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第三版 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第三版 知识点总结

作者:互联网

如题,笔者自用。不保证没有错误。

第一章 导论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1.1 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

计算机系统 = 软件 + 硬件

软件: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

硬件: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子元件。

1.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汇编语言和操作系统在20s50s引入(第二代计算机)

高级语言在20c60s出现

1.1.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2.1 冯诺依曼机

特点

基本特点: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1.2.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

现代计算机的三大组成部分:CPU、I/O设备、主存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大技术指标:

第二章 简史

2.1 计算机的发展史

ENIAC 1946交付使用,使用十进制运算

计算机的四代:

集成电路:

第三章 系统总线

总线:只能分时发送,但可以同时接收。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3.3 总线标准

3.5 总线控制

3.5.1 判优控制

3.5.2 通信控制

总线周期的四个阶段:

  1. 申请分配阶段
  2. 寻址阶段
  3. 传数阶段
  4. 结束阶段

通信控制的四种方式:

第四章 存储器

4.1 概述

4.1.1 分类

4.1.2 层次结构

三大主要性能指标

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 缓存-主存 和 主存-辅存 这两个层次上。现代计算机几乎都有这两个层次,构成了 缓存、主存、辅存 三级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的地址变换工作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

4.2 主存储器

4.2.1 概述

主存技术指标:

4.2.2 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译码驱动方式:

4.2.3 RAM

SRAM 读周期时序:地址、片选、数据输出

SRAM 写周期时序:地址、片选、写允许、数据输入

DRAM 读周期时序:RAS、WE、CAS、数据输出

DRAM 写周期时序:RAS、WE、数据输入、CAS

​ 也即,后两部的顺序是相反的。

刷新

4.2.5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存储容量的扩展

连接

​ 这里有一个选存储芯片的题型,可见 P94 下方。

4.2.6 汉明码

码字:由若干个二进制位组成的序列。

码距:相同长度的码字中,对应二进制位不同的位数。

4.2.7 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

单体多字系统:一次性取多个字,减少CPU访存次数。但对跳转指令不友好,而且要求数据总线宽度成倍增长。

多体并行系统

4.3 高速缓冲存储器

4.3.1 概述

Cache 与主存之间是字块传送。

有关访存命中率和访存时间的例题可见 P111。

保持 Cache 和主存内容一致的办法:

4.3.2 Cache-主存地址映射

重难点!P117

三种映射模式

4.4 辅助存储器

磁表面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磁表面存储器的记录方式

4.4.6 循环冗余校验(CRC)码

模2运算的特点是不看进位和借位,加减就是异或。

模2除的上商原则(重要):

引入一种多项式,这种多项式和一个二进制位序列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1101对应的多项式 \(M(x)\) 为:

\[M(x)=1\cdot x^3+1\cdot x^2+0\cdot x^1+1\cdot x^0 \]

已知输入序列M(x),生成多项式G(x),则求CRC码的步骤如下:

  1. 令 r = G(x)位数 - 1,如G(x) = 1011,4位,则 r = 3。

  2. 将M(x) 左移 r 位。右边补零。

  3. 用模2除的方法计算

    \[\frac{M(x)\cdot x^r}{G(x)} \]

    得到

    \[xxx+\frac{xxx}{xxx} \]

    的形式,其中左边是商,右边是余数。取余数的分子部分。

  4. 将分子部分加到左移后的M(x),即得到CRC码。

第五章 I/O 系统

5.1 概述

5.1.2 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

I/O 系统包括:

5.1.3 I/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

I/O 设备编址方式

5.1.4 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5种控制方式:

5.2 I/O 设备

本节408不考。

5.3 I/O 接口

接口既可以是两种硬设备之间的连接电路,也可以是两个软件之间的共同逻辑边界。

5.3.3 接口类型

5.4 程序查询方式

D:完成触发器

B:工作触发器

5.5 程序中断方式

中断技术的三大目的

INTR:中断请求触发器

MASK:中断屏蔽触发器

I/O 中断处理过程

一次中断处理过程的5个阶段:

5.5.5 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

中断服务程序的4大流程

开中断的时机:

5.6 DMA方式

为了分时使用主存,DMA与主存交换数据时采用以下3种方法:

5.6.3 DMA的工作过程

DMA传送过程

5.6.4 DMA接口的类型

ASCII是7位二进制码,最后一位作校验位。

第六章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通常称寄存器的位数为机器字长。

第七章 指令系统

7.1 机器指令

7.1.1 指令的一般格式

指令 = 操作码 + 地址码

操作码长度可以变化。应尽量使较常用的指令占用较短的操作码,以提高译码速度。

7.2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

7.2.1 操作数类型

地址、数字、字符、逻辑数据等。

7.2.3 操作类型

一个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应该包含如下几种操作类型:

7.3 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指令寻址、数据寻址

7.3.1 指令寻址

简单。

7.3.2 数据寻址

7.4 指令格式举例

重难点!请参考课本 P319-325

向上兼容:高档机能兼容低档机的程序运行

向下兼容:后开发的程序能在较早的机器上运行

7.5 RISC 技术

RISC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决定功能,而不是反过来。(唯物论)

8.1 CPU的结构

8.1.1 控制器CU的功能

8.1.3 CPU的寄存器

8.2 指令周期

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一个完整的指令周期:

8.3 指令流水

8.3.4 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

8.4 中断系统

第九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

9.1 微操作命令的分析

0->ACC:ACC清零

L(ACC)->R(ACC):ACC右移一位

ACC0->ACC0:ACC0是符号位的意思,即保持符号位不变。

运行标志触发器G:G=1时机器运行,G=0时停机。

0->G:机器停机。

Ad(IR)->MAR:IR中指令的地址码部分送MAR

1->R:向主存发读命令。

1->W:向主存发写命令。

M(MAR)->MDR:将MAR所指的内存单元的值读出,放入MDR

MDR->M(MAR):与上面相反

Ad(IR)->PC:用于无条件跳转。将IR中指令的地址码部分送PC

第十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两种办法:组合逻辑设计、微程序设计

10.1 组合逻辑设计

10.2 微程序设计

10.2.3 微指令的编码方式

10.2.5 微指令格式

标签:知识点,操作数,寻址,主存,第三版,唐朔飞,地址,指令,CPU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eslzzyl/p/1639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