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移动平均线
作者:互联网
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MA (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计算方法就是求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天数就是MA的参数。在技术分析领域中,移动平均线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工具。移动平均线利用统计学上的“移动平均”原理,将每天的市场价格进行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趋势值,用来作为价格走势的研判工具。 计算公式: MA = (C1+C2+C3+C4+C5+....+Cn)/n C 为收盘价,n 为移动平均周期数,例如,现货黄金的 5 日移动平均价格计算方法为: MA 5 = (前四天收盘价+前三天收盘价+前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今天收盘价)/5 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以5日或10日为计算期间,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30日、60日为计算期间;长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100天和200天为计算期间。 分类 根据对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移动平均线可分为: 1.简单移动平均线(SMA) 2.加权移动平均线(WMA) 3,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EMA ) 公式: MA1:MA(CLOSE,P1); MA2:MA(CLOSE,P2); MA3:MA(CLOSE,P3); MA4:MA(CLOSE,P4); MA5:MA(CLOSE,P5); MA6:MA(CLOSE,P6)。 行情 移动平均线所预示的行情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转点 移动平均线系统确实能发扬道·琼斯理论精神的操作系统,整体来看,各种移动平均线弯弯曲曲类似“S”形穿梭在股价走势图里,短期平均线显得平滑,长期平均线显得陡峭,在此过程里寻找谷底与山峰,便是平均线系统的精华所在。而掌握移动平均线的转点便是投资者谋得暴利的焦点。 就平均线而言,转点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谷底是下跌转为上升的最低点,顶峰是上升转为下跌的最高点;另一方面,从指数来数,在一定期间,某一天所扣减的指数是最高或最低,便是移动平均线转点。 当5日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过10日移动平均线,10日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过20日移动平均线,与30日平均线形成金叉时是最佳买入点。当5日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过10日移动平均线,10日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过20日移动平均线,与3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死叉时坚决卖掉股票。当5日移动平均线掉头时,至少涨5天;当10日移动平均线掉头时,至少涨10天。 移动平均线的转点是提示投资者买进或卖出的机会,陡峭移动平均线转点,可依赖性降低,中长期移动平均线转点则较具有意义,所以,我们称30日移动平均线是股市的生命线 意义 葛兰碧八大法则: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式上升,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为买进信号。 (2)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仍为买进信号。 (3)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也是买进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也为买进时机。 (5)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6)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下降,仍为卖出信号。 (7)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价格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也是卖出信号。 (8)价格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也为卖出时机。 对葛兰碧法则的记忆,只要掌握了支撑和压力的思想就不难记住。 在国内股市中,常利用的移动平均线组合为5日、10日、65日、250日三条线。其中250日长期移动平均线作为牛市与熊市的分界线。