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如何实现「有效进步」?

如何实现「有效进步」?

作者:互联网

1、实现”有效的进步“,第一步要做什么?

《奥德赛》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船长奥德修斯航行经过水妖(Siren)出没的西西里海域。那些水妖能歌善舞,歌声特别媚人,水手们到了那里都会被歌声吸引过去,最后触礁身亡。于是,奥德修斯命令水手们把他绑在桅杆上,不管他如何恳求,都不要放开,直到他们通过那个海峡才能放下来。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奥德修斯成功抵抗住诱惑的原因在于,对特定的情境有所预知,预先做好了应对准备,这样就不会影响自己原本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关键词,

只有正确认识到特定情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才能提前防范到自己所不希望发生的危险。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这就是实现有效进步的第一步。

0x1:怎么得到准确的自我认知?

得到自我认知,有些时候很容易,有些时候就很难了。

奥德修斯想知道水妖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代表了我们对完全未知(unknown unknown)的事情无法进行准确认知和判断。当然,由于有前车之鉴,知道之前船毁人亡的事件,还是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推测。

但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解释自己行为的原因,自我认知就变得很困难。比如有的人在办公室里会和同事吵架,当然就造成了对自己对他人都很糟糕的结果。但是很多吵架的人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突然会暴怒,因此虽然知道吵架不好,下一次同样的毛病还是再犯。类似地,很多人炒股必输,输后必炒,毛病永远改不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有两个,第一个简单易行,第二个则是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先说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像前面说的两个故事那样,一遇到相似的情况马上启动防范措施。比如又想炒股了,赶快把钱都交给太太,让太太把所有的账号密码都改了。

简单的办法见效快,但它实际上是绕过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如果人老是逆着自己的想法做事情,长期受压抑,有的人可能会因此郁闷,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比如小王在公司里又和同事吵架了,他很生气,就扔下了手里的工作,结果被经理批评了,还被扣了奖金,组里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的同时,小王就会发现,不管同事有没有错,他自己的行为显然是有不当之处的。

人通常不愿意对别人认错,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会如此。而长期不认错,结果就是慢慢养成了总觉得自己没错的习惯思维。如实记录下自己的行为,即便不去向他人认错,也能自己知道自己做的究竟对不对。或者说,即便对别人不认错,但至少对自己要诚实。对自己诚实,是对他人诚实的第一步。

比如,小王如果把和同事吵架之前的事情回溯一下,他可能会发现,之所以情绪爆发,也许是因为一大早和妻子有过争吵,或者头一天孩子带回来一个很糟糕的成绩,或者是因为那个同事上一次怼了他,心里早有不痛快。

如果是前两种原因,那他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切割,不要让家庭事务影响他的工作情绪,也不要把工作中的不快带回到家里。如果是最后一类原因,他以后需要做的就是,要及时解决和同事的每一次纠纷,不要把怨气留到以后。

0x2:怎么把改变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前面两个步骤是对具体事件的处理,接下来,还需要一步步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用具体的行动改变自己。具体来讲,有五个方法。

比如不同意别人的意见,既可以激烈地反对,也可以在肯定对方合理的因素之后,提出自己的替代方法。后一种办法显然比前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

再比如,炒股总是不利,却又忍不住想要炒股,就不如想办法做点别的能够稳定挣钱的事情。比如外语好的人不妨接点翻译活儿来做。

再比如,总想上淘宝买东西,买回来又觉得没有用,那在忍不住想买东西的时候,不如把那些商品的价钱记下来,把同样的钱用红包发给父母,或者干脆捐掉。

总而言之,如果自己总是做出一些消极的行动,与其懊悔不已,不如用某种积极的行动把它替换掉。

比如今天要讨论方案,事先就要想好,如果老李反对,我怎么跟他去说。而不是什么思想准备都没有,遇到老李反对时就懵了,然后开口就是吵架。好的口头表达背后是仔细的准备,这个准备就包括预演。

如果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总是做得不好,就想想身边有什么人在这方面做得好,观察他是怎么做的,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想想他可能会怎么做。我们在工作单位、学校、学习社团、乃至得道高研院里,总是能够遇到和自己年龄相仿或者略大5、6岁的比自己优秀的人,将他们设立为自己的学习的榜样,保持这个习惯,渐渐地你会发现你和你的榜样会越来越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育学院在美国名列前茅,它为了进行各种教育的尝试,收购了巴尔的摩市的一所学校,在那里进行教育改良的试验。

