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之 数据链路层
作者:互联网
MAC地址 与 IP地址
- MAC:数据链路层 与 物理层使用的 地址 (网卡上的唯一物理地址),用来定位网络设备位置
- IP :网络层及以上各层使用的逻辑地址 区分网络上的计算机
- MAC:
- 标志物理地址
- 定位 网络设备
- IP:
- 标志逻辑地址
- 定位 网络中的计算机
为什么有了MAC地址 还要有 IP地址:
- MAC地址 唯一标识一台设备,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这个MAC地址是永远不变的
- IP地址 只是标识子网中的设备,子网不同,可能会分配相同的IP地址,无法唯一标识设备
但是为什么要有了MAC地址还要使用IP地址呢,因为使用MAC地址可以找到设备,但是在海量的不同的MAC地址中找到唯一的设备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MAC 地址的长度为 48
位,也就是说最多总共有 2^48
个 MAC 地址,这就意味着每个路由器需要 256 T
的内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通过IP地址前缀找到子网位置(大概的位置),之后再找MAC地址(精确地址)
只有在联入网络时才可以使用IP地址标识,如果没有分配IP或者没有联入网络时需要使用MAC地址标识
我感觉是MAC地址属于是无论你在哪上的网,一种永远都标识你这个主机的标识,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IP地址就像是家庭住址,你如果搬家的话,家庭住址就会变,身份证号肯定不会变。多个人可能还会用同一个住址。 而 MAC是唯一标识的。
但是你如果收快递,肯定是按照你的家庭住址给你送过来,像xx省xx市这样一步步向下找你(就跟子网一样),要是用你的身份证号在全国找你可太费劲了(假设国内没有重名的人)
网络地址转换
网络地址转换有三种方法
- 静态转换
- 私网地址转换为固定的公网地址,当公网地址被占用。设备无法联网
- 动态转换
- 私网地址转换为不固定的公网地址,避免公网地址被占用的问题
- 端口复用
- 使用同一个公网地址,但不同的端口传输,区分了不同私网,又使用了同一个公网地址,解决了地址占用问题节约了ip地址资源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 封装成帧:将上层传下来ip分组 加上 头部 尾部,封装成了帧
- 透明传输:帧对用户是透明的,如果数据部分 和 首尾 部分数据相同,会出现开始或者结束位置出现 判断错误,所以需要添加转义字符,此转义字符对用户是透明的
- 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校验 CRC, 奇偶校验,海明码
ppp协议
点对点协议,用户计算机和 ISP(网络服务提供商)通信的协议。
通过拨号/专线方式,点对点发送数据。
特点:
- 动态分配IP地址,连接时协商IP地址
-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 检测错误,但无法纠错,一旦出现错误,直接丢弃数据包
- 开销小,速度快
- 身份验证功能
ppp协议为什么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 ppp协议在数据链路层,出错几率不高,如果偶尔出现错误,直接丢弃就行
- 数据链路层上层本身就没有实现可靠传输(可能出现错误)所以这层也就没必要继续实现可靠传输了
标签:公网,MAC,计算机网络,标识,地址,IP地址,数据,链路层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zw-lxy/p/1621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