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作者:互联网
1.怎样看待华为文化?
一提到华为企业文化,能想到的就是“狼性文化”了。首先是“机会第一”,也就是保持商业敏感,聚焦客户需求,这也是华为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以客户为中心;第二,是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第三是团队协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支撑着,华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国际巨头,实现中国科技的“弯道超车”。这样的“狼性文化”带给员工的内部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但我觉得要一家企业保持勃勃生机,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以奋斗者为本”更多地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挑战、做出成果,我觉得这可以让一个人在工作中还能保持住那份激情。很多时候一提到华为的“狼性”就是压力大、任务重,但我觉得华为的利益分配制度很合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不是有句话说的“不谈情怀,多发薪资”嘛。
2.如何看待华为的加班?
我是认同有意义的加班的,比如,临时有个项目下来了或者项目中出现了纰漏需要去及时处理,又或者因为自己现有的能力和工作效率还达不到现阶段工作的标准,这种情况我就更有责任去加班加点完成。加班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做出成果,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有句话说“笨鸟先飞”,我觉得这跟我学习过程是一样的,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与别人的差距,那我就应该多花时间去赶上别人的脚步。而且处在这个年龄段,我觉得应该要跳出技术舒适圈,让这种工作节奏去驱动自己不断学习、去追求挑战,那种做出成果时的喜悦是值得的。
3.如果实习期间的工作与导师项目冲突了怎么解决?
首先,我找实习这件事导师是知道的,那么我也是在结束了手头上的科研工作才去安心实习的,所以以我导师的性格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那在上班期间,我的时间应该付出给公司,优先完成工作的事情,对于导师项目的工作应该放在下班之后。如果明知道我实习时间,导师还要安排一些繁重又紧急的项目给我,那他就属于故意刁难我。这个时候出于毕业的考虑,我可能会向导师那边妥协,然后我应该会向公司领导或者项目负责人说明我的情况,进行协商沟通。
4.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以及项目中的难点
我的项目其实是导师在给我换方向的时候,要求我要做的一个落地的成果,用于模拟语音免提电话的功能,来测试回声消除的效果。因为与仿真相比,在一个片上系统(也就是开发板)实现这样的功能工作量其实是很大耳朵,所以我觉得值得写进来作为项目经历。整个系统的硬件平台是基于TI研发的OMPL137开发板的,实时语音采集功能采用的是一个圆形麦克风阵列。系统总共分为三个模块,首先是语音信号采集模块,这里要用到波束成形来对麦克风阵列中多个麦克风的语音信号进行相位延迟然后进行音源的筛选,进行第一步回声消除,然后通过传统的回声消除算法来进一步回声消除,这里我现在的工作仅仅做到了采用现有的算法来实现处理,还未进行算法优化,用的是归一化的最小均方算法(NLMS)。第三个模块是USB音频输入模块,来模仿远端说话人。因为免提电话在通话过程主要有三个状态:1.近端人讲话;2.远端人讲话;3.近端与远端的人同时讲话。按照我们正常的说话方式,第三种状态主要是在打断说话人进行插话的时候会发生,出现的次数少,但却是我这个课题里最难的一个点,因为这里要涉及到一个双讲检测的东西,这个还需要我进一步去研究。
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因为是临时换的方向,嵌入式开发的东西很多我都不了解,所以当初学习前端的时候中间有个空档期,就是来做新研究方向的准备工作的。首先,最初按照TI官方文档引入Matlab中的一个运行时库来实现自适应波束成形,也就是通过工具自动调整波束成形的角度时,发现将代码烧写进去的时候板载内存不足。因为TI的开发板数据手册跟软件开发包的文档是分离的,当时查看数据手册给定的内存分配是完全够用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使用它这个实时系统的时候,为了满足实时性,它会将一部分板载内存充当一级二级缓存。所以相比于仿真,在开发板上跑代码要权衡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性能,更多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保持性能。我当时的解决办法是舍弃自适应波束成形这个功能,进行固定角度的波束成形。
5.为什么会选择前端?
其实我确定要学前端是要比我开始搞嵌入式开发这个方向要早的,这个课题是去年八月份导师要求我换的,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给自己规划好要走前端的路线了。因为我是跨专业进来读研的,所以一开始对计算机行业或者计算机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当时在同学的推荐下,我是先决定学习一门语言的,选择了Java,当时并没有前后端的概念,是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前后端之分。选择前端,更多地是被它与用户的交互所吸引,那种做出来页面的设计或者交互给人的感觉是即时性的成就,就跟我以前做算法题做出来的那种喜悦是一样的。
6.怎么学习前端的?
一开始是通过《head first HTML 与 CSS》来接触关于前端页面设计的demo的,后来了解到通过脚本进行页面交互是《head first HTML5 Programming》这本书,可以说带我进入前端世界的启蒙书就是这两本。因为仅仅是通过demo去整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是很繁琐的,自己也想要更系统地了解CSS和JavaScript相关的知识,很多网友就推荐红宝石书与CSS权威指南,红宝石书最早我是借阅我们学校图书馆的第二版,里面都是很早以前的js规范,所以后面又重新去找最新版的来看,说实话,看完旧版其实是很有收获的,因为新版很多地方一些细节没有旧版讲的那么好,而且后面出现的一些新的规范其实原理就是用的旧版的。然后中间学习前端出现了一段空档期,因为那会突然换研究方向,需要的准备的提前工作很多,所以后面花了不少时间重新把前端的一些知识捡起来,像vue的这些框架,我也是近期学习的,我的计划是在六月份之前把前端框架弄明白,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写一个小的项目将所学知识糅合进来,进行巩固。
标签:项目,前端,学习,华为,波束,导师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evil-shark/p/1622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