这所学校位于贫民区,教育专家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不是如何教育好学生,而是让他们来上学,不要害怕学校。有些贫民区的学生逃学已经成了习惯,一进入校园就会产生焦虑。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育专家们慢慢调整学生的心态。比如先让学生们在校园里从事和上课无关的活动,比如在操场玩飞盘;然后让他们试着几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有其他人去干扰他们,再后来看着其他人上课……这样循序渐进地调整,学生们最终自己有意愿坐在教室里上课了,不再是一走进学校就只想拔腿离开。

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并不是只能直奔目标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再拆分出来一些小目标,逐步逼近最终目标。

在改变自己这件事情上取得了进步,要反复地强化和巩固新的做法,把新的行为方式变成习惯成自然,这样之后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进步。

 

2、为什么要从”自我导向“转变到”社会导向“

从到无锡上大学开始,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但也不是那种每天必须一篇。而是想到就写,比如当天经历了一件让我影响深刻、引发了我的思考的事情,我就会记录到qq空间里。写日记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非常放松的,就像和一个素未谋面、但是同时又交往了很多年互相很了解的老友在倾诉和对话。

写日记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我遇到的事情的背景,然后分析我当时的所思所想所为。最后,我会展望一下未来,畅享一下未来自己会怎么做....

这还不是最有趣的,最有趣的是,若干年后,我偶然翻开当年写自己的文字之后,常常会惊叹于当时的自己的想法,自己一路走来,自我导向、人生观、价值观、认知格局都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也给了我一个检视自我的机会,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和变化规律,帮助我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0x1:自我导向会怎样变化?

如果自我导向和社会导向相一致,这就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能够坚持按照本心做事情,常常能做得非常好。拿破仑从小就爱玩打仗游戏,到了他长大成人,国家也需要他去冲锋陷阵,这就是自我导向和社会导向相匹配,对拿破仑来说当然是很有利的条件。

但在今天的社会,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大部分的美国学生,自我导向和社会导向都是不一致,结果就是,年轻人常常觉得活得很辛苦。

0x2:为什么中国年轻人的两种导向常常不一致?

不过,在两个国家的年轻人两种导向不一致的原因还不太一样。

就我的观察来看,中国孩子两种导向不一致,通常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比如很多父母都会问,将来孩子从事什么职业合适呢?这其实就是他们打算要给孩子做主了,甚至有些父母,他们的孩子年纪才两三岁,就开始操心这种事了。

你不难想象,由父母来替孩子做选择,这种选择和他将来的自我导向完全一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灵的框架: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讲,人可能有多达10种“智力”或者说天赋,包括语言、艺术、数学、逻辑、运动、空间构想、人际交往等等。

这些智力或天赋都需要教育来开发,如果某些方面没有得到开发,孩子就不会从内心里产生需要使用相应能力的自我导向。比如,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孩子不可能梦想当作家。

那么相应的,如果所有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整齐划一地只强调某一个方面,那么绝大多数孩子的自我导向也都往这个方向倾斜,然而这个方向却未必是孩子真正的天赋所在。

如果我们去看今天很多学校和家长给孩子定的培养计划或者课程安排,再对应来看加德纳教授提出的这十种智力或天赋,很显然能发现大部分培养计划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方向上,对于大多数方向是忽视的。比如,小学生课表里,哪门课能够开发空间构想的智力呢?这方面的智力得不到开发,很难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

此外,国内中小学虽然对数学抓得很紧,但是相对忽视了逻辑上的教育。一个人如果逻辑能力有缺失,不仅成不了一流的科学家,也成为不了一流的历史学家或者律师。有人说学习几何不就是为了培养逻辑能力吗?几何学只能训练逻辑的一个层面,真正做到习惯于用逻辑想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质疑和讨论才能做到。

从我对几十位亲朋好友的观察来看,一线城市的基础教育,在智力的全面开发上要优于小城镇的普通学校。但是,即使没有条件让孩子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作为家长自己心里也要清楚,不能让同质化的教育耽误孩子多方面的智力开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自我导向。

0x3:为什么美国年轻人的两种导向常常不一致?