5日上穿或下破10日线,就是股市中常说的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技法 MA移动平均线技法 1)根据计算期的长短,MA又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通常以5日、10日线观察股票市场的短期走势,称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以30日、60日线观察中期走势,称为中期移动平均线;以13周、26周研判长期趋势,称为长期移动平均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移动平均线,并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若行情价格在200天均线以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由于短期移动平均线较长期移动平均线更易于反应行情价格的涨跌,所以一般又把短期移动平均线称之为“快速MA”,长期移动平均线则称为“慢速MA”。 (2)MA的特点。MA的基本思想是消除股价随机波动的影响,寻求股价波动的趋势。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追踪趋势。MA能够表示股价的趋势方向,并追踪这个趋势。如果能从股价的图表中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那么,MA将与趋势方向保持一致。原始数据的股价图表不具备这个追踪趋势的特性。 ②滞后性。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MA追踪趋势的特征,使其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这是MA一个极大的弱点。 ③稳定性。根据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要想较大地改变移动平均的数值,当天的股价必须有很大的变化,因为MA是股价几天变动的平均值。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移动平均线对股价反映的滞后性。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应用时应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④助涨助跌性。当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股价都有继续向突破方向发展的愿望。 ⑤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使得它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MA被突破,实际上是支撑线和压力线被突破。 MA的参数作用实际上就是调整MA上述几方面的特性。参数选择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比如,突破5日线和突破10日线的助涨助跌的力度完全不同,10日线比5日线的力度大。 不足之处 移动平均线优点很多,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对突发性行情不能够及时反应,存在滞后反应; 均线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骗线等,要克服移动平均线这些缺点,唯一办法就是把移动平均线分析方法同其它技术方法,如K线分析法,趋势线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点投资者者要有清醒的高度重视! (3)MA的应用法则。在MA的应用上,最常见的是葛兰威尔的“移动平均线八大买卖法则”。此法则是以股票价格(或指数)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关系作为研判的依据。八大法则中有四条是买进法则,四条是卖出法则。 要领 1.股市操作中,首先要注意移动平均线排列状况,要分清什么是均线多头排列,什么是均线空头排列。如短期移动平均线在上,中期移动平均线居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在下,几根均线同时向上缓缓发散,就称为均线多头排列。均线系统出现多头排列表明多方控制着局面,操作中可看高一线,这时投资者应以做多为主。但要注意的是,当股价上涨时与均线过分偏离,依格兰维尔移动平均线法则,会出现短期回落,如看准后,适度做空,再逢低买进,既可回避短期风险,又能增加盈利机会。反之,如长期移动平均线在上,中期移动平均线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在下,几根均线同时向下缓缓发散,就称为均线空头排列。均线系统出现空头排列表明空方控制着局面,市道趋淡,这时投资者应以做空为主。但要注意的是,当股价下跌时与均线过分偏离,以格兰维尔移动平均线法则,会出现短期弹升机会,如看准后,趁低抢一些筹码,做一波反弹,也可提高资金利用率。偶尔为之,并无不可。 2.预测短期走势应以5日、10日移动平均线的研判为主。在强势市场,或强势股中,股价(指数)下跌一般不会跌破5日均线,更不会跌破10日均线,若跌破5日均线,尤其是跌破10日均线,当心市道转弱。在弱势市场,或弱势股中,股价(指数)反弹一般不会冲破5日均线,更不会冲破10日均线,若冲破5日均线,尤其是10日均线,有可能转强。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跌破都要以跌幅超过3%,且连续3天以上为准。 3.预测中期走势应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的研判为主。从沪深股市几年来的运作情况看,30日均线一直是衡量市场中期强弱的重要标志。在股价(指数)下跌时,30日均线被有效跌穿,中期趋势看淡;在股指上升时,30日均线被有效突破,中期趋势看好。就中期买卖信号的可靠性来看,60日均线比30日均线更胜一筹(因为60日均线比30日均线骗线要少),60日均线对中短期股价走势有明显的助涨及助跌作用,当60日均线走强或股价(指数)站在60日均线之上,则上升的趋势一目了然。有人调查过,在沪股历史上,每二次60日均线向上突破都引发了一轮中级行情,相反,弱势反弹几乎没有超过60日均线的。因此,中线买家在决定何时买进、何时卖出时,切勿忘了30日均线、60日均线的指导作用。 4.预测中长期走势应以120日均线的研判为主。