理等
正常题型类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表达、阐明、强调等):
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表达、阐明、强调等)的是:
这段文字的意图是:
关键词:意在、想、意图等
解题思路:
阅读文段——找主旨句——判定意图
主旨句是对策表述——对“对策”同义替换
主旨句是明确观点
观点是负面问题——结合选项,优选对问题的解决项,即对策项,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项,选问题概括项。
观点不是负面问题——同义替换
做题步骤:
(1)找主旨句(同义替换)
(2)没主旨句→社会问题→针对问题对策(充当主旨句)
(3)没主旨句→社会问题→无针对问题对策→选项中找针对问题的对策项
(4)没主旨句→社会问题→无针对问题对策→选项中没有针对问题的对策项→从选项中选择针对问题的概括项
(5)没主旨句→无社会问题→找主题词
第三节 标题选择
提问方式
最适合做上文标题的一项是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的题目是
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
解题思路
参考文体+把握主旨
新闻、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游记
新闻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正文
看导语,提炼导语中主要信息点
ps:
要求准确,一般不会出来绝对词,还要求主谓宾齐全
说明文
对说明对象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概括
“说明对象”简介、特点等
议论文
找中心主旨
替换选项注意简洁
散文
概括性+感情倾向性
记叙文
概括文段内容或事情梗概
体现故事的寓意道理
游记
常用形式:……有感、……见闻、……之行等
ps:
考的不多
第四节 态度理解
提问方式
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某人的观点是
作者/某人支持的观点是
作者/某人对……的态度是
符合作者/某人原意的一项是
带有 “观点”、“态度”、“原意”、“评价”等词
解题思路
阅读文段——寻找观点
有观点——同义替换
无观点——直接选择无观点的表述答案(如作者对此未发表看法、不置可否)
解题技巧
有观点
标志词: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依我看、我希望、笔者认为、某人认为等
表达倾向性:积极词、褒义词——表达肯定支持;消极词、贬义词——表达否定反对
无明显观点引导词:文段主旨即为作者的观点
无观点
特点:客观评述、没有主观评价
涉及的文体:说明文、新闻简讯
答案要点:“作者未做评论”的选项
第五节 细节理解
题型分类
细节判断
细节查找
ps:
对于这类题型一般只有两道
细节判断
提问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根据文意可以得出的是
根据文意不能得出的
下列选项中文中未提及的是
解题思路
通读原文——对比选项——排除干扰
与原文不符的选项的设置方式:
无中生有
文中未提及或不能合理推断得到
强拉关系
曲解文意
偷换要素
偷换概念
偷换时态
偷换数量
偷换逻辑
偷换语气
偷换概念
我喜欢写小说。
偷换主体 我妈喜欢写小说
偷换客体 我喜欢写日记
偷换动作 我喜欢看小说
偷换时态
过去时态:已经、已、曾、了、过等
现在时态:正、正在、在……中、现、现在等
将来时态:将、要、不久、很快等
过去:我已经吃过饭了
现在:我正在吃饭
将来:我马上要吃饭了
偷换数量(考查频率相对较高)
较多量:大多数、很多、广大、大部分等
较少量:少数、少部分、少量、某个等
完全量:全部、所有、一切、都等
偷换逻辑(重点,难度较大)
因果倒置或因果关系不成立
因为A,所以B。 因为B,所以A。 因为C,所以B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混淆
只有……才 VS 只要……就
只有鸡,才能生鸡蛋
只要是鸡,就能生鸡蛋
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你看这条狗它又黑又胖
只有这条狗黑,才会胖
因为这条狗黑,所以胖
偷换语气
确定性语气语汇:是、有等
不确定性语气语汇: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未必有等
文段:拿破仑是一位伟人
选项:拿破仑可能是一位伟人
细节查找
提问方式:
根据这段文字,……原因是
对原文……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的特点是……
……的目的是……
解题思路:
查找关键词
第六节 词语指代
提问方式
对文中划线部分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XXX”可以理解为:
对“XXX”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XXX”指的是:
上文中的“这”指的是:
上文中的“此”指代的是:
文中“他们”/“它”是指:
解题思路:
定位词语或代词在原文中的位置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文段赋予词语的含义
解题技巧:
标点符号:引导解释说明的“:”、“——”
例:现在很多人都属于被动型无欲:因为长期要什么都得不到,变成了无欲无求的状态。
例:他就是一个柠檬精——看到他人炫富、秀恩爱等行为时,浑身上下散发出羡慕嫉妒恨的酸味
关键引导词:意思是说、所谓、也就是说
例:女人嘴大吃四方,意思是说女人在外面有很多朋友,也就是说因为人际关系好,不愁吃穿四方进财
关联词语
转折关系:前后意思相反
并列关系:前后意思一致或相反
例1:虽然小龙数学成绩很好,但是一提到语文成绩就呵呵了
例2:古天乐非常幸运,是一个锦鲤,是一个好运爆棚的人
例3:他不是煎饼人,而是专注一个领域深度研究的人
代词指代:就近原则、符合逻辑关系
例1:虽然你不帅,但是你很有才华。这点很吸引女孩子的
文段中,“这”指代的是:
A.不帅 B.有才华
例2:你很有才华,即便你不帅。这点是很吸引女孩子的。
文段中,“这”指代的是:
A.不帅 B.有才华
标签:选项,表达,偷换,概括,言语,理解,主旨,观点,对策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ngxian666/p/1659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