这是中国孩子的情况,那美国孩子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据我观察,在美国,大部分孩子是因为过分强调自我导向,而忽视了社会导向。在美国,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什么叫做合适的工作呢,就是工作要求和学位基本匹配,你大学毕业去麦当劳卖快餐,或者当优步司机,就不算合适的工作。

根据《国会山报》(The Hill)报道,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有43%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美国各大IT公司每年有十几万工程师的位置招不到合适的人。事实上,在美国每年200万大学毕业生中,具有工程(engineering)学位的,包括学计算机和统计的(这两个系有的学校放到了文理学院),只有10万左右,大概只占到毕业生的5%,关键是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显然,美国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导向,而忽略了社会导向。今天太多年轻人在选择专业时喜欢选择那些“没用的”专业,比如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甚至神学等等。我不是说这些专业真的没有用,而是说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其实是极少的。如果本科读这些专业,然后换个专业读研究生,那它们可以作为很好的通识教育,但是拿这些专业的学位直接用来找工作,显然会出现问题。

0x3: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第三种导向是什么?

在个人导向和社会导向之间,还有一层,可以被称为组织导向,或者机构导向。

我举一个例子。你到了微软,想当软件工程师,但是微软的软件工程师实在太多了,而技术销售人员很缺,这时你是否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导向呢?这时微软的导向其实就是机构导向。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观察中,中国的年轻人比较愿意放弃自己的自我导向,去迎合社会导向;但是在一个机构内常常却不愿意迎合机构导向。经常听到年轻人说,专业不对口啦,不喜欢啦,等等。不仅换一个工种不情愿,同样的工种换一个部门都不愿意。

而我观察美国的年轻人,虽然自我导向和社会导向常常不一致,但是擅长于调整自我导向去匹配机构导向。在美国,除了律师和医生,其它人改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种让自我导向去配合机构导向的做法,其实就是团队精神。

你不难想象,在一个组织内可能有十几种岗位,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如果缺了某一种,整个组织的绩效不是少十分之一,而是有可能就要打对折甚至更多。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各个岗位上的人安排得特别好,也不可能直接从社会上找到所有需要的人,总是需要员工们去配合机构导向做出调整。

谷歌、微软等大公司,在招收毕业生时,通常都不会事先给他们安排好特定的岗位,而是按照岗位需要不断调整。这其实就是要在个人导向和组织导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理解了意愿导向的三个层次,可以帮我们理解很多社会现象。比如想当诗人的文青和想成为演员的北漂一族人数都很多,他们都有很强的自我导向。但是北漂做演员成功的人,显然比成名成家的诗人要多,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契合社会导向。我很喜欢万维钢老师讲的一句话,你有你的计划,但是世界另有计划。你有很多你想做的事,但是社会需要你做同时你又能做好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多。

总的来说,在做人生规划时,需要从自我导向、组织导向和社会导向这三个层次去考虑,不能偏废。

此外,对于家长们,我们有两点值得关注:

 

3、为什么要从”计划导向“转变到”行为导向“

从一个哲学问题说起:到底是先有行,还是先有知呢?

0x1:先有行还是先有知?

这似乎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此很多人会讲反正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何必费心呢?近年来,王阳明“知行合一”这句话很时髦,很多人也会用这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知行合一”并没有回答“先有行还是先有知”这个问题,因为“知行合一”既可以被解释成有了想法一定要付诸行动,也可以解释成不断从行动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根据我对王阳明哲学的理解,以及对他生平的了解,他更强调的应当是有了想法之后,要付诸行动。王阳明作为一个明朝人,他的这个说法是有很明确的针对性的,明朝的士大夫们就是重知不重行,基本上是光说不练,甚至到了国家将亡时,这个毛病也没有改。

《四书》中的《中庸》,记录了孔子对知和行这个问题的思考。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当然也有一些在现代人看来带有偏见和矛盾的论述。

比如一方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容易自以为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认知;愚蠢的人知识才智缺乏,不能理解道理。类似地,贤明的人也会对自己的认知过分自信,而不贤的人认知水平低。