从沪深股市的历史上看,属于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120日均线在股价(指数)变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股价(指数)走势明显受到120日均线的支撑或阻击。120日均线在中国股市中应属半年线,因而在研究沪深股市中长期走势方面有着相当的准确性。当120日均线被有效跌穿,中长期趋势看淡时,中长线买家应该清仓离场。当120日均线被有效向上冲破,中长期趋势看好,中长线买家应该追加买进。 5.预测长期走势应以250日移动平均线研判为主。250日移动平均线是一年的移动平均线。250日均线失守,意味着一年参与股市的投资者悉数被套(这是从平均持股成本上说的,其中也有少数赢的,并非个个都是输家);250日均线被向上有效突破,意味着人气恢复,多头终于在年均线上占据上风。因此,很多人将250日均线视为牛熊的分界线。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决定股市的长期趋势是基本面而不是技术面。如果基本面趋好,250日均线失守很可能是主力有意打压制造的一个空头陷阱;反之,基本面趋淡,250日均线向上突破也很可能是主力拉高出货制造的一个多头陷阱。因而,投资者在分析股市的长期趋势时,250日均线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究竟如何,只有对基本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判后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中线牛股ST厦新(600057)就可以用中长期的均线设置来捕捉到它。2002年1月中旬,30日线和60日粘合后,向上翘头,而此时的股价刚刚站在120线7.52元上。股价突破250线(此时在8.5元左右)后,120线也由走平向上翘头,随着股价的震荡上行,250线也由于2002年3月13日向上拐头,并且于2002年5月13日,120线金叉250线。股价在探低9.4元后,一路上行,最高涨至17元,从突破120线的7.64元计算,股价上涨了222%,60日均线、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都给出了较及时的中线走强信号。 6.要根据市场需要和个股特性,适时修正、设计均线时间参数。例如,针对一些主力做多时常常利用击穿30日均线骗取筹码这特点,投资者在依据均线操作时,可将30日均线改成40日、45日、50日均线,等等。又如,对一些股性特别活跃的个股,觉得用5日、10日、20日,或5日、10日、30日这两种短期均线组合仍较难把握其走势时,也可自行设计一种更为合适的短期或者中长期均线组合。 7.移动平均线的优点很多,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对突发性行情不能够即时反应,存在着滞后效应;均线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骗线等等。要克服移动平均线这些缺点,唯一办法就是把移动平均线分析方法同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如K线分析法、趋势线分析法等有机结合起来,这点必须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优势和劣势移动平均线的优势
1.移动平均线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卖出和买入的信号,当汇价有效跌破移动平均线之际,为卖出信号;当汇价有效突破移动平均线,为买进信号。 2.移动平均线可以简单快捷的呈现出汇价波动的大体趋向。移动平均线的劣势
1.单单依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投资者不容易准确的做出卖出或者买入的操作,通常情况下,移动平均线需要和其他的技术指标相结合使用。 2.当市场行情正处于盘整的局势时,移动平均线所反映出卖出买入信号会频繁出现,而这时也是投资者最容易“受骗上当”的时候。 3.移动平均线的变动较为缓慢,投资者很难简单方便的把握汇价的低谷或者是高峰,就长期移动平均线而言,而这劣势更为显眼。 [卖点 移动平均线把握短线卖点 1.移动平均线呈大幅上升趋势 经过一段上升后,移动平均线开始走平。当股价由上而下跌破走平的移动平均线时便是卖出的信号。为了验证一条移动平均线所显示信号的可靠性,可以多选用几条移动平均线,以便相互参照。在正常情况下,成交量相应减少,卖出的信号更明确。 2.先确定移动平均线正处于下降过程中 再确定股价自下而上突破移动平均线。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后马上回落,当跌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下时便是卖出的信号。这一卖出信号应置于股价下跌后的反弹时考察,即股价下跌过程中,回升至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时马上又呈下跌趋势、跌破移动平均线时应卖出。若在行情下跌过程中多次出现这种卖出的信号,越早脱手越好。 3.移动平均线正在逐步下降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波动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较明显地向移动平均线挺升。当靠近移动平均线时,股价马上回落下滑,此时就是卖出的信号。如果股价下跌至相当的程度后才出现这种信号,宜作参考,不能因此而贸然卖出。如果股价下跌幅度不太大时出现这种信号,就可看作卖出的时机已到来。这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4.确定移动平均线正处于上升过程中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急剧上涨,并且与移动平均线的乖离越来越大。
标签:10,MA,平均线,均线,股价,移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0bug/p/1503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