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第三章:运输层复习题(R)
作者:互联网
1##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第三章:运输层复习题(R)
3.1-3.3节
R1
(a) MTU=1200byte 运输层报文至少需要包含目的IP地址和目的主机端口号用来进行接收端的多路分解
所以一个最大报文结构:
1196byte 报文段内容+4byte目的主机端口号
(b) 需要返回地址 源主机IP可知 只需在每个MTU中加入一个源主机端口号即可 即结构为
1192byte* 报文段内容+4byte目的主机端口号+4byte源主机端口号
( c )该协议的报文段首部类似与UDP,没有可靠性,不做除传输以外的任何事(例如接受接收端ACK和重传)
R2
(a)发送方家庭特定成员在发送时为每一份信件装上写有目的家庭的IP地址和目的主机端口号,在到达接受方家庭时,接收方家庭的特定成员辨别目的端口号并交付给特定的家庭成员(多路分解)
(b)R1没有ACK和重传机制,不必要打开信封检查内容
R3
源端口号和目的主机端口号分别为y和x
R4
见原书第三章运输层3.7.1公平性 1公平性和UDP 原因是TCP虽然能确保报文完整有序无冗余,但许多媒体应用不想因为TCP的拥塞控制机制导致报文的运输速率被扼制
R5
语音和图像流量对于完整性有序性要求较高,使用TCP连接传输可以确保报文段的传输质量
R6
扩充UDP的缓存容量可以提升传输报文段的准确性,但UDP没有确认机制无法达到可靠数据传输
R7
UDP套接字的标识字段为二元组,即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号,TCP套接字的标识字段为四元组,即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号。所以两个报文段在接收主机C使用相同的套接字。
主机C通过两个报文段的源主机号区别两个报文段
R8
因为端口号为80,报文段使用相同的端口号;如果使用不同的套接字,不具有相同的端口号。
原因:UDP套接字标识为二元组。
3.4节
R9
区别到达接收方分组是否为重传分组
R10
处理ACK或者NAK丢包后丢失分组不重传的问题
R11 12 13
略
3.5节
R14
(a)错 原因:TCP每个报文段在接收方接收后向发送方发送ACK报文段
(b)错 原因:rwnd=RcvBuffer - [LastByteRcvd - LastByteRead] 动态变化
(c )对
(d)错 原因:如果TCP连续发送多个分组,如果N中之前分组丢包,则序号会小于M
(e)对
(f)错 原因:TimeoutInterval可以小于1秒
(g)错 原因:TCP连接确认号是最先丢失信号的前序号,如果4个字节流中出现丢包,确认号小于42
R15
(a) 110-90=20byte
(b) 90
R16
略
3.7节
R17
速率为R/2
R18
错 原因:在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时发生超时 ssthresh的值设为cwnd的一半
R19
略
标签:UDP,主机,报文,复习题,TCP,自顶向下,端口号,IP地址,第七版 来源: https://blog.csdn.net/vain_soloist/article/details/1182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