但另一方面,孔子又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意思是说,愚蠢的人喜欢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这和前面“智者自以为是”的说法看上去似乎有矛盾。其实我们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时候,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有它自身的风格。比如《庄子》和《老子》中也充满着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很有道理的论述。

在《中庸》这篇文章中,孔子把人分成了三类,

孔子用“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来描述这三种人。

在认知上如此,在行动上也是分为三种:

孔子用“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来形容这三种人。

以前有人批判孔子的这几句话,说他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看不起劳动人民,这应该是有点过度解读。孔子并没有认为所谓的上等人就是先知先觉。更合理的解释是,孔子看到了一些现象,确实存在一些人见识高于其它人,以至于在其它人看起来这些人就是先知先觉。当然,在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孔子所说的“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的人。看到了这些现象之后,孔子把人归为了三类,这样来理解就合理了。

如果我们考虑到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从整体上来看,会发现受教育层次高的人,所谓知识阶层,通常会更倾向于认为“先有知,后有行”。今天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大家读了十几年书,其实还没有做过太多具体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大家都很明确,就是要用所学到的东西去谋生。相比之下,那些没有太多机会接受系统性教育的人,通常就会从行动中总结经验,或者说不得不从行动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情况往往是“先有行,后有知”。

0x2:为什么要从计划导向转向行动导向?

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做出有效的改变”,了解了知与行的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这个启发就是,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讲,要做出有效的进步,需要在一个思路上所有调整,就是做事要从计划导向调整到行动导向。具体讲,这里面的原因有四个:

500年前,王阳明发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这个问题,提出了知行合一。一百多年前,MIT在建校时,发现当时的大学生过分注重精英教育,忽视动手能力,因此用“mens et manus”这句话作为校训,字面意思就是“脑和手”。

阅读文章的同学,我想大部分都属于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阶层,因此要特别注意在“行”这方面的主动性。

这里谈到的流动性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从时间上讲,就是社会变化的速率很快,可能在一二十年内就完成了过去几百年的变化。比如从金属货币到纸币,花了上千年时间;从纸币普及到信用记账,花了几百年时间;而从信用记账到数字货币,只花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在社会变化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想着按自己的计划来,显然是容易出问题的,我们做的任何计划,都需要在行动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我回想我自己走过的职业发展道路,在读书的时候我对未来的自己有很多想法,我算是一个非常会定计划,而且能够执行计划的人了,但是最长的能够有效实施的计划也就只能管10年左右。

可以讲在这十年内是计划导向,但是要制订出下一个计划,实际上就变为行动导向,因为我的行为决定了我下一个计划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没有计划,就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时时刻刻都被动。但是如果要固执地执行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就可能时时刻刻遇到阻力。

曹操和郭嘉,他们都是有才干的聪明人。郭嘉堪称东汉后期和三国时期谋臣中的翘楚,可谓算无遗策,应该讲在计划导向方面做到了极致,但是他仍然只是谋臣,成不了领袖。真正的领袖还需要擅长于行动导向,曹操就是这样的人。在曹操几十年的征战中,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情况,在讨伐吕布、张绣、袁绍、孙权、马超的战役中,曹操都是遇到困境、乃至险境之后,依靠适时的明智行动化险为夷反败为胜的。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要想在知的层次上超过别人,需要在行的方面比别人更努力。

古代喜欢将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看成是圣贤,但是很少有记载表明圣贤们的先见之明是从哪儿来的,结果大家就把他们神化成先知先觉的人。在《圣经∙旧约全书》中讲述了很多犹太先知的故事,他们的先见之明来自于神谕。这也属于神化圣贤的一种。

其实,先见之明通常来自于别人没有的经历和基于那些经历的思考。美国有一家经常做空中概股的公司叫做浑水,专拣有缝的鸡蛋叮,几乎从不失手,前一阵子发现瑞幸咖啡问题的就是它。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很简单,一般的分析师只是看财报、听汇报,而浑水的做法是,跑到瑞幸咖啡的一家家门店去数人头,收集发票。最终,审计公司安永(EY)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就让浑水给发现了。

今天大家在互联网上,敲敲键盘,下载点信息,做个分析,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成本极低。但是这样只需要极低的成本就能得到的计划,别人也很容易得到,因此价值也极低。真正高质量的认知和分析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有时甚至是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skin in the  game,而后才能从实践中进行思考和复盘,提炼出真正的真知灼见。

0x3: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从行到知”?

