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相关
首页 > 系统相关> > Linux学习(二)

Linux学习(二)

作者:互联网

Linux

linux基础命令

 

Vim编辑器

1、安装yum install vim

快速打开记事本:控制台输入notepad

 

保存文件内容:

1、进入vim编辑器

2、输入a或者i,就会显示insert(插入)

3、编写具体的内容 4、按esc键 5、再按下shift+:,就会显示出来:,然后在后面输入wq,就会保存文件内容

1、

 

 2、

 

 3、

 

 4、

 

 

大数据中间件:

Hadoop

Spark

Hive

Hbase

Flink

Kafka

RabbitMQ

Redis

Python

Java

Go

C++

C

 

 

显示内容的行数

命令:cat -n 文件名字

 

 

倒叙查看

命令 tac index.txt

 

 

3、⼀屏⼀屏查看⽂件内容 more(左下⻆会显示查看⽂件的进度)

切换⾄下⼀屏:空格键

切换⾄上⼀屏:Ctrl+B

命令: more 文件名称

 

补充知识:查看⽂档的总⾏数,使⽤命令 wc -l

命令: more 文件名称 | wc -l

 

 

命令: less 文件名称

 

 

 

命令:

查看前5行 head -n 5 文件名称

查看后5行:tail -n 5 文件名称

 

 

查看实时的日志内容:

tail -f fileName

 

 

 

场景: 在测试的过程中程序出现了500的状态码,下来测试需要提单反馈给开发,但是需要把错误日志信息 也是需要带上,这个时候你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1、再次操作同样的操作步骤(出问题操作步骤)

2、在操作的时候查看日志内容,使用的命令是tail -f

3、那么出错的时候,日志会打印出错误的信息

4、把错误信息获取出来,然后提单给开发

 

info

 

 

 

 

权限

Linux 系统中,⽂件的基本权限由 9 个字符组成,以 rwxrw-r-x 为例,我们可以使⽤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个权 限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如下: r --> 4 w --> 2 x --> 1

 

r:读 read:4 w(write):2 写 x:1 执行

所有者--所属组--其他人

由于这 9 个字符分属 3 类⽤户,因此每种⽤户身份包含 3 个权限(r、w、x),通过将 3 个权限对应的数字累加, 最终得到的值即可作为每种⽤户所具有的权限。 拿 rwxrw-r-x 来说,所有者、所属组和其他⼈分别对应的权限值为: 所有者 = rwx = 4+2+1 = 7 所属组 = rw- = 4+2 = 6 其他⼈ = r-x = 4+1 = 5 所以,此权限对应的权限值就是 765。 使⽤数字修改⽂件权限的 chmod 命令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chmod [-R] 权限值 ⽂件名 -R(注意是⼤写)选项表示连同⼦⽬录中的所有⽂件,也都修改设定的权限。

 

 既然⽂件的基本权限就是 3 种⽤户身份(所有者、所属组和其他⼈)搭配 3 种权限(rwx),chmod 命令中⽤ u、 g、o 分别代表 3 种身份,还⽤ a 表示全部的身份(all 的缩写)。另外,chmod 命令仍使⽤ r、w、x 分别表示 读、写、执⾏权限。 使⽤字⺟修改⽂件权限的 chmod 命令,其基本格式如下图 所示

 

 

 

 

资源监控:

在Linux系统中,资源监控主要监控的是系统的CPU和内存资源,主要关注的是它的使用率。因为在企业中,所有的服务都是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当服务器上的资源都使用率如果达到80%及以上,那么系统中部署的软件也会大导致不可用。

 

 

wget 链接地址

nmon:Linux可视化资源监控软件

下载命令:wget 连接地址

 

 

 

 

差看内存第二种方法:

输入命令:nmon

 

 按m查看内存

 

 

查看磁盘的使用率:

df -h

磁盘使用率到达100%时 系统不能读写

 

 

查看cpu

第一种方法:nmon

进入nmon后输入c

  

 

 2、top

查看系统所有的负载信息

 

 

  htop界面解读

 

 

(1)Tasks显示进程总数,当前运行的进程数

(2)Load average显示的是(平均负载)系统的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

(3)Uptime显示系统运行了多长时间

PID:表示进程id,是非零正整数

 

kill -9 pid 删掉进程

标签:查看,--,chmod,学习,命令,Linux,权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uanshuyuan/p/16263751.html