知行合一的道理大家其实都清楚。每一个人从学习阶段,进入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工作,就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但是,人要做到有效的进步,更需要有一个从由行到知的过程。

在由行到知的过程中,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比如你毕业后,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问同事,同事直接把方法告诉你,你解决了,你就得到了一个结果,但是缺少了过程。相反,如果自己琢磨半天没琢磨出来,那只有部分过程,没有结果。

20世纪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他是胡适的老师,对早年的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过重大影响。杜威就讲,经验=经验到的结果+经验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因此,你如果成功地做到一件自己过去不会的事情,让这件事变成你的经验,再上升到认知,就完成了进步的一次循环。这样不断地循环,就实现了有效的进步。

最后我想以《中庸》的一句话作为这封信的结尾:“学而知之,安而行之”。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目标。

 

4、怎么从”盲目试错“转变到”科学试错“

我们参加工作、组织、社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经验,获得经验的速度越快,我们的进步也就越快。讲到经验,很多人会把“经历”和“经验”相混淆,经历谁都有,哪怕被关在囚牢中十年,人也能获得十年的经历,但是那样的经历不仅是痛苦的回忆,实际上还让人失去了十年本可以获得经验的时间。

0x1:究竟什么是经验?

那么什么是经验呢?之前的章节中讲了杜威的观点,经验=经验的结果+经验的过程。对于经验来说,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而且过程要可重复,不可重复的过程也就不构成经验了。杜威还强调,经验是一个人(特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离开了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经验就很难积累起来。

那么经验有什么用呢,杜威认为经验应当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有价值的东西。经验不仅会成为一个人知识和认知,从而改变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杜威讲,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每一个人获得经验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千差万别。有些人年龄很大了,经验却很少,而有些人则是少年老成。为了最有效地获得经验,一个明确的途径就是,我们要从盲目试错,上升到科学试错。

主动试错是我们积极获得经验的手段,其实也是“行动导向”的一部分。我们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有时也是为了进行一些和任务无关的尝试,获得经验。

比如有些谈恋爱的人会故意说错一句话,看看对方的反应,这就是通过主动试错,获得经验。从不试错是很难主动积累经验的,虽然每一个人也通过生活经历在被动积累经验,但是只是被动积累,所有人进步的速度差不多。

我们有时候说,人要勇于尝试,其实这里的“尝试”就是指要主动试错。

但是,如果你只是盲目地去尝试和试错,它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效率肯定是更低的,有时候甚至会得不偿失。比如恋人之间开一个不合适的玩笑,就可能损害两个人的关系。因此,杜威认为要想有效地获得经验,就需要科学试错,不能乱来。

杜威把科学试错概括成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也被叫做杜威的“思维五步法”。

0x2:科学试错的五个步骤

这个前提条件常常被人忽略。杜威的意思是,如果过去的经验没有出现问题,现在还适用,就不要做那些画蛇添足的事情,不要为了试错而试错。在生活和工作中,你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很多人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权力,就喜欢把别人做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一下,尽管其实没有差别。

比如说在谷歌,每一个人提交程序代码之后,都需要找一个人审核一下,有些审核人就喜欢去改别人的代码,而那些改动常常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在很多机构中,新的领导来了,就非要把上一任的一些规矩改掉,尽管前任留下的规矩并没有出问题。这些为了改变而改变的事情做多了,时间就浪费了,这种经历很难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经验。

这一点很好理解,既然是在有问题的情况下去试错,自然要把问题定位出来。

这一步和笛卡尔方法论中所描述的大胆假设是一致的。特别要指出的是,杜威认为对于任何问题,要尽可能地列举出更多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我们要抱着这样一种意识:总是要尝试寻找更好的方案。

人们在这一点上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想到一个方案就动手了。但是对于一个真实的问题,常常有很多种解决办法,这些办法之间没有对错之分,却有好坏的差别。在动手之前,先要多动脑,因为如果开始行动之后才发现出问题,这时修正偏差的成本就很高了,因此要在动手之前,尽量降低出问题的概率。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强调了做事的行动导向,但行动导向并不意味着盲目行动,而是要理智地行动。

在谷歌内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通常要经过一个论证环节。有可能是开会论证,也有可能是通过邮件讨论来论证。不论是哪一种,主持项目的人都需要在项目说明书中至少列举两种方案,因为如果只列举一种,通常就是第一反应想到的方案,而不是深思熟虑后最佳的方案。

如果负责人只给出一个方案,这样的项目通常是无法立项的。如果负责人列举了两种以上的方案,至少说明这个想法不是轻率提出的,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

一些资源比较多的公司,甚至会安排两个团队背对背地独立实现两种方案,以免某一种方案有难以预料的致命缺陷,出问题后不好弥补。

这时候就要尽可能地采用理性推演的方式,去论证这个方案,这比直接投入到实操中去测试成本要低得多了——不仅消耗的资源少,而且省时间。我们在一个企业也好,一个政府部门也好,通常会开一些研讨会或者决策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逻辑,尽可能地判断手头各种方案各自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这其实就是做推演工作。我们知道杜威是实验主义或者说实证主义大师,但是他并不主张盲目地实践。

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各种假说,那些假说可能都符合逻辑,都能够自圆其说。但是,正如波普尔指出的那样,“假说并不是科学的,任何假说都只是假设,只有经过验证的,或者说可证伪的假说,才是科学的”。因此,对于经验主义者来讲,验证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人们通常又会陷入两个误区。

第一个就是在实践结果否定了假说后,很多人不是放弃假说,而是另想办法去自圆其说。比如说,一个女生想知道他喜欢的男生是否也喜欢她,就做了一些尝试,表示出友好,但是对方完全没有接。这时候女孩儿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很显然,对方对她不感兴趣。

但是有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们会觉得对方可能还是对自己有意思,但可能是不好意思;或者那天对方有别的事情;又或者正是因为对自己有好感,故意显得若无其事——但所有这些解释,都是自欺欺人,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你在读媒体新闻时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也会发现很多报道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展示的证据得不出假设的结论。这是第一个误区。

第二个误区则是,用个案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个假说。这一点不难理解,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0x3:科学试错中的聚焦原则和迭代方法

按照这五个步骤来,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试错,更快地获得经验。在杜威的这五个步骤基础上,我再补充两点我自己的感受。

整体的进步是很多细小进步积累而成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的改进措施全部一口气投入实践,各个措施的效果好坏很难衡量;如果整体效果不好,是哪里出了问题,也很难查出来。

比如我们使用了10条措施,假设每条措施可以把成绩提高0.1秒,10条加起来的理想情况是提高1秒。但如果我们在试错时,10条措施一起上,结果总共提高了0.2秒,而不是1秒。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就很难判断。也许是其中有的措施其实是有害的,抵消了其他措施的收益;又或者有些措施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是被夸大了。总之有很多可能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试错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地去试,确认某个做法有效了,再去试下一条。如果试到第五条,发现有副作用了,我们也知道原因出在哪里。

这个原则在科研和工程中极为重要,这样做看似有点慢,但是却能保证我们不断取得进展。反之,如果所有措施一起上,那就变成了盲目试错。

完美主义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实现完美。人不可能一口饭就吃成一个胖子,饭要一点点吃,事情要一点点做。虽然我们的目标是最好,但是它是通过每一次比原来更好而实现的,从来就不可能一步达到最好。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需要在过程中容忍很多缺陷。

很多人希望一次把所有的缺陷都改了,这是不现实的,想要一蹴而就,工作就永远无法完成。很多时候,截止日期需要严格遵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而不是为了把所有事情做完而不断延期。当然,更不能为了达到表面上的完成,在截止日期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偷工减料。

杜威认为,学生要经过一个从经历和体验,到经验和认知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是认知,而是做事和试错。人要积极地、有选择地对自己经历和体验作出回应,让自己适应环境,这就是经验的积累,杜威称之为“探究”。

当我们能够反复验证一些探究得出的经验,它们就可以上升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小到个人,大到整个人类的认知,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点一点向前拓展的。

 

标签:经验,试错,导向,认知,自己,自我,有效,进步,如何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587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